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北京滿族正紅旗人,是我國現(xiàn)代小說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1966年,由于在文化大革命運動中受到惡毒攻擊和迫害,老舍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1968年,老舍被提名獲諾貝爾文學獎,但由于該獎一般不頒給已故之人,在瑞典文學院確認老舍己經(jīng)去世之后,重新進行評選,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范”。為紀念老舍,北京市文聯(lián)和老舍文藝基金會于1999年創(chuàng)立了老舍文學獎。
本期“經(jīng)典小說年選”選登的是老舍的諷刺小說《抱孫》。《抱孫》圍繞一個家庭中第三代子孫剛出生又死去的前前后后,描述了一個封建的老祖母,一心想抱孫子,在兒媳難產(chǎn)時不肯接受剖腹產(chǎn),而在孩子生下來之后堅持不住院,要回家“洗三”慶祝,由此導致了她的媳婦和孫子不幸死亡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