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150例老年慢性病人的長期護理,觀察患者的心理情況,詳細分析其產(chǎn)生抑郁情緒的原因及癥狀,采用不同方法,對其心理進行誘導、談心、撫慰,有效地調(diào)整了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使他們以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來配合疾病的治療和康復過程。
關鍵詞:老年慢性病人;抑郁;心理輔導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zhuǎn)變,人們已日益注重生活質(zhì)量。當老年人長期受到某種因素的困擾時,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應,最常見的是抑郁情緒。近年來,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前往醫(yī)院求診的抑郁癥老人逐漸增多,老人患上抑郁癥的原因有很多種,但以退休后心理失衡、喪偶后悲痛打擊、長期慢性病的折磨排在頭三位。
老年抑郁癥是老年慢性病人的多發(fā)病,同時也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包括軀體、情緒、思想和行為均受到影響。老年抑郁癥是指年齡在55或60歲以上的抑郁癥患者,狹義的也可以是指首次起病年齡在55歲或60歲之上抑郁癥患者,無論是哪一種,都有著諸多老年期特點。在臨床上常見為輕度抑郁,但危害性不容忽視,如不及時診治,會造成生活質(zhì)量下降,增加心身疾?。ㄈ缧哪X血管?。┖湍[瘤的患病風險,甚至還會引發(fā)老人嚴重的自殺傾向。由于患者常會否認心理情緒問題,且主訴多為軀體癥狀,容易漏診。以下情況屬于高危人群:慢性疼痛者;慢性內(nèi)科疾?。ㄈ缣悄虿 ⑿难懿?、胃腸疾?。┗颊?;難以解釋身體癥狀的患者;反復求醫(yī)者。
由于抑郁癥的早期常會被誤以為神經(jīng)衰弱等病,因此在發(fā)病開始的時候,老年人自己或其周圍的人就應抓住發(fā)病的早期癥狀,盡早到心理??圃\治,爭取治愈。抑郁癥的臨床表現(xiàn)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精神方面:性格孤僻,意志消沉,沉默寡言,動作遲緩,不愿活動,步履變小。
二是思維方面:思維內(nèi)容貧乏、遲緩;憂郁悲觀,焦慮不安;緊張、絕望,覺得活著沒意思,因厭世而產(chǎn)生自殺的念頭。
三是情緒方面:終日愁眉苦臉,情緒低落,悲痛、哀傷、有空虛感,覺得做什么都沒興趣,坐臥不安;人際關系冷淡,失去原來的愛好,腦力和體力下降,能力減低。
四是軀體癥狀:周身乏力,沒精打采,耳鳴目眩,肢麻失眠,食欲減退,消化不良;便秘、胸悶、喉緊、胃痛,自疑患有多種疾病,常呻吟嘆氣或大喊大叫等(注:以上癥狀,不一定都完全具備,就是只出現(xiàn)上述某些跡象時,在能排除了其他癥病時,就要考慮患本病的可能)。
老年期抑郁癥,可導致嚴重的保健問題,包括保健費用上升,自殺或疾病死亡率的上升,以及因軀體和認知障礙導致殘疾加重。并且,老年抑郁癥的長期預后變化很大。研究顯示[ 1],隨訪1~3 年,僅有1/ 4~1/ 3 的患者健康良好。70 歲以上的患者預后欠佳,易于復發(fā),這對長期臨床治療提出了挑戰(zhàn)。老年重性抑郁癥既有醫(yī)學因素又有心理社會學因素,兩者共同導致長期療效的脆弱性,尤其是在70歲以上的患者,目前認為藥物治療合并心理治療可能為最佳的保持老年抑郁癥復發(fā)患者健康的長期治療對策。聯(lián)合治療是老年抑郁癥的最佳選擇,并可改善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其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一治療。
防治措施:對老年抑郁癥患者的心理治療主要采取一般性心理治療和支持性心理治療輔以周到細致的生理方面的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要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必要時可采用一些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使患者有安全感,信任感;(2)本病常因受精神刺激或軀體原發(fā)病疼痛誘發(fā),故對病人要多給安慰、勸解、疏導和鼓勵,幫助其解除精神壓力負擔;尤其要設法讓患者發(fā)現(xiàn)并證實自己的才能和優(yōu)勢。首先,要讓老年人認清進入老年期以后生理各方面機能趨于衰退的變化,承認現(xiàn)實并能夠正確對待,泰然處之。生活上熱情照顧,積極治療其原有病癥。(3)老年抑郁癥患者常有自卑、自感無用等負性認知或負性的自我評價。因此,要有針對性的進行醫(yī)療護理干預,啟發(fā)患者經(jīng)?;貞涀约撼晒Φ膸准拢尰颊哂谐删透?,同時建議老人堅持自己的立場。這樣患者會覺察到自己的存在價值、自己的力量、自己對他人的影響,使患者的自尊、自信逐漸恢復。醫(yī)護人員要重視患者的感受,使其能夠感覺到被尊重,從而提升自我價值感;(4)要協(xié)助患者維護自己的權利,樹立自我決定意識,幫助他們做出決定,以減輕其精神負擔;(5)鼓勵患者主動參加文體活動,多聽音樂等;減少臥床時間,多交朋友,常談心互助。在與病友的接觸中,建立相互關懷,建立友誼,從中獲得成就與滿足;在患者周圍營造活躍、友好的氣氛,盡力保持家庭和諧氣氛,家庭成員間要多關心、支持,諒解病人。激發(fā)患者的興趣,幫助患者增強獨立意識、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幫助患者制定一個合理的活動計劃,讓患者將精力投入到活動中,不但可以淡化他們對自身疾病的關注,而且可以增進與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但這些活動不能超出病人的能力,否則易使病人感到灰心失望。(6)鼓勵家屬參與患者的活動,使其能夠正確面對患者的諸多問題,以更好地調(diào)整好家庭的適應能力。(7)服藥的指導:由于需長期服藥,很多病人不能堅持,造成疾病復發(fā),這樣給家庭和病人帶來經(jīng)濟與心理的雙重負擔。故正確輔導病人服藥對慢性病患者亦非常重要。(8)盡早陪同病人到醫(yī)院檢查、診斷、治療。
另外,針對老年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特點,還應采取相應的生活護理,如保證營養(yǎng),保證休息,耐心引導協(xié)助患者保持個人衛(wèi)生,努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興趣,培養(yǎng)患者對生活的信心,以便更好的配合治療。
總之,做好老年抑郁癥患者的心理輔導工作,對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延年益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繼志譯. 去甲替林和人際心理治療作為復發(fā)重性抑郁癥的維持治療59 歲以上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J ] . 美國醫(yī)學會雜志中文版,2000,19(2):66 - 68.
作者簡介:
劉俠(1971~),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