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龍
摘 要:生活化體育課堂,是指體育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幼兒生活相結合,使體育課堂教學變成幼兒積極參與、樂于參與的生活過程。構建生活化的體育課堂是順應新課改需求,發(fā)揮以幼兒發(fā)展為中心的需求,讓我們的課堂回歸生活。
關鍵詞:幼兒園;體育教學;措施
一、教學目標生活化
教學目標不僅是知識、技能、技術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幼兒學習的愿望、能力和適應未來生活的基本素質。體育課堂生活化的教學目標就是在實現(xiàn)體育課堂教學目標中構建類似于生活實際的生活情景。如,在中班的一次練習“爬”的體育活動中,幼兒提議:“老師,我能不能學螃蟹爬?”“我想學烏龜爬”……“當然能啊,我們這節(jié)課的目標就是讓你們練習各種各樣爬,你們可以討論一下,還有什么其他爬的方法?!弊詈笥懻摰贸隽烁魇礁鳂拥呐溃簽觚敗Ⅱ隍?、蛇……由于采用了自己喜歡的方式實現(xiàn)發(fā)展各種爬的目標,幼兒感到自己真正地成了體育課堂的主人,因此練得非常認真,課堂學習的有效性也大大提高了。
二、巧用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
游戲化和情景化是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的主要特點。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適宜的情境,采用多種方法調控情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之為完成教學內容、達成教學目標而服務。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時要有針對性的設計,如在大班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以“幫小紅帽摘西瓜”為例,事件的不同階段用不同的動作要求貫穿其中,活動設計主要按照:“過紅綠燈”(按照信號墊腳跑、半蹲走)——“彎彎曲曲的小路”(繞障礙跑)——“高速公路”(有秩序的快跑)——“過小河”(雙腳并攏向前跳)——“西瓜地里”(躲避大灰狼四散追捉跑)——“把西瓜運回小紅帽家”(整理動作)。如此循序漸進而合適的跨欄自由練習,也可以挑戰(zhàn)自我。同時,教師在跨欄數(shù)量的安排自然的開展活動,避免僵硬無趣的教學。上也采取了遞增的方式,從第一次練習時的一道跨欄,到第二次練習時為了提高體育活動本身的趣味性和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許多教的兩道跨欄,再到第三次競賽中的三道跨欄,使幼兒不斷地接受新的挑師在備課時會考慮,將現(xiàn)有的運動場所布置成一定的游戲情境,整個活戰(zhàn),體驗克服困難、戰(zhàn)勝自我的快樂,避免因反復練習而感到枯燥乏味。動的內容和情境設置,都應服從于一個完整的游戲時間,結合幼兒的經目標要求不斷深化,注重幼兒能力的不斷提升也是教師在教學活動驗按照符合邏輯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局逐步展開。所以教師在設計中應重點關注的問題。教師要深入了解幼兒能力發(fā)展的坡度,并在逐步體育活動時,要能夠條理清楚地把握這條線索,組織起來就會更加輕松。遞進的前提下提出目標要求,層層深入,促使幼兒快速、準確、有序地活適宜的教學情境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符合幼兒的心理需要,易被幼兒接受,有助于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三、把握活動的強度與密度,達到活動的效果
體育活動是通過科學鍛煉,促進幼兒身體機能和諧的發(fā)展,在體育活動中適宜地安排好幼兒的運動量,達到運動的效果,他直接體現(xiàn)在幼兒的動作過程中,通過參與活動時的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體現(xiàn)出來。仍以“摘西瓜”為例,運動過程的遞進就體現(xiàn)在運動強度的不斷加大中:按照信號踮腳走、半蹲走——繞障礙物跑——有秩序快跑——雙腳并攏向前跳——四散追捉跑。幼兒從開始階段的限定性、規(guī)則性動作發(fā)展到最后非限定性、自主性的動作,從而突出活動的身體鍛煉價值。在設計體育活動時,教師必須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考慮運動強度與密度的安排。體育活動包括新內容的聯(lián)系、舊內容的鞏固、多樣內容的綜合等具體的需要。在內容安排、組織方式設計上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需要和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性,同時熱身運動要和基本活動做好銜接與過渡。在基本活動環(huán)節(jié)活動中,大部分教師在組織方法上采用“接力式”,幼兒排隊進行新授技能練習,這樣幼兒的等待時間就會長,以至于后面的孩子出現(xiàn)亂跑亂蹲現(xiàn)象。那我們應怎么樣做呢?教師應多采用“魚貫式”教學方法,讓幼兒自由練習,給每個幼兒提供同等練習的機會,這樣大大減少了幼兒等待的現(xiàn)象,讓幼兒一個接一個的就某一動作練習,也減少了等待的時間,幼兒運動的強度與密度也能得到提高和完善,提高運動的效率。
四、設計活動有“梯度”,才有挑戰(zhàn)性
在設計和指導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樹立教學活動過程中的梯度意識,教學一定要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就可以使活動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自然流暢,環(huán)環(huán)相扣,真正體現(xiàn)因材施教。如在設計大班體育活動“挑戰(zhàn)飛人”時,一是教師設計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掌握助跑跨跳的動作,以便模仿奧運冠軍劉翔,吸引幼兒投入活動,引領幼兒嘗試練習跨欄動作。二是教師在材料投放數(shù)量及運用上要體現(xiàn)層次性,照顧到不同體能的幼兒,考慮到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
五、結語
我國的幼兒園體育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幼兒園要在充分保障體育活動器材和場地的基礎上,全面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通過體育教學來增強幼兒體質,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參考文獻:
[1]于秀,矯禎玉.我國學前體育現(xiàn)狀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2(5).
[2]楊建明.生活化體育教學課堂構建的實踐研究[J].運動.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