•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全球不確定條件下的亞洲經濟前景*

    2017-05-11 02:32:24逯新紅
    金融與經濟 2017年4期
    關鍵詞:經濟體亞洲經濟

    ■逯新紅

    全球不確定條件下的亞洲經濟前景*

    ■逯新紅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風險加大、全球經濟由緩慢復蘇進入到恢復性增長期、全球結構性調整成效分化的背景下,2017年亞洲經濟前景如何?亞洲經濟增長仍處于結構性調整過程中,盡管亞洲出口貿易前景不容樂觀,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將加大亞洲經濟的不確定性風險,亞洲資本外流加劇亞洲貨幣貶值壓力和債務風險,但是受潛在經濟發(fā)展前景影響,亞洲仍將成為重要的外資來源地和投資目的地。未來亞洲各國應攜手合作,共渡難關。中國應發(fā)揮積極的引領作用,“一帶一路”為亞洲企業(yè)提供新機遇。

    全球;不確定性;亞洲經濟;前景;一帶一路

    逯新紅,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北京100050)

    當前,世界經濟仍處于深刻調整和變革之中,全球貿易增速持續(xù)低于全球經濟增速、全球投資大幅下滑、全球匯率波動加劇,全球經濟發(fā)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強;隨著逆全球化思潮涌起、民粹主義抬頭、特朗普新政出臺、英國脫歐進程提速、地緣政治沖突加劇等,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大。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風險加大、全球經濟由緩慢復蘇進入到恢復性增長期、全球結構性調整成效分化的背景下,2017年亞洲經濟前景如何?亞洲地區(qū)貿易、投資、貨幣、金融市場、產業(yè)及創(chuàng)新等領域發(fā)展趨勢如何?亞洲幾個板塊的增長態(tài)勢如何?亞洲新興市場的表現與未來趨勢如何?國際金融市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對亞洲的影響如何?發(fā)達經濟體、發(fā)展中經濟體、中國結構性調整進展情況如何?調整轉型中的中國經濟與亞洲經濟關系的變化方向如何?這都是我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一、亞洲面臨的全球不確定環(huán)境

    (一)逆全球化對亞洲沖擊較大

    1990年以來,開放、市場機制、創(chuàng)新驅動的傳統(tǒng)的經濟全球化向前發(fā)展。然而由于傳統(tǒng)的經濟全球化存在重大缺陷,缺乏普惠性、共享性,利益分配不均衡,全球化發(fā)展成果并沒有惠及所有國家、所有地區(qū)和所有人群,導致近年來全球化遭遇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和反對。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伴隨著全球經濟持續(xù)低迷,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抬頭、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意大利“五星運動”黨和法國“國民陣線”的興起,西方民眾反全球化思潮高漲,全球化進程遭遇強勁逆風。亞洲是開放地區(qū),也是情況最復雜的地區(qū)之一,逆全球化對亞洲的打擊較大。亞洲會受到資本外流帶來的金融危機沖擊,以及逆全球化帶來的貿易下降對亞洲的沖擊。近年來,以互聯網技術為核心的新技術革命推動全球經濟進入轉型新階段,新型全球化正在興起。未來全球化應走向包容、普惠貿易和共享經濟。這對亞洲來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

    (二)亞洲面臨的全球政治風險加劇

    國際政策環(huán)境的高度不確定性將增加2017年全球政治的不穩(wěn)定性,成為阻礙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風險點。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將對美國的主要貿易伙伴和投資伙伴造成不利影響,比如,將增加中美貿易摩擦,若中美爆發(fā)貿易戰(zhàn),兩國特別是亞洲經濟將受到重挫。高盛研究表明,如美國對中國征收10%的報復性關稅,則中國對美國出口將會減少25%,美國經濟增長率將會降低0.25個百分點,而亞洲經濟增長率降低1個百分點。此外、英國脫歐談判、歐洲難民潮、2017年4月份法國和德國大選右翼勢力上臺的可能性加大等歐盟潛在的政治變化,韓國、巴西等國家政治局勢不穩(wěn),這些因素都是影響2017年亞洲經濟的重要政治風險。

    (三)全球經濟恢復性增長不確定性前景對亞洲的影響

    盡管2017年全球經濟進入恢復性增長期、全球貿易開始回升,但并不代表全球需求的強勁復蘇。目前,全球經濟增速仍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削弱了亞洲出口國的增長動力。發(fā)達國家的經濟增長主要受美國經濟提振和歐日的經濟政策推動,多數新興經濟體和發(fā)展中國家側重于國內改革和經濟轉型升級,以期通過擴大內需提振經濟,全球需求不足的問題仍然突出,全球經濟增長后勁不足。此外,以美國為代表的“逆全球化”升溫,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嚴重削弱了多邊貿易體制。

    (四)中國經濟新常態(tài)對亞洲經濟的影響

    中國經濟放緩將對亞洲地區(qū)的重要貿易伙伴產生影響。2016年中國經濟實現6.7%的增長,2017~2018年IMF預測增速分別為6.5和6.0%,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進入了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tài)。中國經濟放緩,將對亞洲那些為中國提供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經濟體產生沖擊。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中國經濟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上移,將為許多亞洲發(fā)展中經濟體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遇。中國工資的提高帶來了家庭消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擴大中國從亞洲區(qū)域內的進口。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可能將更多的生產活動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印度尼西亞、越南等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為其提供發(fā)展機遇。

    (五)亞洲經濟政策協調難度較大

    由于亞洲各經濟體經濟結構不同,所面臨的經濟問題和采取的對策不同,導致亞洲經濟政策分化嚴重,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難度較大。比如日本試圖靠貨幣政策來實現結構性復蘇,采取包括加碼量化寬松規(guī)模和實施負利率政策在內的“超級量化寬松政策”,以期刺激國內投資和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但仍難以解決日本經濟面臨的包括外需依賴型經濟結構、產業(yè)空心化、人口老齡化和不斷增長的國債負擔等長期結構性難題。中國通過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擴大內需政策和加大對外投資力度,來解決自身的經濟發(fā)展問題,并為本地區(qū)乃至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然而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tài)、經濟結構轉型將是一個中長期的過程。亞洲的資源出口國則面對如何應對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全球需求不足、美元升值等帶來的外部沖擊,亞洲美元債務較重的經濟體則要努力化解美元升值所帶來的債務風險。

    二、2017年亞洲經濟走勢前瞻

    (一)2017年亞洲經濟增長仍處于結構性調整過程中

    ——2017年全球經濟進入恢復性增長期。全球經濟經歷十年動蕩之后,將于2017年進入恢復性增長期,開始重回正軌。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預測表明,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4%,2021年將逐步恢復增長至3.78%,略高于1990~2007年的長期均值3.74%。其中,發(fā)達經濟體正在緩慢走向復蘇,2017年增速將達到1.9%,高于2016年1.6%的增速;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出現改善,一改連續(xù)五年增速下滑趨勢,2017年將實現4.5%的增長。

    ——2017年亞洲經濟發(fā)展不平衡。2010年以來,亞洲經濟增速呈現逐年放緩的趨勢。IMF預測2017年新興和發(fā)展中亞洲經濟增速為6.4%,盡管略高于2016年的6.3%,但仍低于2008~2016年的均值7.3%。一方面是受全球經濟復蘇持續(xù)疲弱、全球貿易下降、全球需求萎縮以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影響,另一方面是由于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亞洲國家經濟轉型困難,結構調整較慢。從亞洲主要新興國家來看,中國經濟增速放緩,IMF預測2017~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分別為6.5%和6.0%。印度經濟在消費、投資和國內改革的推動下,實現強勁增長,預計2017~2018年將實現7.2%和7.7%的增長。東盟五國的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要好于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預期分別增長4.9%和5.2%。從亞洲的幾個板塊來看,2017年南亞經濟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地區(qū),這主要受益于寬松的宏觀經濟政策的支持。根據聯合國公布的數據,2017年南亞預計增長6.9%,東亞增長5.6%,西亞增長2.5%。

    ——亞洲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額增強。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亞洲在全球經濟中份額明顯增強,由2007年的10.6%擴大至2015年的21.4%。

    ——亞洲的結構調整滯后。WTO數據顯示,全球貿易萎縮的情況下,2016年發(fā)達經濟體的出口增速高于發(fā)展中經濟體,而發(fā)展中經濟體出口增速又高于亞洲。另外,根據貿發(fā)組織數據,2015年全球綠地投資,投向發(fā)達經濟體的增長了12.31%,高于投向發(fā)展中經濟體的4.6%。這表明發(fā)達經濟體的結構調整要顯著好于發(fā)展中經濟體,而亞洲的結構調整則顯滯后。亞洲的問題是發(fā)展的不平衡、金融脆弱性、兩級分化嚴重、產業(yè)結構單一、對國際市場依賴大,亞洲經濟結構調整難度較大。

    圖1 世界經濟進入恢復性增長期注:2017~2021年數據為預測值。數據來源:Wind資訊。

    圖2 新興和發(fā)展中亞洲經濟增速數據來源:IMF,Wind資訊。

    表1 亞洲經濟增速預測(單位:%)

    圖3 亞洲在全球經濟份額中的變化

    (二)亞洲出口貿易前景不容樂觀

    ——全球貿易增速連續(xù)六年低于世界經濟增速。根據WTO數據,2017年全球貿易增速預計在1.8%~3.1%之間,IMF預測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4%,這意味著全球貿易增速將連續(xù)六年低于世界經濟增速,全球經濟增長動力削弱。全球貿易萎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全球需求低迷、世界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制造業(yè)轉向主要依靠服務業(yè)、全球價值鏈擴張趨勢放慢、國際貿易談判進展緩慢、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引起的,并將繼續(xù)抑制2017年的國際貿易增長。

    ——亞洲出口貿易前景不容樂觀。亞洲經濟體主要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幾十年以來亞洲經濟一直面臨過度依賴對歐美等西方發(fā)達經濟體的出口,發(fā)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速與亞洲的出口增速基本呈正相關關系。然而,近年來這種傳導失靈,盡管西方經濟體經濟增速回升,但亞洲出口增長仍舊疲軟,這表明全球最主要消費者和最大的生產中心之間的關系出現了轉變,這種變化可能是長期的。WTO數據顯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除2010年以外),亞洲出口增速大幅下降,2016年僅實現0.3%的微弱增長,盡管2017年出口預計增長1.8%~3.2%,但仍遠低于國際金融危機前的10%~15%的水平。

    表2 全球商品貿易量增速(%)

    圖4 亞洲商品出口量增長率數據來源:IMF。

    (三)亞洲仍將成為重要的外資來源地和投資目的地

    ——全球投資規(guī)模大幅下降。聯合國貿發(fā)會議最新的《全球投資趨勢監(jiān)測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約為1.52萬億美元,同比下降13%。其中,發(fā)達經濟體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中所占份額由2016年的55%進一步提升至57%,流入亞洲發(fā)展中經濟體的外國直接投資大幅下降,發(fā)展中經濟體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2016年總體下降了20%,約為6000億美元。但發(fā)展中經濟體在全球前十大外國直接投資目的國中仍占據一半,其中包括中國、中國香港、新加坡、巴西和印度。2016年,美國吸引了3850億美元外國直接投資,繼2015年之后再次成為“全球最大外商直接投資目的地”。之前排名第12位的英國去年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達到1790億美元,一舉躍升到第二位。2016年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再創(chuàng)新高,同比增長2.3%,達1390億美元,繼續(xù)保持全球第三。

    圖52016 年全球十大外資流入經濟體數據來源:聯合國貿發(fā)會議。

    ——亞洲特別是中國仍將成為全球重要的投資目的地和外資來源地。在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全球貿易增速有所加快的背景下,2017年全球投資有望出現反彈,預計增長10%左右。亞洲特別是中國仍將成為全球對外資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之一。亞洲對外直接投資額占世界的比重于2014年超越歐洲和北美洲達到30.2%,成為全球重要的外資來源地之一;2015年受全球經濟放緩、全球政經風險加大等影響這一比重下降到22.5%,對外投資勢頭有所減緩;在有利的全球經濟基本面的支持下,2017年亞洲對外投資需求加大,亞洲仍是全球重要的外資來源地。隨著中國經濟繼續(xù)保持全球較高水平的增速、結構改革持續(xù)推進、對外開放領域的進一步拓寬,將進一步吸引全球外資流入。

    圖6 亞洲將繼續(xù)成為全球重要的外資來源地

    (四)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將加大亞洲經濟的不確定性風險

    ——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劇烈。近年來,大宗商品價格過山車式的波動,給亞洲以大宗商品出口為導向的國家?guī)砭薮鬀_擊。受供給過剩和美元升值影響,國際油價從2014年6月的115美元/桶跌至2016年1月初的28美元/桶,跌幅高達76%,跌破金融危機時的最低點位。2016年11月30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達成減產協議,這是八年來的首次減產協議,同時非OPEC產油國也與歐佩克達成減產諒解,減產消息成為重啟國際油價漲勢的轉折點,支撐國際油價大幅上漲至2017年3月底的50美元/桶左右。

    ——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將增加2017年亞洲經濟不確定性風險。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需求增長依舊疲弱;受西方解除對伊朗制裁、新能源開發(fā)、化石能源效率提升、美國時隔40年再次向海外出口原油、市場份額之爭等因素影響,國際石油供給依然過剩。如果需求不夠、新能源生產加快、限產協議不能遵守、委內瑞拉擴產、美元升值、美聯儲多次加息、地緣政治風險加大等事件發(fā)生,將進一步增加國際油價的不確定性。其中,英國脫歐、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將增加國際油價向上的壓力;美國加息、美元升值的因素將增加國際油價向下的壓力;這兩種因素相互抗衡將導致國際油價劇烈波動,國際油價可能出現大起大落現象。如果沒有發(fā)生上述現象,國際油價波動可能是個平緩過程。

    大眾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將增加2017年亞洲經濟不確定性風險。比如,大宗商品出口國包括阿塞拜疆、蒙古、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若大宗商品價格長期低迷,將嚴重影響這些國家的出口收入;大宗商品進口國包括巴基斯坦、帕勞、馬爾代夫、印度、韓國等,這些國家則會因大宗商品價格走低而受益。

    圖7 國際油價大幅波動

    圖8 大宗商品價格指數

    (五)亞洲資本外流加劇亞洲貨幣貶值壓力和債務風險

    ——美元升值趨勢將加劇亞洲地區(qū)的資本外流。隨著美國經濟強勁復蘇,2012年以來,美元匯率再次進入上行通道;特別是2014年11月美聯儲正式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之后,美元指數大幅走強;2017年美國特朗普政府的減稅和基建投資計劃可能拉動美國經濟增長,這將進一步拉動美元走強和利率上升。從美元指數來看,實際美元指數(對主要貨幣)從2012年的82.9上升至目前(2017年3月)的108.4,五年累計升值30.8%。2017年美元將開啟新一輪上漲趨勢,這意味著2017年亞洲外匯市場整體面臨對美元貶值趨勢,這將加劇亞洲地區(qū)的資本外流。

    ——美聯儲加息將加速亞洲地區(qū)的資本外流。在美國當前低失業(yè)、高增長的背景下,美聯儲可能加快加息步伐以抑制通脹。美聯儲加息將加速亞洲地區(qū)的資本外流,包括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等國家最容易受到沖擊,將使亞洲貨幣對美元匯率面臨下行壓力,影響亞洲地區(qū)的經濟金融穩(wěn)定。

    圖9 美元匯率再次進入上行通道

    ——亞洲債務風險加大。受自身債務上升、本幣貶值、美元升值、美聯儲加息和資本外流等眾多因素影響,亞洲債務風險隱患加大。IMF預測,2017年亞洲一般政府債務比例將由2016年的97.2%上升至100.1%,大大超過60%的國際警戒線,2017年東亞債務風險進一步加大趨勢明顯。此外,東盟五國、新興和發(fā)展中亞洲的一般政府債務比例也存在上升風險。

    圖10 亞洲債務風險加大

    ——亞洲企業(yè)債風險加大。按照BIS關于非金融領域的全球債務三大部門:一般政府債、非金融企業(yè)債、家庭部門債務占GDP的比例來看,2007年至2015年,全球一般政府和非金融企業(yè)都在加杠桿,債務占GDP的比重不斷提高。其中,發(fā)達國家一般政府債務增速高于新興市場經濟體,新興市場企業(yè)債風險加大趨勢明顯。金融危機之后,發(fā)達國家的私人部門已開始逐步去杠桿,但新興經濟體的杠桿卻迅速增加。從家庭部門債務占GDP的比重來看,全球家庭部門債務占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51.74%縮小至2015年的50.41%。其中,發(fā)達國家這一比重逐步減小,新興市場經濟體卻繼續(xù)增加。IMF指出,亞洲特別是中國和韓國的企業(yè)債務風險加大,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的家庭負債風險加大,高債務水平將制約財政措施的空間。

    圖11 政府、非金融企業(yè)債務占比持續(xù)擴大注:Global:全球;AEs:發(fā)達經濟體;EMEs:新興市場經濟體;General government:一般政府;Nonfinancial corporates:非金融企業(yè);Households:家庭。數據來源:BIS。

    ——注意防范可能出現的亞洲金融危機。隨著美元加息、升值,亞洲債務風險加大,國際短期資本加速撤出亞洲,要注意防范可能出現的類似于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三、抵御全球不確定風險的亞洲經濟合作

    (一)進一步完善亞洲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機制

    亞洲各國應攜手合作,共渡難關。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應從危機應對向中長期經濟治理轉變,探索“加快結構性改革—改善生產效率—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全球經濟增長的新路徑。亞洲各國應進一步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進一步擴大貿易投資開放,反對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加強匯率政策協調,維護亞洲各國貨幣幣值穩(wěn)定,避免競爭性貨幣貶值;加強區(qū)域合作,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加強區(qū)域內貿易合作;共同推動亞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金融投資合作,拓展合作新領域,為亞洲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二)積極推動亞太自貿區(qū)建設促進亞太經濟一體化

    在全球經濟發(fā)展不確定性增強的背景下,亞洲經濟也同樣面臨壓力,亟需解決區(qū)域合作碎片化等挑戰(zhàn)。亞洲各國應積極推動亞太自貿區(qū)建設,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支持全球多邊貿易體系,推動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談判盡早完成,促進亞洲經濟的長遠繁榮。

    (三)中國應發(fā)揮積極的引領作用

    中國作為亞洲第一大經濟體,應發(fā)揮大國的作用和責任,積極推動亞洲各國的經濟合作。目前,中國市場規(guī)模居全球第二,外匯儲備居全球第一,具備技術優(yōu)勢的產業(yè)越來越多,基礎設施建設經驗豐富,對外投資合作快速發(fā)展。中國有能力為亞洲國家創(chuàng)造新的發(fā)展機遇,并與各國共同應對風險。中國的“一帶一路”、“走出去”、擴大內需戰(zhàn)略將為亞洲各國和“一帶一路”沿線的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fā)展中國家)乃至世界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互利合作的發(fā)展機遇。2016~2020年的五年里,中國將進口10萬億美元的商品,對外投資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游客約5億人次,中國周邊國家以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將率先受益。

    (四)“一帶一路”為亞洲企業(yè)提供新機遇

    ——“一帶一路”建設有利于推進東亞和歐亞經濟一體化?!耙粠б宦贰苯ㄔO實質是先行領域國際大通道和經濟大走廊的互聯互通建設。國際大通道建設以亞歐大陸橋為主軸,泛亞鐵路的東、中、西三線為依托,構建一條溝通兩洋(太平洋、印度洋),貫通“兩洲”(亞洲、歐洲),承接四亞(東亞、南亞、西亞、中亞)的大通道,形成獨具區(qū)域特色的“通道經濟”?;A設施的聯通,有利于實現沿線國家資源的跨境高效配置和市場對接融合,有利于穩(wěn)步推進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等“一帶一路”六大經濟走廊的建設,進而促進沿線國家經濟發(fā)展變化,推進東亞和歐亞經濟一體化。

    ——“一帶一路”為亞洲企業(yè)提供新機遇。“一帶一路”是貫穿亞歐非大陸的全方位合作平臺,亞洲是“一帶一路”的主戰(zhàn)場,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耙粠б宦贰苯ㄔO有利于構建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人才流“五通”的亞洲利益共同體,進而促進沿線國家經濟發(fā)展變化,推進東亞和歐亞經濟一體化?!耙粠б宦贰苯ㄔO為亞洲企業(yè)合作帶來新機遇。三年來,中國企業(yè)已經在“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建設了56個經貿合作區(qū),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創(chuàng)造了近11億美元的稅收和18萬個就業(yè)崗位。

    (五)技術進步和技術創(chuàng)新成為亞洲經濟增長新動力

    近年來,亞洲各國更加注重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合作提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通過技術進步和技術創(chuàng)新拉動亞洲經濟增長,但同時科技創(chuàng)新與合作過程中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zhàn)。這就需要進一步改善亞洲地區(qū)的創(chuàng)新環(huán)境、提升亞洲創(chuàng)新能力,加強亞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形成新能源、養(yǎng)老健康、醫(yī)藥、新材料、“互聯網+”等新興產業(yè)蓬勃發(fā)展的新格局。

    (六)綠色發(fā)展和低碳經濟將驅動亞洲經濟

    進入21世紀,低碳和綠色發(fā)展逐步成為全球共識和大勢所趨。2016年9月G20杭州發(fā)峰會將“綠色金融”納入會議主題,11月初《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入快車道。世界各國均已提出2020年后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美國承諾到2025年溫室氣體比2005年減少26%~28%。中國力爭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從2030年左右開始減少,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亞洲各國應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國家戰(zhàn)略,制定長期低碳發(fā)展路線圖,以搶占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進程領導者地位,謀求新一輪工業(yè)革命的領跑者,追求全球低碳技術的制高點,追求全球綠色貿易標準的制定者,尋求全球綠色金融體系下新話語權。

    [參考資料]

    [1]全球低碳經濟發(fā)展趨勢、影響與對策[EB/ OL].國研網,2015-11-09.

    [2]商務部談“一帶一路”:中國企業(yè)為東道國創(chuàng)稅11億美元[EB/OL].中國新聞網,2017-02-21.

    [3]魏尚進,永年.2016亞洲面臨五大經濟風險[J].博鰲觀察,2016,(2).

    [4]“一帶一路”戰(zhàn)略為沿線國家創(chuàng)造發(fā)展新機遇[EB/OL].新華網,2015-01-10.

    F015

    A

    1006-169X(2017)04-0041-07

    *該報告為《全球不確定條件下的亞洲經濟前景——“國際經濟形勢”專題研討會》會議報告。

    猜你喜歡
    經濟體亞洲經濟
    亞洲自動售貨機展
    中國石材業(yè)的多個第一正在被其它新興經濟體國家所替代
    石材(2022年4期)2023-01-07 10:47:04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增加就業(yè),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主要發(fā)達經濟體的政策應對空間有多大
    中國外匯(2019年6期)2019-07-13 05:44:04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亞洲足球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1:42:02
    那些早已紅透VOL.03半邊天的亞洲it gril,你都關注了嗎?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11:51
    論中國的社會福利建設:在轉型經濟體中提供退休收入
    咯—嘎
    東方娃娃(2010年11期)2010-11-27 02:35:46
    和田县| 裕民县| 聂荣县| 巴林左旗| 罗江县| 池州市| 重庆市| 靖江市| 贺兰县| 洞头县| 富顺县| 噶尔县| 乃东县| 许昌市| 黄浦区| 北流市| 平泉县| 阳原县| 云安县| 东至县| 蒙山县| 全椒县| 渑池县| 麻栗坡县| 新泰市| 闻喜县| 务川| 上林县| 奉化市| 宁明县| 临沭县| 临洮县| 鄂伦春自治旗| 商南县| 乌鲁木齐县| 荣昌县| 华容县| 南阳市| 松滋市| 东乡族自治县| 田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