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清
摘要:作為班主任,要用智慧激活學生的潛能,讓生命擁有遠航的風帆。在教育過程中,適時的發(fā)現(xiàn),不僅讓孩子擁有自信,也為孩子的智慧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包容、賞識會讓孩子的智慧發(fā)酵,情感升華!多一把衡量的尺子自然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進而讓所謂的“犯錯者”在教育的溫度下自覺地意識到發(fā)生的一切,最終卻讓真善美的種子在他們的內心萌芽、破土和開花。
關鍵詞:教育;發(fā)現(xiàn);包容;賞識
立德樹人乃教育之根本。作為高中的班主任,面對三年后走向大學,走向社會的鮮活生命,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價值觀引領學生?我想,除了有學識、敬業(yè)和勤奮,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那就是要始終站在時代發(fā)展與學生成長的高度,用正態(tài)高遠的理想激勵學生,使學生不僅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還要有鮮明的個性特點,更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體驗成長的艱辛與幸福,這樣生命才能因我們班主任的智慧引領、執(zhí)著堅守而精彩!
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教育的魅力——教育是一種生活,是一種蓬勃向上、鍥而不舍的精神。 教師的人格魅力,能給學生以一種“春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精神感染,綿長而持久,用智慧激活學生的潛能,讓生命擁有遠航的風帆。
一、發(fā)現(xiàn),讓學生的智慧發(fā)酵
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一個學生都有內在的閃光點,張揚學生的個性,讓每一個閃光點發(fā)出奪目的光芒,是我們的責任。
我曾帶的宏志班有個女生,文文靜靜的,我發(fā)現(xiàn)在我說話的時候她會記些筆記。有一天,校報征稿,我讓她寫一篇,她很猶豫?!昂⒆樱囋嚳?,不試怎么知道寫不好?”我鼓勵她。第二天,她把稿子拿給我。幫她稍加修改后,鼓勵她勇敢地投稿。一個星期后,校報刊登了她的文章,我特意在班里宣布了這件事,同時我也看到她滿臉的燦爛。
下課后,她給了我一張紙條:“田老師,我沒想到我的豆腐塊也會在校報上露臉。當看到鋼筆字變成鉛字的那一刻,心頭涌起的幸福是我從未有過的。謝謝您給了我自信”。
不久,在教育博客上,她以“幸福”為名創(chuàng)辦了文學社并任社長,帶動了全班同學加入文學社,發(fā)表40多篇隨筆。在北京市中小學網上家長學校《學生成長故事專欄》有她的成長故事。讀書寫作已是她健康成長的見證。
發(fā)現(xiàn)不僅讓孩子擁有自信,也讓孩子的智慧真正發(fā)酵,學習潛能得以激活。
二、包容,讓學生的情感升華
教育是心靈的事業(yè),老師更是滋養(yǎng)學生精神成長的事業(yè),心靈的事業(yè)需要用心思考。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高謙民教授說:教育就是一種心靈的喚醒。陶行知先生曾對教育做過比喻:“教育是農業(yè),而不是工業(yè)?!毕壬脑捄臀簳蠋煹陌嗉壒芾硭枷胱屛覀儚闹形虻浇逃枰獙W生視為主體,并充分發(fā)揮學生自我教育的作用。我以為,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教育,賞識激勵尤為重要,甚至包容。
我曾經帶過這樣一個學生——有一天晚上10點多,學校住宿辦老師打來電話,說我們班小波同學夜不歸宿。一向遵規(guī)守紀的他怎么會一夜不歸呢?我夜不能寐。第二天早上6點多,我來到學校,他已在校門口,看著他疲憊的神情、紅紅的眼睛,我明白了。他去網吧了。因為帶第一屆宏志班時,電腦還沒有普及,每個辦公室只有一兩臺電腦,校長為我們宏志班配備了一臺,對于這些農村娃來說真是稀罕物,課間,午休,下了晚自習,同學們愛不釋手。但這又怎能滿足一個對信息技術充滿渴望與好奇的學生欲望呢。于是就發(fā)生了前面的事。
還沒等我開口,他拉著我的手低聲請求說:老師我錯了,您千萬別告訴我媽,我媽知道了,會很生氣……我不是一個告狀的老師,看著他滿是血絲的眼睛,一顆母親的心被震撼了,我已經有了新的想法:讓他制定管理班級電腦的辦法,并負責管理電腦。打個作文稿、查閱資料、做課件,他樣樣精通,把電腦管理得干凈文明?,F(xiàn)為某軟件開發(fā)公司部門經理。
包容不僅讓孩子的智慧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更讓情感升華!
三、賞識,讓學生的自信生根
“漂亮”的孩子人見人愛,而同情和關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我曾接任的高三(2)班,就有很多“難看”的孩子。這些孩子的特點是:家長忙于工作,有的外出打工,很少過問他的情況,學習、生活中常受冷遇,缺少集體溫暖等;家長們看重的只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排名,并且對孩子學習標準普遍要求過高,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有的學生厭學,從行為上與家長對著干,使學生在家庭教育中扮演著沉重的角色。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
尊重、理解學生,并能夠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會促使他們迅速轉化、進化,讓學生的自信生根。
記得一次家長會后,有位男同學的母親給了我一封信,信上說:“田老師,您在孩子身上情愿付出一切,您的精神和智慧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感到我的孩子有救了。說句心里話,我的兒子那點底子,我心里明白,因為上了高中他從來沒有做過作業(yè),怎么說他也聽不進去了,也許是我們做父母的教子無方,我們只給他提供了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和生活條件,沒有在他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目的上下功夫,導致孩子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上У氖嵌嫉搅烁呷耍敲炊嗪⒆佣加X醒了,我的孩子還在沉睡之中。我請求田老師伸出手來拉我孩子一把吧!……”一顆母親的心震撼著我的心靈,我的班級管理宗旨是: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放棄。我多次找他談心,以真誠、愛心、智慧感染帶動他;我對他說:“男子漢就應有社會責任感,在家要作善解人意的好孩子,在校要做尊敬師長的好學生。因為你的心是紅的,血是熱的,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好!”同時發(fā)現(xiàn)他的閃光點,這個學生在寫作上語言很幽默,當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讀他的文章時,我分明看到他眼中驚奇的光,隨既化作幸福的微笑。下課他跑到我面前,緊緊握住我的手說:老師,我第一次得到表揚,老師,您真“厲害”!經過一年的帶動,這位男同學由一個讓家長失去信心的“壞孩子”成為一個善待父母、理解父母的大學生。
其實學生最大的愿望是得到老師的評價,最高興的事是學習上取得了成績;最反感的是別人揭老底;最痛苦的是別人用老眼光看待他們。他們有時做錯了,并非都是有意的;有時明知錯了,還硬著頭皮做,表面好象無所謂,內心卻往往很矛盾、有痛苦的。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想成為好學生,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好學生,有毛病的學生再主觀愿望實現(xiàn)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比常人更多的困難。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和克服困難,有效的防止不良因素的影響,使他們獲得成功,正是教育者的重要任務。
教育家陶行知說:教育的成功是師生創(chuàng)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
現(xiàn)就讀于北京警察學院的吳維說:“田老師的言傳身教,讓我懂得了要做一個正態(tài)的人。古人云:經師易得,人師難求。老田不僅是經師,更可稱為人師。有時像朋友一樣給我關懷,有時像長者一樣為我指明方向。更多的時候,她像一位母親,給我溫暖,給我力量。三年不長,我愿用一輩子想念她。”
是啊,學生的笑臉和歡聲,不是試卷和分數堆砌起來的;學生的成長和幸福,是以高尚的德性和心靈的碰撞浸潤澆灌的。每一個生命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性格志向、辨別能力等等的影響,難免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不足,犯這樣那樣的所謂常見錯誤,對這一切我們當然是知道的看在眼里的,但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更有責任和義務學會理解、尊重和認可,不急躁、不極端、不尖銳,講話有溫度,表情有溫度,處理方式更有溫度,進而讓所謂的“犯錯者”在教育的溫度下自覺地意識到發(fā)生的一切,最終卻讓真善美的種子在他們的內心萌芽、破土和開花。
北京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學校心理衛(wèi)生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