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離退休后的老同志普遍存在著孤獨、失落、不平衡、懷舊等心理,一旦這種心理得不到正確疏導和及時應對,將直接影響著他們晚年生活的幸福及家庭社區(qū)的和諧。新時代的離退休工作者應從三個方面,有針對性地做好老統(tǒng)治的心理調節(jié),使離退休老同志在身心愉悅的狀態(tài)下安度晚年。
關鍵詞:離退休 老年人 心理健康 調節(jié)
權威資料表明,我國85%的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遠遠高于一般人群平均水平。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著密切關系,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不僅是社會文明、發(fā)展、和諧的需要,更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需要。作為新時代的離退休工作者,更要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切實有效地做好老年人的心理調節(jié),使他們在身心愉悅的狀態(tài)下安度晚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一、離退休老同志的心理特征
1.孤獨心理。老同志離開工作崗位退休后,社會地位和角色發(fā)生了改變,,時常感到無所事事、力不從心。社會上新接觸的人,職業(yè)差異大,共同語言少,很難取得和諧共鳴。特別是當其子女由于種種原因忽視對他們的關心照顧,尤其是那些老年喪子、喪偶者更會倍感孤獨。
2.失落心理。中老年人由于退休在家,長期以來的生活習慣被打破,生活中出現(xiàn)了很多空白點,難免會感到空虛、孤單,甚至是被冷落、被拋棄的感覺。特別是在崗時擔任一定領導職務的老同志,從掌握一定權力到平民百姓,從車水馬龍到門可羅雀,往往感到極不適應,有力無處使,有才無處用的失落感不可避免。
3.懷舊心理。從崗位上退下來的老年人,閑來無事,回憶過去的時光幾乎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老年人的懷舊跟自身價值有關,現(xiàn)在的生活體現(xiàn)不出自身的價值,沒了樂趣,他們就會沉浸在以前的記憶里自娛自樂,難以自拔。因此,他們會經(jīng)念叨不絕,以此獲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病態(tài)的懷舊常常會阻礙個體適應環(huán)境,對現(xiàn)實不滿卻無能為力,很難與時代同步。這種心理也有礙于他們自身的進步與發(fā)展,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崇尚傳統(tǒng),反對任何形式的變革。
4.不平衡心理。人在社會上生存,都要有心理歸屬感。退休前,老同志心理的歸屬感不缺失,能夠保持心理情緒的平衡,生理也隨之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而退休后,以前熟悉的環(huán)境突然變換了,心理歸屬感失去,平衡被打破,往往變得固執(zhí)、敏感。心理不平衡具體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5.依賴心理。老同志們革命工作了一輩子,他們相信組織、依靠單位來處理和解決問題,是他們的一貫的做法。當他們邁入老齡階段后,精力、體力明顯下降,對組織和單位的依賴性就更強了,從水電維修、看病就醫(yī),到子女入學、就業(yè)等,林林總總,都希望組織或單位出面予以解決。
6.期盼尊重心理。不少離退休老同志身上曾有過一段光榮的歷史,很多還擔任過領導職務,都希望別人特別是年輕人要尊重他們,服從他們,遇到不同意見就覺得別人是在看不起自己,不尊重自己,容易生氣動怒。由于社會角色發(fā)生變化,孤獨、自卑感的增長,深感自己地位變低,不再被重視。同時,由于機體老化,自我克制能力下降,忍耐力差,又不服輸,遇事往往急躁,愛動肝火。
以上心理問題在老同志之中較為普遍地存在著,在個別老同志身上還較為強烈,一旦這種心理得不到正確疏導和及時應對,將直接影響著他們晚年生活的幸福及家庭社區(qū)的和諧。新時代的離退休工作者要關注老同志的心理健狀況,以行之有效的手段為他們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二、離退休工作應采取的措施
1.重視思想教育,引入心理疏導內容。對待老同志,不能只講感情投資,不講教育引導;只講物資鼓勵,不講精神激勵。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用正確的理論武裝老同志的頭腦,占領老年思想文化陣地。對老同志思想心理上出現(xiàn)的問題,要及早預測,超前研究,把問題想在前頭,把工作做在苗頭,讓思想政治工作體現(xiàn)時代性,富有創(chuàng)造性,更有實效性。在學習形式上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上門送書、登門談心、以考促學等多種形式、多種方法;也可以采取“寓教于樂”的方法,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老年文娛體育活動,這樣既能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又能激發(fā)活力、凝聚人心。在學習教育中,要及時了解老同志的思想狀況,為他們答疑解惑,疏導他們的心理問題,讓他們對組織、對社會、對生活充滿信任和希望??梢韵蚶贤纠首x一些好文章、播放一部好影片、推薦閱讀一些好書,讓“心靈雞湯”慰藉、滋潤老同志的心靈,正確引導他們樂觀做人、豁達做事,為了國家、社會、單位大局奉獻余熱。
2.懷著真情實意,為老同志排憂解難。老同志為國家、為黨的事業(yè)、為人民群眾,付出了時間,付出了汗水,由于自然規(guī)律的原因,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他們的思想,精神,心態(tài),身體各方面都需要一個轉換和適應過程,這就需要離退休工作者從各個方面給予關心和照顧,為他們降壓減負,搞好服務。一是在政治上尊敬老同志。讓他們有尊嚴,有地位,有身份。堅持向老干部定期通報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情況,邀請他們參加單位的重要會議、重大活動,提出意見建議。二是在生活上要給予優(yōu)先保障,優(yōu)先照顧,按時足額發(fā)放退休金和生活補貼,與在職的同志一樣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三是結合本單位實際和老同志生理及心理需要,制定老同志活動計劃,及時向主要領導匯報,爭取領導支持,開展各項文體活動,豐富老同志生活。四是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細節(jié),溫暖老同志。例如和老同志在一起時,多一些問候、多一點溫暖、多了解一些老同志的困難和問題,并積極幫助他們解決難題;總之,我們要用積極的態(tài)度、真實的行動,懷著孝心、愛心、耐心對待老同志,讓他們在政治上有榮譽感、組織上有歸屬感、生活上有幸福感。
3.注意加強引導,樹立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離退休后的老年群體往往缺乏良好的健康心理環(huán)境,多數(shù)老年人的養(yǎng)生觀念消極、陳舊,缺乏積極的生活方式,失落情緒太重,不能正確認識自身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價值。因此離退休工作者要引導老同志正確對待離退休,正確看待自己,以老年期的特點,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建立起適合自身特點的健康生活方式。我們可以給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詢服務,指導他們進行自我心理調節(jié)和自我保??;可以多搞一些健康講座,為老同志普及健康常識;可以為老同志訂閱一些保健類的雜志,讓老同志開闊思路;還可以開展一些“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爭做陽光老人”的主題活動,以達到不斷提高廣大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的目的。
一是引導老同志做好退休前的心理準備。老同志在退休之前了解退休后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變化,可以減少心理失衡的突然性,避免導致嚴重的心理疾病,即使出現(xiàn)心理失衡,也能很迅速調節(jié)起來。
二是引導老同志退休后主動找事做。退休后的老同志仍然要保持學習求知的精神,有一技之長的可以搭建平臺,讓他們發(fā)揮余熱,不愿工作的,可以讓他們?yōu)樽优袚恍┘覄帐?,或者培養(yǎng)自己的愛好,如養(yǎng)花、書法、攝影、繪畫等,這些事情可以讓老年人迅速地找到心理的歸屬感,將精力投入到新的事物中去,減少抑郁、煩悶等不良情緒的發(fā)生。
三是引導老同志擴大交流面。交流是調節(jié)心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排解空虛寂寞的良方,老同志退休后有很多空閑的時間,要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與朋友、同事、親屬積極地進行交流,互通有無,端正心態(tài),找到退休后的快樂。各單位要對有表現(xiàn)突出的老同志要給予表彰,以點帶面,發(fā)揮好先進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形成崇尚健康心理,爭當健康老人的良好風氣。
參考文獻:
[1]辛紅;論做好離退休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1998年04期.
[2]朱國民.淺談如何做好離退休老同志思想工作[J]大慶社會科學;2011年02期.
作者簡介:汪曉天(1969.09—)男。民族:漢。安徽省廬江縣。學歷:研究生。職稱:政工師。研究方向:新聞編輯和人力資源。從事工作:從事離退休工作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