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加快落實,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和整改引起了高度重視。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手段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教學需求,為此,本文以高校鋼琴教學作為出發(fā)點,說明了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的積極意義,分析了我國高校鋼琴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就如何提高鋼琴教學質量給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鋼琴教學;現狀;措施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7)20-0024-02
[收稿日期]2017-08-08
[作者簡介]丁大水(1972—),男,山東德州人,碩士,山東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學院副教授。(濟南250014)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行業(yè)也得到了迅速發(fā)展的契機,越來越多的學生致力于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從而投身到鋼琴領域之中。雖然我國鋼琴教育在改革道路上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就整體而言,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因此,提高教學成效、保證教學質量,繼續(xù)深化創(chuàng)新機制構建,是每一位鋼琴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鋼琴教學概述
鋼琴教學包含兩大類——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為實現預期計劃,讓學生深入了解鋼琴并學會演奏,一套完整、科學的教學體系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基于鋼琴教育的復雜性、特殊性、專業(yè)性,還需要師生不斷完善自身素質水平,特別是任課教師不僅要熟知理論內容,還要讓學生了解鋼琴演奏的要點、難點,如坐姿、神態(tài)、肢體動作等。除此之外,鋼琴教學難度較大,尤其對新生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其音樂情操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通過對學生進行耐心答疑解惑,可以培養(yǎng)學生戒驕戒躁、堅強不屈的學習精神,在音樂長河中體會鋼琴的優(yōu)雅與魅力,最終實現鋼琴技能的掌握。由此可知,良好的鋼琴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盡快形成音樂素養(yǎng),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所在。
二、淺析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的作用
從教師角度來說,教師的職業(yè)任務就是全心全意讓學生掌握鋼琴技能,完善教學體系,使學生能力實現質的飛躍。就高校鋼琴教學現狀分析,鋼琴教學在諸多高校均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導致當前的教學改革實質性不強,成效不盡如人意。時代在變更,社會在發(fā)展,“復合型、綜合型、跨行業(yè)”這三點是今后人才培養(yǎng)體制建立的主要方向。因此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無論是專業(yè)課還是選修課,教學改革的意義和作用都是非凡的,它不僅是未來社會、國家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素質教育的一種體現。
除此之外,教學改革也是高校鋼琴教學良性發(fā)展的重中之重。眾所周知,就教學模式來看高校與中學還是不太相同的,中學通常都以灌輸知識為主,高校一般采取引導式教學法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沒有太多的強制性,但是也并不像常人所說的那樣簡單,一方面要確保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另一方面要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習水平,往往與教師的綜合素質直接相關。對鋼琴教學來講,最好的條件就是“一個老師、一名學生”,或者是一個教師帶少數幾人,然而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藝術生數量與日俱增,教學資源也會越來越緊張,不僅對教師是一種挑戰(zhàn),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從這個角度來看,鋼琴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三、我國高校鋼琴教學現狀
(一)沒有滿足學生的差異性需求
鋼琴教學的專業(yè)性較強,缺乏音樂素質的學生是很難真正掌握這門學科的。隨著擴招的不斷進行,生源的增多,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狀態(tài)。這一點在新生身上反映得更為明顯,上大學之前缺乏系統(tǒng)性訓練,步入大學后才開始接觸鋼琴,這個年齡已經不是學習鋼琴的最佳時機,手指僵硬、動作不靈,整體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多數鋼琴教學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缺乏針對性建議和指導,有些學生有音樂底子,而有些同學是沒有的,最終會影響到鋼琴教學質量。
(二)教材內容有待補充
教材是鋼琴教學的關鍵所在,實際來看,由于傳統(tǒng)模式根深蒂固,使鋼琴教材也大受影響,學生往往會發(fā)現在校內學到的知識與社會需求不符,這樣的學生是無法形成競爭優(yōu)勢的。我國大部分高校在設置教學內容時,偏重于一些浪漫作品和奏鳴曲,如柴可夫斯基、貝多芬、海頓等人的作品較多,缺乏新意,難以符合現代化教學標準。
(三)教學模式有待完善
高校鋼琴教學“問題多”的根源就在于教學模式太過傳統(tǒng),反映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通常重視理論教學和技能教學,但是對理念教學不夠重視,許多學生有能力獨自完成一首曲目,但是根本不知道該作品表達了什么思想、主旨以及作者意圖,整個作品缺乏感情。此外通過調查發(fā)現,多數高校的鋼琴已經呈現老化趨勢,功能越來越弱,是阻礙鋼琴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因素。
(四)對鋼琴教育缺乏正確理解
雖然近年來藝術學科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但是相對理工學科來說,鋼琴教學仍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反映在實際工作上就容易出現以下問題,包括資金匱乏、設備功能不全、師資欠缺等,教學效率不能得到應有的保證。同時,課程安排不合理,實踐課堂少,學生的技能應用水平還有待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專業(yè)素質都是成功亮相的關鍵因素,而且也關系到畢業(yè)后的從業(yè)、工作等問題,因此,鋼琴教育的著力點應該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上,而不是單一的知識、技能教學。
四、加強高校鋼琴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對鋼琴教學的重視
態(tài)度決定一切,重視鋼琴教學才能在相關規(guī)則和措施上予以完善。在實際教學中,要求加強資金投入,更新教學器材,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擁有屬于自己的鋼琴,只有在物質方面做出保障,“上層建筑”才能得以體現。此外,鋼琴教學中還要確保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減少校外噪音,增設隔音設施,讓學生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陶冶自己的性情,提升音樂素養(yǎng),這樣才能真正掌握鋼琴技能,領悟藝術真諦。
(二)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改進
其一,彈唱結合教學法的應用。彈唱結合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一邊演奏一邊唱歌,這種方式更能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知和賞析?,F如今教學創(chuàng)新是大勢所趨,傳統(tǒng)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學生的具體需求,而彈唱結合教學法是通過學生的五官、大腦、肢體協(xié)作完成的,長此以往不僅學生的演奏能力越來越強,而且還提高了自己的唱歌水平,是提高鋼琴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其二,小班教學法的應用。小班教育手段通過以學生的受教程度來執(zhí)行教學工作,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學生與教師就針對性問題進行有效探討,是一種全方位提高鋼琴教學水平的方法。小班教學法要求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情況,然后再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其教學成效意義非凡。比如能力強的學生掌握了探究作品、深入藝術的能力,能力一般的學生也逐漸學會了難度較高的鋼琴技能,那些先天條件較差的學生在教師循循善誘、耐心輔導的幫助下,也逐漸克服了自身困難,化“膽怯”為“膽量”,加強了師生情感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成效。此外,高校鋼琴教學更應該提倡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是教學主體,教師負責引導、指示,小班教學法就是人性化的一種表現,促進了師生之間良好的溝通與交流。
其三,還可以將鈴木教學法應用于鋼琴教學之中。鈴木教學法看重樂器的作用,認為樂器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關鍵所在,能夠讓學生的最大價值開發(fā)出來。該內容不僅是學生提高鋼琴水平的理論基礎,也是完善學生品質的有效途徑。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識譜能力
識譜教學是鋼琴教學的基礎,它關乎到學生對鋼琴技能的把握、演奏能力等重要環(huán)節(jié)?,F如今鋼琴教學存在這樣一種現象,面對新作品時學生能夠彈準音符,卻對分句、節(jié)奏、指法等了解得不夠細致,部分學生還缺乏對升降符號的辨析能力,識譜水平較低,作品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在識譜教學中,首要問題就是辨音。辨音的正確流程應該是找音、找線、調號、譜號、記錄音區(qū)等,這些環(huán)節(jié)都是正確認識音符的基礎,然后演奏作品時判斷音色是高還是低。其次就是辨別節(jié)奏。在鋼琴教學中,如果學生掌握了節(jié)奏和音高,也就意味著掌握了作品的旋律。節(jié)奏其實就是作品的框架,可見熟悉節(jié)奏變化是學習鋼琴的必經之路。在一首曲目當中,音符長短不一、動靜結合是主要的節(jié)奏形式?!皠印蹦軌蜃尅办o”的作用更加明顯,而“靜”的存在,又是“動”瞬間爆發(fā)的根源。通過對動與靜節(jié)奏變化的掌握,學生將逐漸意識到休止符的功能,從而提高個人識譜能力。
(四)加強現代化技術利用
傳統(tǒng)教學通常以理論傳授、識譜、實踐的方式進行,這種方式得以沿用至今自有其優(yōu)勢,但是我們正處于高科技時代,信息技術是引領各行各業(yè)發(fā)展的動力,高校鋼琴教學為了與時俱進更要與信息技術接軌。比如多媒體教學就具有繪聲繪色、圖文并茂的教學特點,這種方式深受師生的喜愛,是傳統(tǒng)教學所不具備的。眾所周知,音樂教學的評價工作中有一項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作品賞析,它是學生深入作品、了解作品、展現作品的重中之重。美中不足的就是作品賞析對教材資源的需求較大,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應用,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可以十分容易地獲取教學資源。在具體教學中,任課教師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和學生學習情況,成立一個校內專有的鋼琴曲目資源庫,教師可以利用本班電腦下載教學所需的經典作品予以展示。學生也可以在移動設備上直接觀看或是下載,讓鋼琴教學從此告別“白紙黑字”,真正展開信息化教學建設。并且當代大學生對網絡依賴性很強,從這一點來看更有利于他們養(yǎng)成自我學習的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我國高校鋼琴教育進行探討,分析了鋼琴教學的本質、作用、現狀,并就如何提高高校鋼琴教學質量給出幾點建議。鋼琴教學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就當前教育環(huán)境來看,仍然需要高校教育人士給予足夠重視,改善教學環(huán)境,完善教學體系,讓學生學會鋼琴、了解藝術。
[參 考 文 獻]
[1]趙蕾.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J].北方音樂,2015(23).
[2] 李瑋.新世紀以來我國高校鋼琴教學理論的對外借鑒[J].音樂時空,2015(21).
[3] 李姍姍.論高校鋼琴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J].時代文學月刊,2015(05).
[4] 梁仲暉.高校鋼琴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的構建[J].青春歲月,2015(19).
[5] 李晶.論當前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建構[J].大眾文藝,2015(06).
(責任編輯:郝愛君)當代音樂·2017年第20期伍聰:曲式與作品分析教學模式探究當代音樂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