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音樂教育公共課對于提高大學生音樂素養(yǎng)、強化美育意義重大。針對大學生音樂教育公共課的教學過程、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境三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一體化”教育,促進大學生音樂教育公共課效果的提高。
【關鍵詞】大學生 音樂教育公共課 “一體化”模式
【Abstract】College music education common cours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music quality and strengthen aesthetic education. Aiming at the defects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the music education common course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tegration"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llege music education common course.
【Keyword】college students; music education public course; “integration” mode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219-02
大學生音樂教育公共課作為大學生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大學生學習音樂知識、具備音樂素質、提高美育修養(yǎng),意義重大。黨和政府對于大學生美育高度重視,作為美育的一部分,提出要“以能力為主”(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 年版)(后文簡稱標準(2011 年版)[1](P155),不僅僅對于提高大學生藝術修養(yǎng),對于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以及身心健康素質,都是高度相關的。因此,如何把大學生音樂教育公共課開展好、實施好,從大的方面說,能夠提升未來即將進入社會主義建設隊伍中的人才群體的整體素質;從小的方面說,能夠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出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
一、大學生音樂教育公共課課程目前的缺陷
大學生音樂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應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之中”[1](P157)目前,由于教育理念的陳舊,存在著諸多的教學模式的缺陷,這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音樂的認知能力、興趣程度,也直接影響了音樂教學的效果,進而影響了大學生的美育的培養(yǎng)和獲得。
(一)教學過程局限于課堂
在大學生音樂教育公共課中,教學過程局限在課堂之中,課前沒有音樂知識或音樂素材的預先準備和前置性的介紹。在上課前,學生對于即將上的音樂課的知識事先并不了解;在課堂中,音樂教師在規(guī)定上課時間之內完成音樂教育公共課任務,對于大學生的音樂學習難免有倉促之感,對于教師的教學又是急急忙忙地遂行教學任務,往往疏忽于草率;在課后,沒有教學的延伸,大學生上完音樂公共課后,對于音樂知識的遺忘現(xiàn)象相當嚴重,沒有復習和回顧,沒有進一步地強化知識點,造成教學效果甚微。
(二)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
在大學生音樂教育公共課中,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基本上是“我講你聽”、照本宣科,書本上的內容占據教學內容的絕大部分,課外的樂理知識介紹、音樂素材提供、音樂作品欣賞以及音樂的文化和歷史背景知識比較稀少或者簡單單薄。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是沒有豐富的輔助性教學內容,對于音樂教育公共課這種著眼點基于音樂素養(yǎng)和內涵的教育來說,所起到的真正的成效是應該質疑的,也是違背音樂課程教學規(guī)律的。
(三)教學環(huán)境局限于學校
大學生音樂教育公共課環(huán)境小則局限于課堂,大則局限于校園,與校園以外音樂的素質教育缺乏鏈接。除了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外,對于其他非音樂專業(yè)的大學生,由于缺乏一個開闊的、良好的音樂教育環(huán)境,有的學生對于音樂教育公共課的興趣就會降低,尤其是某些樂理知識欠缺、歌唱技巧不佳的大學生,僅僅在課堂、校園環(huán)境下,他們逐漸會產生對自己學習音樂能力的自卑感,對于學習音樂知識產生疏離感甚至排斥心理,難以產生對于音樂美感和文化知識的愉悅心理和學習動機。
二、“一體化”課程的內涵
本文所說的“一體化”課程,主要是針對所闡述的大學生音樂教育公共課的缺陷而提出的“一體化”模式的理念,主要指大學音樂教育公共課的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境的“一體化”。
(一)教學過程的一體化
教學過程“一體化”是指在整個大學生音樂教育公共課中,不能夠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而是實現(xiàn)課前前置性介紹、課堂針對性教學、課后延伸性拓展。在上課前,音樂老師要對于即將上的音樂課的有關知識點做出事先安排,例如音樂作品背景介紹、知識點的難點與疑點的預備知識等,這種前置性的介紹可以使得學生心中有數(shù),做到預先了解,并且對于感興趣的知識點抑或不甚了解的知識點做出事先準備;在上課時,課堂教學是重頭戲,教師對于知識點完成教學后,要有針對性的學生事先要求提問或者深入學習的知識做出專門的解答和教學;在課后,教師要布置延伸式的知識拓展,例如作品欣賞心得、音樂知識擴展學習等。
(二)教學內容的一體化
教學內容的一體化是指教材與課外音樂學習素材的一體化。大學音樂教育公共課,不是僅僅依托一本音樂教材就能達使得大學生提高音樂素養(yǎng)、達成音樂教學目的的。眾所周知,音樂教育公共課的完成、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既需要樂理知識和技巧的深入學習和掌握,同樣需要音樂的文化背景與樂感的熏陶行程,既需要“?!?,更需要“博”,要實現(xiàn)廣度與深度的完美和諧。教學內容的一體化就是把課本知識與課外相關知識的結合,互相反饋、互相印證、互相強化,形成良性的“正循環(huán)”。
(三)教學環(huán)境的一體化
教學環(huán)境對于音樂教育公共課有效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推進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條件,如果教學環(huán)境僅僅局限于校園,對于校園以外的音樂發(fā)展趨勢、音樂理念創(chuàng)新一無所知,則大學生的欣賞能力和認知能力就會大打折扣,對于音樂的深入理解以及廣泛的涉獵就會造成障礙和阻隔。因此教學環(huán)境一體化在于把課堂的“小籬笆”拆掉、把校園的“大籬笆”也拆掉,把音樂傳統(tǒng)與音樂創(chuàng)新結合起來、把校園音樂教學與校外音樂活動結合起來,打開大學生的音樂知識的眼界,增強他們對于音樂的喜愛程度和敏銳感知程度。
三、“一體化”課程在大學生音樂教育公共課中的實施
一體化在大學生音樂教學中的實施,需要我們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的思維、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的理念、豐富音樂教學的模式、拓展音樂教學的環(huán)境。
(一)實現(xiàn)教學過程“一體化”銜接
在教學過程中,一體化重要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這三個環(huán)節(jié)是閉合循環(huán)的。第一環(huán)節(jié),課前前置,對于所要進行的教學知識點進行仔細研究,并盡可能簡明化的列出教學提綱、教學概念列表、教學知識點清單、教學作品背景介紹,指出教學的重點難點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并要求學生寫出預習報告,填寫自己認為感興趣的知識點與大學生感到疑惑的知識點,在課前規(guī)定時間內交給教師,教師要預先批閱。這樣,學生和教師都做到對于學習和教授的知識明了清晰。第二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針對前置性的準備與學生預習報告的問題,教師有目的性的教學,學生有目的性的學習;完成規(guī)定一般教學任務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提問,教師做出具體的針對性的答疑解惑,形成“教學共同體”,共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第三環(huán)節(jié),課后延伸,在課堂教學完成后,教師布置拓展性任務,主要有兩方面,其一,對于課堂教學做到“溫故而知新”,并給出較多的泛化的音樂作品與音樂素材,供給學生進一步深化知識點和擴展知識面;其二,對下次課堂教學再次做出前置性準備,把兩次課堂教學相互銜接結合,形成閉合式循環(huán),這種循環(huán)一旦形成并良性運作,就形成了教學過程的一體化。
(二)實現(xiàn)教學內容“一體化”整合
“教學內容一體化是指將音樂課堂教學內容與課外活動的教學內容結合為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2](P38)在教學內容上,一體化又有三種模式。其一,教材內容與課外學習內容一體化,把教材內容中所涉及的知識點、音樂作品、演奏技巧等與課外的學習實踐內容結合起來,課外資料、課外欣賞、課外實踐的內容都可以積極地選擇、實行。其二,音樂知識與其他文化知識一體化,學習音樂如果單純依靠樂理知識,只講演奏技巧,難以真正提高大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還需要提高大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尤其是和音樂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音樂發(fā)展史知識、音樂大師的介紹等知識,對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yǎng)是必須的。這些教材內容以外的知識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對于教學有著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的。這種教學內容的“?!迸c“博”相結合,是大學生學習音樂認知能力和掌握能力的真正“關鍵所在”。其三,知識性教學內容與實踐性教學內容一體化,學習知識是為了實踐服務的,除了書本的知識,實踐中的操作、演奏、詠唱內容是真正培養(yǎng)大學生的音樂素質、使得音樂知識落腳于實際的音樂欣賞、音樂演奏、音樂演唱和表演的技巧技能的基礎,因此,必須既要傳受書本知識,更要注重學生的實踐知識,必須加大讓大學生動手表演的教學??梢酝ㄟ^組織匯報表演、自編自導等形式促進音樂知識與音樂實踐的結合,這樣也可以加強大學生的主動性與增強大學生的興趣。
(三)實現(xiàn)教學環(huán)境“一體化”融合
教學環(huán)境一體化主要指:第一,校內環(huán)境與校外環(huán)境一體化,在校內環(huán)境中,大學生獲得了音樂教育公共課的“初始化”的教育,但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真正使得大學生音樂視野擴展的大環(huán)境還需要我們音樂教師的眼界打開的更大,給大學生一個廣闊的音樂天地,因此,積極介紹大學生學習音樂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趨勢、鼓勵他們進行有益的音樂活動(例如召開音樂演奏會、音樂比賽、音樂作品欣賞解析報告、參加或者欣賞音樂節(jié)的表演等)、指導他們參加有益的社會音樂活動等方式,都是可取的。第二,現(xiàn)實環(huán)境與虛擬環(huán)境一體化,現(xiàn)在大學生群體是新媒體擁有數(shù)量最大、擁有率最高的群體,也是對于虛擬環(huán)境音樂學習和欣賞興趣率最高的、使用最廣泛的社會群體。音樂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充分利用虛擬教學,使得大學生音樂學習從現(xiàn)實的維度的學習發(fā)展到現(xiàn)實的維度的學習、虛擬維度的學習一體化結合的方向發(fā)展,例如虛擬媒體的音樂網站、手機的音樂傳媒APP,“在音樂鑒賞教材中嵌入相關作品的音頻、視頻”,[3](P125)對于加強音樂教育公共課的效果、擴展大學生音樂學習的環(huán)境、增強大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都是有利而且高效的工具。
大學生音樂教育公共課一體化理念的提出和教學中的實踐,為音樂教學在高校中的有效開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相信隨著不斷完善和發(fā)展、深化,對于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大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具有越來越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孟娟.高師初等音樂教育公共課<音樂教學法>課程實踐教學研究——以河南省焦作師專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4(14),155.
[2]候慧靜.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公共課一體化的設想[J].樂器學堂,2015(6),38.
[3]葛春先.高校音樂鑒賞教材的數(shù)字化建設思路[J].科技與出版,2015(8),124.
作者簡介:
孫一杰(1969年10月—),男,漢族,籍貫:河南鄭州,學歷:大學本科,濟寧學院教育系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