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轉
摘要:提倡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
關鍵詞:可操作性;模糊評價;提高素質
當前中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改革主要思想有三個:一是完整的評價學生的全部素質,二是要保證評價結果的真實性,三是在評價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窘Ⅲw現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生發(fā)展為核心、科學多元的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制度,切實扭轉單純以學生學業(yè)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評價中小學教育質量的傾向,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
一、目前取得的成績
隨著意見的深入推廣,綜合評價改革工作在以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推進了素質教育深入實施,促進了學生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評價以日常評價和標志性成果評價為主,經過多級、各層面的宣傳和推廣,教育行政、業(yè)務部門每年組織大型活動,學習也開展多種活動,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有個性發(fā)展提供了可能。而關注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整個過程,促進學生有差異地發(fā)展也成為廣大教師、研究人員和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共識,這無疑是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取得的一個重大進步。
(2)推進了新課程目標的深入落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把道德品質、公民素養(yǎng)、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這使得學校的教育教學實踐不僅僅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
(3)營造了良好的社會、家庭氛圍。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成為中高考招生錄取門檻,使學校領導、教師、家長、學生的目光不僅僅聚焦在學科考試分數上,而開始關注學生道德品質、公民素養(yǎng)、學習態(tài)度與能力、合作與交流、審美與表現、運動與健康各領域的發(fā)展狀況。
二、尚存在的問題
素質評價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更多實際操作層面,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如下方面:
(1)教師缺乏有效的素質評價培訓,且負擔過重。綜合素質評價是一個非常專業(yè)、嚴謹的系統工程,要有效地推行評價,就必須對參與評價的教師進行科學培訓,保證評價的順利進行。雖然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中,市教育局組織了一些培訓活動,但是沒有真正的將培訓結果轉化為顯示。同時,還存在培訓教師參差不齊,對于同一個理論,他們的認識存在很大差距。
(2)評價標準較主觀,評價方案缺乏可操作性。由于評價方案的繁瑣,操作起來費時費力,很難駕馭,而且條條框框容易割裂學生的整體性。學生首先作為一個具有獨立特質的完整的人,怎樣能抓住展示其內在特性的關鍵性表現才是重要的問題,教師缺乏正確把握、駕馭綜合素質評價方案的知識,現在學校班額大、教師任務繁重,繁瑣的方案在具體的實際教學中不易操作,只能是形式主義的運用,我們極其渴望可操作性強的綜合素質評價方案。
(3)誠信文化尚不完善,評價指標易變?yōu)椴涣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一旦與升學掛鉤,就成了高利害的評價。評價的結果幾乎直接關系到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從而導致學生和家長會非常關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他們關注的焦點是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而不是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什么樣的發(fā)展。因此,他們努力想方設法提高評價成績。由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同時,還會片面追求綜合素質的高評價。比如在道德品質這個維度上,學生為了獲得高評價,做好事后不能默默無聞,而必須想辦法讓老師知道。
三、建議
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我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議:
(1)創(chuàng)設良好的評價改革的制度環(huán)境;要建立和完善評價工作的公示、誠信、監(jiān)督、申訴等制度。逐步建立綜合評價誠信等級制度由省教育行政部門、高校、中學教師組成誠信等級核定委員會,在一定期限依據相應的標準對各中學綜合素質評價誠信度進行評價,并向社會公布,建立一個相對公正的環(huán)境。
(2)提高評價方案的可操作性;要綜合提高評價方案的可操作性。在評價方式上應突出過程性評價,實施每日記載、每周小結、每月評比、學期總評的逐漸遞進評價。這樣不但減少了對評價結果的爭議,也較好地實現了評價促進發(fā)展的功能。評價計分應獎罰分明,簡化計分過程,提高評價的可操作性,應該獎罰分明。
(3)提升教師個人綜合素質;雖然學生和家長也參加評價,但最終決定評價結果的是教師。因此,能否客觀公正的實施綜合評價,教師的素質是關鍵的一環(huán)。也說明提高教師的個人素質是保證綜合素質評價得以順利進行的保證。
(4)完善綜合素質評價技術;綜合素質評價時要非常慎重,一定要作綜合分析,而不能簡單地將日常片段的記錄經過累加和計算直接得出結論。要從多個渠道獲得評價信息,并從多個角度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分析判斷。將平時收集的資料、綜合評價算法、成績體現等在集成的信息化平臺中呈現,并可以利用目前正在發(fā)展的的大數據分析方法,通過多維度分析和展現,對學生素質進行全面的記錄和潛力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