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念波
(西安商貿旅游技師學院旅游系 陜西西安 710068)
摘 要:中職院校技能大賽是強化學生專業(yè)知識,增強學生專業(yè)技能及應變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本文秉著以賽促教的宗旨,以技能大賽為切入點,結合平時教學和導游證口試,總結出導游詞創(chuàng)作的要點。
關鍵詞:技能大賽 導游證口試 導游詞創(chuàng)作
自舉辦中職院校技能大賽以來,筆者先后多次承擔導游模擬項目參賽選手的訓練指導工作,也多次觀摩比賽,發(fā)現(xiàn)學生講解的導游詞原創(chuàng)度不夠,缺乏知識的消化、理解、吸收,導游詞生成、創(chuàng)作、潤色的完整程序,嚴重影響了現(xiàn)場講解效果。[1]
一、中職院校學生導游詞創(chuàng)作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重視程度嚴重不足
導游詞創(chuàng)作本身是一項要求比較高的工作,中職學生由于其本身所限,對導游詞創(chuàng)作有抵觸情緒,特別是一些寫作能力較差的同學,常到課本、相關書籍、網上摘抄,或一字不變,或少許變更,敷衍了事。
2.學校重視程度不夠
導游詞創(chuàng)作、修改是一項基礎工作,費時費力費工卻很容易被剽竊,很多院校不愿意進行投入。創(chuàng)作者與修改者的知識功底、語言能力、思維習慣、表達方式等都會影響到時間的長短,而一個教師的創(chuàng)作靈感、能力、精力是有限的,故非集體性的協(xié)作不可。
3.對大賽導游詞特點認知不清
大賽導游詞的特點如下:
(1)講解現(xiàn)場感弱
導游帶團時,講解與景物是可以完全銜接的,氣氛更輕松活躍。技能大賽中的選手,景點的現(xiàn)場景物都是假設的。全靠導游詞美感度、講解的生動流暢度、表情靈活度、儀容儀表美觀度來打動評委;現(xiàn)場的氛圍、選手的心理壓力也不可相提并論,對導游詞創(chuàng)作要求更為嚴格。
(2)導游詞的嚴謹專業(yè)
技能大賽和口試考試的評委都是行業(yè)的專家,他們對景點了如指掌,對選手的表達能力、表演能力、知識功底、技能技巧等都是爛熟于胸,對導游詞的原創(chuàng)程度、新穎與否更是打眼便知。因此,對導游詞的專業(yè)性的要求近乎嚴苛。[2]
(3)導游詞講解的表演性
導游大賽和導游證口試的講解,有明顯的表演成分,如要有抒情、朗誦的成分。表現(xiàn)沉郁、失望的地方,語氣要沉重;而體現(xiàn)激動、熱烈、憤慨、駁斥和緊張等時語速要快捷。因此在創(chuàng)作導游詞時候,要注意抒情語句的使用。
(4)師生條件的局限性
師生本人對景點的熟悉程度、寫作能力、表達能力、語言方式、知識功底等都會影響到對導游詞的創(chuàng)作。教師由于長期從事教學,缺乏實踐機會,對導游一線工作了解有限,對新知識新技能的接觸落后于行業(yè),學生則更是欠缺機會,直接影響了師生的創(chuàng)作原動力和能力。
二、提高導游詞創(chuàng)作質量的途徑
1.政策扶持,奠定基礎
(1)成立導游詞創(chuàng)作小組。
由學校牽頭,成立導游詞創(chuàng)作小組,并聘請行業(yè)專家,對大賽導游詞的創(chuàng)作進行精心指導。制定相關的政策,對參與的教師進行鼓勵。通過共同的交流指導,對學生學習、教師教學都能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2)鼓勵教師創(chuàng)新
教師本身的經驗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學校可以制定政策鼓勵廣大師生進行創(chuàng)新,達到一個百花齊放的效果,如將每一年創(chuàng)新的導游詞編印成校本教材,達到一定數(shù)量的教師可以按照教學成果對待,提高師生的積極性。
(3)鼓勵搜集整理優(yōu)秀導游詞
歷屆學生和參賽選手的導游詞中均有許多亮點,這些亮點也許只是某一個點或者環(huán)節(jié)的閃光,教師通過教學、指導學生、觀摩比賽等方式可以獲得這些寶貴的資料,并刻意收集整理,借鑒和學習,集小河而成江海,成為創(chuàng)作創(chuàng)新的源泉。[3]
2.重視開頭和結尾
新穎而有文化內涵的開頭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而讓人回味無窮的結尾可以為講解增色添彩。具體到每一個景點如何創(chuàng)新,則需要結合具體的內容來分析;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可以旁征博引,可以借用名言佳句,也可以用具有美感的語言等。如在講解大雁塔時,開頭可以這樣講:
各位親愛的評委、老師、同學們:偉大的佛陀曾說,五百年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今天新朋舊友,濟濟一堂,展示導游風采,同迎盛會,共享機緣,學習提高,不知這是多少世的修行?今天請大家隨我去參觀馳名中外的大雁塔,去聆聽佛音,感悟歷史,賞古都西安的千年巨變,讓雁塔伴我們夢回大唐。
如此,將大雁塔的講解與比賽、開頭結合起來,巧妙自然,又能增加文化層次,比平鋪直敘的效果要好得多。
3.增強文化內涵
優(yōu)秀的導游詞,不但要講透景觀,更要突顯景區(qū)的神韻,所以大賽和口試的導游詞必須緊緊圍繞文化內涵這一主題創(chuàng)作。要增強文化內涵就要做到由表及里,所謂的表就是景物本身,所謂里就是景物背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首先,導游詞要有豐富的內容,知識上要旁征博引、融會貫通、引人人勝;其次,素材要與景物有直接或內含的聯(lián)系,不能含糊其辭,更不能牽強附會;第三,素材要真實可靠,切忌弄虛作假。
第四,景物背后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要突顯。在相關的景物講完之后,應該對其背后的歷史文化作一個總結,把景物和歷史用文化這條線串聯(lián)起來,達到景、物、文、史融合。比如講《打馬球圖》,講完表之后,一定要在唐朝繁榮昌盛的經濟、輝煌燦爛的文化、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蓬勃向上的精神分風貌這一文化底蘊這里歸總,才能凸顯出《打馬球圖》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時代風貌。
要想創(chuàng)作出高水平的導游詞,必須具備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要求創(chuàng)作者在平時要努力學習各門類文化知識,博覽群書,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本地及鄰近省、市、地區(qū)的旅游景點、風土人情、歷史典故、民間傳說等了如指掌,才能使導游詞創(chuàng)作的品位層次大大提高。[4]
4.重點講深講透
大賽和口試考試都受時間的限制,因此創(chuàng)作導游詞的時候,應選取景區(qū)的精華部分作為重點突出介紹,可以有一個或者幾個重點,避免面面俱到蜻蜓點水式的講解。同時盡量避免大篇幅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這樣會顯得太虛無縹緲,淡化了評委們的感性認識。
5.使用恰當導游方法
導游方法和技巧是導游講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導游詞創(chuàng)作必須講究導游講解的方式、方法。導游方法很多,常用的如概述法、突出重點法、虛實結合法、精選名句點綴法、觸景生情法、類比法、問答法、制造懸念法等。導游詞創(chuàng)作人員必須熟知這些方法,并能靈活運用。在創(chuàng)作中綜合使用各種方法,結合游覽活動的內容設計故事情節(jié),解疑釋惑,制造意境,觸景生情,努力將旅游者導入最佳的旅游審美意境。
6.結構完整,修辭規(guī)范
導游詞的結構首先應該是完整的,基本構架應包含問候語、介紹詞、結束語。講解結構或以游覽順序、或以事件的發(fā)展、或以事件邏輯為序,內容層次是符合邏輯的,邏輯混亂、過渡生硬的導游詞既難記,講解效果也差。
優(yōu)秀導游詞離不開修辭手法的靈活運用。導游詞的語言必須是規(guī)范的,文字必須是準確的,修辭必須是嚴謹?shù)?。在此基礎上用詞要靈活多變,語言要生動形象;恰當?shù)剡\用比喻、比擬、夸張、象征等多種修辭手法,使靜止的景觀深化為生動鮮活的畫面,揭示出事物的內涵。
7.注重口語化
在導游創(chuàng)作中要注意多用日常用語和淺顯易懂的書面語詞匯,要避免難懂的書面語詞匯和音節(jié)拗口的詞匯,多用短句,講起來順口,聽起來也通俗易懂。
8.重視品位
導游直接或間接地傳播著一個國家、地區(qū)文化,是傳播文化的重要渠道。所以,導游詞必須注意提高品位,要弘揚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自覺抵制低俗的內容,同時要注意各地區(qū)文化差異,避免弄巧成拙,對中職學生來說,無論是大賽、考試還是平常講解,無不如是。
參考文獻
[1] 郭赤嬰.導游服務技能[M]:中國旅游出版社.2004
[2] 黃進.鄒萍.現(xiàn)場導游[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3]全國導游人員考試教材編寫組編.導游業(yè)務.旅游教育出版社,2016,5(3).
[4]田連波著.旅游審美學.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