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飛艷,云丹,王畢妮,邵玉宇,張富新
(陜西師范大學 食品工程與營養(yǎng)科學學院,陜西 西安,710119)
加工方式對羊乳表皮生長因子(EGF)濃度的影響
雷飛艷,云丹,王畢妮,邵玉宇,張富新*
(陜西師范大學 食品工程與營養(yǎng)科學學院,陜西 西安,710119)
研究加工方式對羊乳中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濃度的影響。其中主要通過均質(zhì)、殺菌條件、攪拌、乳酸菌發(fā)酵以及貯存條件對乳中EGF濃度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表明,均質(zhì)過程對羊乳中EGF濃度幾乎無影響(P>0.05);隨著攪拌時間的逐漸延長,低速時使EGF濃度先增加后減少,高速時使EGF濃度漸漸減少;羊乳在高溫短時巴氏殺菌(75 ℃/15 s,85 ℃/10 s)時其中的EGF濃度較為穩(wěn)定,保留率達到90 %以上,而在低溫長時巴氏殺菌(63 ℃/30 min)和超高溫瞬時殺菌(137 ℃/2 s)EGF濃度顯著降低;隨著發(fā)酵時間的延長,乳中EGF濃度逐漸降低,在冷藏過程中EGF濃度無顯著性變化;隨著貯存時間的逐漸延長,EGF在強化生鮮羊乳和全脂羊奶粉中都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
羊乳;酶聯(lián)免疫;表皮生長因子;加工方式
羊乳被譽為“乳中之王”,其中富含有蛋白質(zhì)、礦物質(zhì)、維生素、脂肪、膽固醇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zhì)[1-2]。羊乳營養(yǎng)價值高,具有潤心肺、利大腸、補腎益精、滋陰養(yǎng)胃、治消渴、食療的功能,在西方國家被作為療效食品[3]。除此之外,羊乳中還有一定量的EGF,EGF對于后代的生長發(fā)育具有重要的作用,EGF不僅可以刺激多種細胞的增殖,主要是表皮細胞、內(nèi)皮細胞,可用于眼角膜的損傷、燒燙傷及手術(shù)等創(chuàng)面的修復和愈合,而且對于美容養(yǎng)顏具有很大的功效。目前,有關(guān)乳中的EGF研究報道很少,尤其是羊乳中更是研究甚少。因此,本文較為系統(tǒng)地研究加工方式均質(zhì)、攪拌、殺菌條件、發(fā)酵及貯存對于羊乳中EGF濃度的影響。以便為在加工方式中保護羊乳中EGF奠定基礎(chǔ)。
1.1 材料
羊乳,來自于陜西省楊凌和富平縣奶山羊羊場;試劑盒(山羊表皮生長因子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來自美國R&D公司;EGF標準品,美國R&D 公司。
1.2 主要儀器
MDF-U5411型低溫冰箱,日本三洋電機有限公司;智能生化培養(yǎng)箱,寧波海曙賽福實驗儀器有限廠;TGL-16B型高速冷凍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Multiskan Go型全波長酶標儀,美國熱電公司;LDZX-50KBS型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上海申安醫(yī)療器械廠;JJ-006/60均質(zhì)機,廊坊通用機械有限公司;XMTD型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上海福瑪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
1.3 實驗方法
1.3.1 均質(zhì)對EGF濃度的影響
取200 mL奶樣,在室溫條件下,均質(zhì)壓力分別為0、10、20、30、40、50 MPa,均質(zhì)10 min后測定均質(zhì)前后羊奶中EGF濃度變化。
1.3.2 攪拌對EGF濃度的影響
量取50 mL乳樣于100 mL的燒杯中,在室溫環(huán)境下,分別在低速800 r/min和高速3 500 r/min兩個不同轉(zhuǎn)速下攪拌5、10、15、20 min,以未攪拌處理乳樣作為空白對照,測定其EGF含量。
1.3.3 殺菌方式對EGF濃度的影響
將乳樣分別加到毛細管中,加熱將毛細管兩端封口,放到油浴中后分別在63 ℃/30 min(巴氏長時殺菌)、75 ℃/15 s(巴氏短時殺菌)、85 ℃/10 s(巴氏短時殺菌)、137 ℃/2 s(超高溫瞬時殺菌)加熱后,立即取出毛細管并置于冷水浴中冷卻,以未殺菌處理乳樣作為空白對照,測定其EGF含量。
1.3.4 發(fā)酵對EGF濃度的影響
(1) 粗提物EGF的制備:將乳樣在6 000 g、4 ℃離心8 min,倒掉上層乳脂肪和下層酪蛋白沉淀,收集中層乳清,置于玻璃平板上,用報紙封口,并放在-40 ℃冰箱中冷凍12 h,然后進行冷凍干燥24 h,得到粗提物。
(2) 發(fā)酵劑的活化:將24 g的脫脂羊奶粉置于176 mL的水中,制成12%的羊乳脫脂復原乳,然后在121 ℃滅菌20 min,迅速冷卻至43 ℃,然后加2%的發(fā)酵劑,混勻后在置于43 ℃培養(yǎng)箱4 h,得活化的發(fā)酵劑。
(3) 羊乳的發(fā)酵:將EGF的粗取物按照10%比例添加至鮮羊乳中,然后在80 ℃條件下滅菌20 min,冷卻至43 ℃,再按照體積分數(shù)2%的比例添加已活化了的發(fā)酵劑,置于43 ℃培養(yǎng)箱中發(fā)酵至凝固狀態(tài),然后在5 ℃條件下貯存24 h進行后發(fā)酵,最后置于4 ℃的冰箱中保存。分別測定原料乳、發(fā)酵后,后發(fā)酵4、8、12、16、20 d時EGF濃度,然后計算出EGF的活性保留率。
1.3.5 貯存對EGF濃度的影響
(1)將粗提取的EGF加至滅菌的羊乳中(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混勻得到EGF強化羊乳,4 ℃條件下貯存12 d,然后分別在第0、4、8、12 d測定乳中EGF濃度。
(2)將粗提取的EGF加至全脂羊奶粉中(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混勻得到EGF強化全脂羊奶粉,25 ℃條件下貯存4周,然后分別在第1、2、3、4周測定其中EGF濃度。
1.3.6 EGF濃度的測定
(1)樣品處理
按照OSLISLO[3]的方法處理并稍加改進。乳樣解凍后,吸取0.5 mL羊乳置于2 mL離心管中,接著在3 000 g下離心15 min,去除上層脂肪和下層沉淀,取中間乳清部分,用ELISA試劑盒測定EGF濃度。
(2)EGF濃度的檢測
EGF濃度采用酶聯(lián)免疫(ELISA)試劑盒測定。將EGF試劑盒在室溫(20 ℃)平衡20 min,取出其中的板條。取10 μL處理后的樣品加入板條反應孔中,接著加樣品稀釋液40 μL,隨后加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的檢測抗體50 μL,用封板膜封住反應孔后,在37 ℃保溫60 min。棄去反應孔中液體,在濾紙上拍干,加入預先稀釋好的洗滌液350 μL,放置1 min,棄去洗滌液,拍干,如此操作重復5次。在洗滌后的反應孔中加入A、B底物各50 μL,37 ℃保溫15 min后在反應孔中加入終止液50 μL,15 min內(nèi)在波長450 nm處測定各孔的吸光度值。每個樣品做3次平行。
(3)標準曲線繪制
用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方法檢測不同濃度EGF標準品的吸光度,然后以標準品濃度為橫坐標(X),對應吸光度值為縱坐標(Y),繪制EGF標準曲線。計算線性回歸方程,按回歸方程計算各樣品EGF濃度。計算線性回歸方程,按照線性回歸方程計算不同樣品中的EGF濃度。線性回歸方程為y=0.001 87x+0.081 8,R2=0.999 13。
(4) 數(shù)據(jù)分析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DPS統(tǒng)計分析軟件處理,Duncan新復極差法進行顯著性檢驗。
2.1 均質(zhì)對EGF濃度的影響
取200 mL奶樣,在室溫條件下,均質(zhì)壓力分別為0、10、20、30、40、50 MPa,均質(zhì)10 min后測定均質(zhì)前后羊奶中EGF濃度變化。結(jié)果見圖1和表1。
圖1 均質(zhì)壓力對羊乳巾EGF濃的影響Fig.1 Effects of homogenaging pressure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EGF in goat milk
從圖1和表1可以看出,均質(zhì)前, EGF的濃度為(50.73±1.01)ng/mL,在均質(zhì)壓力為0、10、20、30、40、50 MPa均質(zhì)時的保留率分別為91.19%、94.74%、92.80%、95.58%、97.90%,其保留率均在90%以上,因此均質(zhì)壓力對EGF的濃度無顯著性影響(P>0.05),說明羊乳中的EGF對均質(zhì)壓力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
在乳制品加工中均質(zhì)是很常用的一種處理方式,它可使乳中脂肪粒變小,從而提高乳的穩(wěn)定性。一方面,均質(zhì)可以使乳脂肪球膜上的EGF脫離,從而使EGF濃度升高,同時影響著蛋白質(zhì)的分子結(jié)構(gòu),破壞了維持蛋白質(zhì)的非共價鍵和疏水作用,從而使得蛋白質(zhì)發(fā)生變性。另一方面,EGF是蛋白質(zhì),主要由非共價鍵維持著其活性中心,這種非共價鍵在壓力條件下表現(xiàn)的比較敏感,均質(zhì)過程中使得其中的離子鍵和疏水作用被破壞,從而使得蛋白質(zhì)分子內(nèi)及分子間產(chǎn)生更多的氫鍵,使蛋白質(zhì)球狀結(jié)構(gòu)內(nèi)部氨基酸側(cè)鏈外露[4],使活性中心結(jié)構(gòu)發(fā)生改變,從而使得EGF的活性降低[5]。此外,在均質(zhì)壓力下,乳的流速逐漸增大,并且伴隨著撞擊、空穴等作用,使得EGF的構(gòu)象和活性中心發(fā)生改變,從而使其中的生物活性失去或鈍化;加上均質(zhì)過程中由于較高的流體速度引起的摩擦使乳溫度上升[6],這些都會引起EGF變性,從而使EGF活性降低。
表1 均質(zhì)壓力對羊乳EGF濃的影響
2.2 攪拌對EGF濃度的影響
取50 mL奶樣于100 mL的燒杯中,在室溫條件下,分別在低速800 r/min和高速3 500 r/min兩個不同轉(zhuǎn)速下攪拌5、10、15、20 min,測定其EGF濃度。結(jié)果見圖2。
圖2 攪拌對羊乳中EGF濃度的影響Fig.2 Effect of agitation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EGF in goat mild
由圖2可以看出,攪拌對EGF濃度有所影響。在較低速度800 r/min下攪拌時,隨著攪拌時間的逐漸延長,EGF的濃度呈現(xiàn)的趨勢是先增加后減少。尤其是在5 min時,EGF濃度達到最大,由剛開始的(50.73±1.01) ng/mL上升到(55.63±1.05) ng/mL,與原料乳樣的EGF濃度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從5 min以后,隨攪拌時間的延長,羊乳中EGF濃度呈現(xiàn)逐漸降低趨勢。在較高速度3 500 r/min下攪拌時,隨著攪拌時間的延長,EGF濃度呈現(xiàn)的趨勢是逐漸減小。從圖中可以看出,高速攪拌比低速攪拌時EGF濃度下降速度更快,因此可以說明,高速攪拌比低速攪拌對乳中EGF濃度影響更大。
乳腺細胞合成并且分泌EGF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合成為乳脂肪膜結(jié)合性的EGF,且低速短時地進行攪拌會使乳中EGF活性被激活,由于攪拌可能會影響脂肪球膜和EGF的物理狀態(tài),在攪拌速度很低的情況下,脂肪球膜與EGF會發(fā)生分離,從而使更多的EGF被釋放出來。但是如果進行長時間的攪拌或者過快攪拌時,這樣會導致乳溫升高[7],從而EGF的結(jié)構(gòu)會被破壞[8],李建華[9]通過研究護膚品配方對EGF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溫度升高會使EGF的的活性降低。
2.3 殺菌方式對EGF濃度的影響
將預處理后的奶樣加入毛細管中,在酒精燈上加熱并將兩端封口,置于油浴中分別在63℃/30 min(巴氏長時殺菌)、75℃/15 s(巴氏短時殺菌)、85℃/10 s(巴氏短時殺菌)、137℃/2 s(超高溫瞬時殺菌)加熱后,取出毛細管并立即置于冰浴中冷卻,測定EGF濃度并計算其活性保留率。結(jié)果見圖3和表2。
圖3 殺菌條件對羊乳中EGF濃度的影響Fig.3 Effect of sterilintion condition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EGF in goat milk
表2 殺菌條件對羊乳中EGF濃度的影響
由圖3和表2可以看出,殺菌條件對EGF濃度有所影響。從中可以看出,EGF的保留率均在90%以上,表明巴氏短時殺菌對EGF濃度無顯著性影響(P>0.05);在巴氏長時殺菌和超高溫短時殺菌時, EGF保留率顯著低于巴氏短時殺菌(P<0.05)。由此可以說明巴氏短時殺菌可以更大限度保留乳中的EGF,而巴氏長時殺菌和高溫短時殺菌可能會引起EGF結(jié)構(gòu)發(fā)生相應的改變,從而使EGF部分失活。
YAGI[10]等對鮮牛乳進行巴氏殺菌后檢測出其中的EGF損失率達到了50%左右;關(guān)榮發(fā)[11]等對乳進行熱處理研究其對EGF的影響,發(fā)現(xiàn)原料乳中的EGF濃度達到最高,其次是巴氏殺菌乳、(超高溫瞬時滅菌)UHT乳、國外嬰幼兒配方奶粉,由此可以說明熱處理對乳中EGF濃度有一定的影響。
2.4 發(fā)酵對EGF濃度的影響
通過由羊乳制備的酸羊奶,分別測定羊乳發(fā)酵前、發(fā)酵后,后發(fā)酵4、8、12、16、20 d時乳中EGF濃度變化,然后計算出乳中EGF的保留率。結(jié)果見圖4。
圖4 發(fā)酵對羊乳中EGF濃度的影響Fig.4 Effect of fermentation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EGF in goat mild
從圖4可以看出,發(fā)酵對EGF活性影響比較大。隨著發(fā)酵時間的延長,EGF的濃度和保留率下降趨勢比較大。發(fā)酵后乳中的EGF的保留率是64.80%,減少了接近35%;從剛開始發(fā)酵到冷藏8 d這段時間內(nèi),EGF的保留率達到顯著性降低(P<0.05),從冷藏第8 d到冷藏第20 d的這段時間,羊乳中EGF濃度表現(xiàn)出無顯著性差異(P>0.05),尤其是冷藏第20 d時EGF的保留率為34.80%,減少了接近65%。因此可以總結(jié)出,發(fā)酵期間和冷藏初期時EGF濃度下降比較快,但在冷藏4 d后乳中EGF的濃度是比較穩(wěn)定的。
羊乳在發(fā)酵過程中pH值會有相應的改變,一方面,EGF可以作為乳酸菌生長繁殖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氮源而被利用,使得乳酸菌能夠繼續(xù)生長,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乳酸菌生長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的某些代謝產(chǎn)物(如蛋白酶)可以導致EGF發(fā)生分解,因此發(fā)酵乳中EGF含量會相應的降低[12-13]。
2.5 貯存條件對EGF濃度的影響
用粗提取的EGF分別制備強化生鮮羊乳和強化全脂羊奶粉,測定其在貯存期間EGF濃度變化,結(jié)果見圖5和圖6。
圖5 EGF強化鮮羊乳的貯藏穩(wěn)定性Fig.5 The stability of EGF enhanced raw goat milk during storage(注:貯存條件為4℃)
圖6 EGF強化全脂羊奶粉的貯存穩(wěn)定性Fig.6 The stability of EGF enhanced whole goats' milk powder during storage(注:貯存條件為25℃)
由圖5和圖6可以看出,隨著貯存時間的延長,EGF強化生鮮羊乳和強化全脂羊奶粉都比較穩(wěn)定。KANG[14]等在研究IGF-1強化生鮮牛乳和強化全脂牛奶粉的貯存穩(wěn)定性時,發(fā)現(xiàn)IGF-1在整個貯存期間都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顯然,EGF和IGF-1都是小分子多肽,在貯存期間其結(jié)構(gòu)基本不會發(fā)生改變,具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
研究加工方式對羊乳中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濃度的影響。其中主要通過均質(zhì)、殺菌條件、攪拌、發(fā)酵和貯存條件對乳中EGF濃度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表明,均質(zhì)過程對羊乳中EGF濃度幾乎無影響(P>0.05);隨著攪拌時間的延長,低速時使EGF濃度先增加后減少,高速時使EGF濃度漸漸減少;羊乳在高溫短時巴氏殺菌(75 ℃/15 s,85 ℃/10 s)時其中的EGF濃度較為穩(wěn)定,保留率達到90 %以上,而在低溫長時巴氏殺菌(63 ℃/30 min)和超高溫瞬時殺菌(137 ℃/2 s)EGF濃度顯著降低;隨著發(fā)酵時間的延長,乳中EGF濃度逐漸降低,在冷藏過程中EGF濃度無顯著性變化;隨著貯存時間的逐漸延長,EGF在強化鮮羊乳和全脂羊奶粉中都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
[1] 劉洪波, 施兆紅. 山羊奶——現(xiàn)代人類健康的營養(yǎng)佳品[J]. 中國畜牧雜志, 2005, 41(11): 52-53.
[2] 李瑩, 周劍忠, 努爾古麗. 熱合曼, 等. 山羊酸奶加工工藝研究[J]. 乳業(yè)科學與技術(shù), 2008, 31(3): 104-106.
[3] 陳偉,蔣明, 沈濤, 等 羊奶的營養(yǎng)價值及我國羊奶產(chǎn)業(yè)發(fā)展存在的問題[J]. 中國乳業(yè), 2009(12):46-47.
[4] 蔣明. 用生物信息學方法研究金屬離子在蛋白質(zhì)折疊中的作用[D].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 2003.
[5] 王苑, 朱學伸, 周光宏,等. 高壓處理對肌原纖維和大豆分離蛋白混合凝膠特性的影響[J]. 江西農(nóng)業(yè)學報, 2007, 19(5):105-108.
[6] PEREDA, 蘭心怡(摘譯), 卜登攀(校). 超高壓力均質(zhì)牛奶中的熱損害評價[J]. 中國畜牧獸醫(yī), 2009(10):170-170.
[7] MIZUSHIMA Y, TAKAGI Y, HIGAKI M, et al. Fine Inorganic particles having drug included therein. Method for prepartion thereof an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comprising fine inorganic particles having drug included therein: US, EP1398025[P]. 2004.
[8] 石占霞. Notch受體的配體Delta-like1蛋白表達、純化及其性能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學, 2008.
[9] 李建華. 護膚品配方中各因素對EGF生物活性的影響[J]. 日用化學品科學, 2011, 34(11):26-29.
[10] YAGI H, SUZUKI S, NOJI T, et al.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in cow's milk and milk formulas[J].Acta Paediatrica, 1986, 75(2): 233-235.
[11] 關(guān)榮發(fā), 葉興乾, 徐貴華, 等. 乳品加工中熱處理對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和表皮生長因子的影響[C]. 第二屆中國浙江學術(shù)節(jié)—食品安全監(jiān)管與法制建設(shè)國際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食品研究生論壇, 2005:449-451.
[12] JAEGER K E,RANSAC S, DIJKSTRA B W, et al.Bacterial lipases[J].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 1994, 15(1): 29-63.
[13] 柯世省. 工程菌LacUV5par8egf產(chǎn)hEGF發(fā)酵方法的比較[J]. 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 2001, 18(3):209-212.
[14] 姚學勤. 甘油去阻遏表型巴斯德畢赤酵母(PichiaPastoris)的構(gòu)建及其初步研究[D]. 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 2009.
The effect of processing methods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EGF in goats'milk
LEI Fei-yan, YUN Dan, WANG Bi-ni, SHAO Yu-yu, ZHANG Fu-xin*
(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 and Nutritional Scienc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19, China)
The effect of processing methods on goat milk EGF concentration, including homogeneous ,stirring, sterilization, fermentation by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storage condition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omogeneous had no effect on goat milk EGF concentration; EGF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by low-speed string, if stirring at high speed, goat milk EGF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gradually. High-temperature short-time pasteurization (75℃/15 s and 85℃/10 s) had little effect on EGF concentration in goat milk, retention rate reached more than 90%; but low-temperature, long-time pasteurization (63℃/30 min) and ultra-high temperature sterilization (137℃/2 s) significantly reduced goat milk EGF concentration. Fermentation process influenced goat milk EGF concentrations and caused its decreased rapidly with the fermentation time. EGF concentration had little change during refrigerated storage and are very stable in EGF enhance goat milk and EGF enhance whole goat milk powder.
goat milk; enzyme linked immunosorhent assay(ELISA);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processing methods
10.13995/j.cnki.11-1802/ts.201703033
碩士研究生(張富新教授為通訊作者,E-mail: fuxinzh@snnu.edu.cn)。
陜西省重大科技成果轉(zhuǎn)化引導專項(2016KTCG01-12);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GK201603097);陜西省農(nóng)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攻關(guān)項目(2016NY-207);陜西省農(nóng)業(yè)科技攻關(guān)項目(2012K02-06)
2016-07-13,改回日期:2016-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