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蘭
摘 要:識字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學習文化,提高能力的第一步,它可以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chǔ)。小學生對識字產(chǎn)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進行研究和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自己,掌握更多的語言文字,提高能力。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語言文字;識字方法
識字對于小學生而言是至關(guān)重要的,通過識字學生會積累一定的詞匯量,作為閱讀、寫作、語言表達的基礎(chǔ),同時也可以調(diào)動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快樂地參與到語言文字的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豐富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識字的主動性,使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語言文字的探究中,積累文化知識,開闊視野,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
一、游戲形式,寓教于樂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就是活潑好動,他們喜歡游戲的教學形式。教師在設(shè)計識字教學活動時,要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采用小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游戲識字激發(fā)了小學生的主動性,使小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游戲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動力,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例如教師可以采用《你猜我演》《詞語接龍》《生字開花》等游戲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小學生的識字興趣。
《你猜我演》就是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張字卡,上面寫著一個漢字,并標有拼音,從全班學生中挑選出一名學生來進行表演,其他的學生根據(jù)這名學生的表演猜出漢字。如“跳”字,當教師把這張字卡展示給學生后,學生就可以表演出跳躍的動作來要讓其他學生猜。歡快的課堂學習氣氛很快樂就會使學生融入其中,迫不及待地希望自己也可以去表演。表演后學生在帶領(lǐng)其他學生認讀漢字,達到掌握的程度。
《詞語接龍》就是教師說出一個詞,學生根據(jù)這個詞的后一個漢字來進行新的組詞,以此類推。游戲時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每一個小組出一名學生來進行組詞,如果學生不認識這個字就把機會讓給其他小組,而且要減一分,組詞正確的小組可以加一分。例如教師說出“太陽”,學生可以繼續(xù)組詞“陽光—光明—明亮—亮麗—麗質(zhì)—質(zhì)子……”這種帶有競爭性的游戲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識字動力,他們在課下都會積極地學習,擴大自己的識字量,在課堂上大展身手,達到更多識字的目的。
《生字開花》則是教師說出一個字,學生圍繞著這個字來組詞,每小組各組一個詞,一詞一分,組詞最多的小組為獲勝小組。如教師說出“生”字,學生可以組詞:生字、學生、花生、生日、生理……為了增加自己的詞匯量,學生在課余和回家后都會積極閱讀,無形中認識更多的生字,提高了識字的數(shù)量。
二、大量閱讀,開闊視野
為了開闊小學生的視野,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閱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通過廣泛的閱讀,學生通過多次閱讀,反復閱讀就會了解很多字、詞的用法,理解他們的含義,掌握他們的書寫,潛移默化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如《笨狼的故事》《長頸鹿的長脖子》《穿皮鞋的胖熊》《飛來的青蛙》《長頭發(fā)的獅子》等。這些都是故事性的書籍,內(nèi)容有趣,難度不大,理解起來很容易,非常適合小學生閱讀,他們在閱讀中會逐步地提高,積累更多的生字,進行有效地識字練習。而且通過閱讀他們還能夠不斷地對學習過的生字進行練習,在反復閱讀中達到靈活掌握,更好地理解漢字所表達的含義和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
三、做手抄報,改變方式
教師對學生識字的引導關(guān)鍵在興趣,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識字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可以參與到識字活動中,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究來學習漢字,了解漢字。教師的教授方式也要不斷地變化,如果只是把漢字書寫到黑板上,讓學生跟讀并組詞,這種機械地學習會慢慢地讓學生感覺枯燥、無聊,從而失去學習興趣。教師要不斷地變化自己的教學方式,通過活學活用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識字的欲望,點燃學生識字的熱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做手抄報,給學生提供主題,比如“我愛讀書”“教師節(jié)”“中秋節(jié)”“說文明話,寫規(guī)范字”。
通過學生廣泛的閱讀學生不僅會對手抄報主題所涉及的知識有更清楚的了解,而且會產(chǎn)生學習興趣,更加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探究,在不斷地積累中學會漢字。手抄報的教學形式,充分地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體,他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和點撥,自己主動地尋找“問題”,在思考中探究規(guī)律,在分析中掌握生字。而且學生還可以在制作的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和個性,進行獨特的設(shè)計和繪圖,把手抄報裝飾的非常漂亮,增加學生學習生字的動力。
四、融入生活,潛移默化
學生的識字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并不一定完全發(fā)生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主動地進行識字練習,使識字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很多地方學生都可以進行識字練習,這里就是最好的課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逼鋵嵵灰屑氂^察,學生會發(fā)現(xiàn)他們身邊有很多識字的機會。如衣服上的商標“小螞蟻”“大黃蜂”“童泰”“七波輝”等不同品牌;過年時家家戶戶門上都會貼對聯(lián),讀對聯(lián)也是一種很好的識字練習;大街小巷上有很多的門市和店鋪,他們的門牌就是一張很好的“教案”,不僅讓學生認識了生字,而且學會了漢字的使用;另外學生還可以觀察到處都是的廣告牌,路牌,街道名等。
生活中的漢字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只要學生足夠認真,足夠細致,他們一定會觀看到生活中的漢字,并且通過不斷地閱讀認識這些漢字,增加自己的漢字積累,達到靈活應(yīng)用的程度。學生要善于借助生活這個舞臺進行漢字的學習和探究,使學生能夠融入其中,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增加自己對語言文字的積累,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
總之,識字教學是小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基礎(chǔ),也是小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基礎(chǔ)。教師要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通過豐富的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激發(fā)小學生的識字興趣,通過他們動起來積累更多的生字,了解他們的讀音和用法。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yīng)重視識字教學,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童偉勤,秦小華.新教材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思考[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02).
[2]譚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初探[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