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榮
摘 要:本文對普通高校開展瑜伽課程的教學,從教學內(nèi)容的選編、教材重點難點的把握、教法的運用等三個方面使瑜伽課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瑜伽教學;教材內(nèi)容;教學方法
瑜伽是一種高度注重心靈與身體和諧統(tǒng)一的運動。練習瑜伽可使人心靈和身體得到放松,消除疲勞、減輕壓力。瑜伽作為高校一項新興的運動項目,正逐步走入大學校園,以其獨特的健身功效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健身愛好者。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主要選擇閩江學院2014級、2015級健美操和瑜伽班本科生作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為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二、結果分析
1.瑜伽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
(1)教學內(nèi)容應定位在入門或初級層次。大學瑜伽教學,應教會學生基本的呼吸方法。動作的教學上,應以簡單的體位教學內(nèi)容為主,當學生學會呼吸方法后,可進一步教學生進行瑜伽的冥想。根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校選課因課時量有限,選取的體位鍛煉數(shù)量不要超過35個。冥想的教學可結合呼吸,讓學生跟著教師的語音和音樂進行。教學內(nèi)容以太極瑜伽為主,讓學生在音樂中進行瑜伽的練習,放松和冥想,這種教學方式很受學生歡迎。
(2)瑜伽的體位選擇要兼顧多樣性和趣味性。瑜伽的體位包含站姿、坐姿、跪姿、臥姿以及倒立等,在體位的選擇上,應包含以上各種姿勢。選擇的瑜伽的體位要有柔韌、力量、平衡的體位,還要有一些用于消除疲勞的內(nèi)容,以使學生的身體能夠得到全面鍛煉等。體位法的選擇還應注重練習效果,對大學生這個群體而言,因為學生大多沒有瑜伽練習的經(jīng)歷,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要以突出簡單易學和實用為主。比如,手臂伸展的瑜伽體位可以用來緩解學生考試時的壓力;如果學生因劇烈運動感到身體疲勞時,可做一些俯身式動作,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身體快速恢復。這些瑜伽動作易學易做,當學生從瑜伽的運動中體會到運動的樂趣和好處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非常高,教學效果也很明顯。
2.瑜伽教學內(nèi)容的掌控
(1)呼吸內(nèi)容的學習是瑜伽教學的重點。瑜伽鍛煉關鍵是做好呼吸。入門學習時只要做到呼吸保持自然、連貫、輕松即可。在第2次課以后,教師可以再教學生練習腹式呼吸法,這種呼吸方法要和一些體位的練習,如身體前屈的下犬式、直角式進行結合,效果方可顯現(xiàn)。學生個體是有差異的,身體素質不好的學生在做動作練習時,一般動作容易變形,在呼吸和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方面易出錯,這個時候教師在引導方面就要多加留心,在講解呼吸和動作之間的配合方面,應分步驟、分階段地實施。
(2)正確用力是瑜伽教學的難點。教師在瑜伽體位動作的講解時,應結合音樂,按照各種動作的完成順序,邊講解,邊示范。講解時要配合好音樂,語言要精練。如背部伸展動作的講解,教師在做身體向前俯身的動作示范時,應強調(diào)這個動作的關鍵是髖部前屈,而不是腰部前屈。瑜伽蛇式動作要強調(diào)手一定要放在身體的兩側,再以兩手側平舉的變式動作讓學生找到背用力的身體感覺。體位的教學難點在于要做到肩胛和腰部的協(xié)調(diào)配合,配合不好或做不到位的,極易出現(xiàn)“聳肩”動作。
當學生掌握了瑜伽的呼吸方法和一些初級的體位姿勢后,可以讓學生學習一些鍛煉神經(jīng)系統(tǒng)以及大肌肉的姿勢。這些體姿的訓練,要注意把握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等學生真正學會一種體姿后,再讓學生學習下一種姿勢。練習負荷的把控要做到先逐漸上升,再下降調(diào)整。
3.教學方法
(1)瑜伽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師應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群體差異靈活選用教學方法。在動作講解上,要力求簡單明了,語速適中,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聽得到教師的聲音。教師在進行動作示范時,要簡單的動作少示范,復雜動作多示范。
(2)教學技巧的運用。教師在講解動作時要密切觀察學生的身體和面部表情,當他們表現(xiàn)出異常的情況時,教師應及時上前去詢問學生是否有不適的地方,以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要學會表揚學生,對于學生在學習時的每一點進步,都應及時肯定。
三、結論
對于大學生瑜伽教學,關鍵是掌握教學的強度,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F(xiàn)今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較差,教師在進行瑜伽教學時,運動量一定要控制好,動作難度也不要過大。另外,瑜伽教學背景音樂的選取與練習的氣氛掌控也非常關鍵。瑜伽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要多一些呼吸教學的內(nèi)容,這是教學的重點。動作教學方面,如何正確地用力是教學的難點。體位法教學的順序要合理優(yōu)化,要選取幾種體位作為核心。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技巧,優(yōu)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倪春玲.論瑜伽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8(3).
[2]鄧毅明、武曉君.大學生“健身瑜伽”體育新課程的設計和嘗試[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5).
[3]朱瑛,馬艷.瑜伽形體練習對女大學生生理指標影響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