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杰 吳欣 王時宏 李梁
摘要:目的 探討右心房異常帶狀回聲結構的聲像特點及超聲診斷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0~2016年間37例右心房異常帶狀回聲結構的超聲表現(xiàn)。結果 37例病變中25例為歐氏瓣(Eustachian瓣)過長,11例為房間隔膨脹瘤,1例為右心房內血栓。結論 右心房內異常帶狀回聲結構多呈良性表現(xiàn),一般不會影響右心功能及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但極少數(shù)情況下病情急重,因此正確識別上述結構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既避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恐慌,也不至于漏誤診危重患者。心臟超聲檢查可發(fā)現(xiàn)、評估、鑒別不同類型的帶狀結構,監(jiān)測心功能及血流動力學,因此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關鍵詞:歐氏瓣;血流動力學;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是心臟的主要檢查手段,隨著超聲設備的發(fā)展和檢查領域的擴大,對于右心房的結構可清晰顯像。近年來,臨床超聲檢查常發(fā)現(xiàn)在右心房內會存在膜樣或帶狀結構。本研究分析37例此類結構的聲像表現(xiàn),以補充心臟超聲心動圖對右心房帶狀結構的診斷。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0~2016年間37例經(jīng)超聲心動圖發(fā)現(xiàn)右心房異常帶狀回聲結構的患者。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齡14~65歲,平均年齡32歲,臨床無癥狀18例,高血壓4例。
1.2方法 使用西門子S200,飛利浦IU22,飛利浦EPIQ5,開立SSI-6000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基波為2.5~3.5 MHz,諧波頻率為1.7 MHz?;颊呓邮軝z查前應有短暫的休息,以避免緊張和活動對血流速度的影響,患者輕微的移動都有可能造成較大的聲束-血流夾角,因此檢查前向患者說明檢查的要求,患者一般取左側臥位,左上肢外展,充分暴露左側胸部,每例進行常規(guī)心臟二維超聲及M型超聲心動圖及多譜勒超聲心動圖(包括連續(xù)多譜勒,脈沖多譜勒和彩色多譜勒以及組織多譜勒)。二維超聲主要切面選擇左室長軸、胸骨旁短軸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發(fā)現(xiàn)右房有異常纖維組織條索狀回聲者,再行劍下四腔心及下腔靜脈長軸等必要的非標準切面超聲檢查,詳細觀察條索狀回聲的運動、形態(tài)、結構、附著點、與下腔靜脈及房間隔的關系。同時用彩色血流多普勒觀察其對血液動力學的影響,如發(fā)現(xiàn)異常血流,先用脈沖多譜勒測量其流速,如流速過高則改用連續(xù)多譜勒測量。利用超聲圖文工作站錄圖,以備脫機分析。最后,結合該條索狀回聲聲像圖表現(xiàn),分析不同疾病的超聲特征。
2 結果
2010~2016年間門診及住院行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檢查的患者中,共發(fā)現(xiàn)37例此類結構的聲像,其中25例為歐氏瓣(Eustachian瓣)過長,11例為房間隔膨脹瘤,1例為右心房內血栓。此類結構的普遍聲像特征如下:在右心房內見帶狀回聲結構,多數(shù)與房間隔相連??呻S心動周期在右心房內漂動。
2.1超聲心動圖顯示有23例 歐氏瓣患者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均于右房內可見一異常條索狀強光帶,其一端位于右房頂部,下腔靜脈長軸切面顯示其與下腔靜脈前壁相連;一端游離于右心房內或連于房間隔卵圓窩處,隨右心房收縮舒張活動而漂動。彩色多普勒未發(fā)現(xiàn)心內其它結構有異常改變,也未發(fā)現(xiàn)該處有異常的血流動力學改變。另有2例歐氏瓣較粗短,呈團塊狀中等回聲。歐氏瓣過長者形成自下腔靜脈口至房間隔中部的分隔光帶,酷似右房內隔膜。歐氏瓣活動度隨長度不同而改變,歐氏瓣越長,活動度越小。不同長度歐氏瓣均未引起下腔靜脈回心血流阻礙,也不引致右房內血流改變(見圖1)。
圖1 歐氏瓣(Eustachian瓣)過長
2.2房間隔膨出瘤的超聲表現(xiàn) 二維超聲心動圖示發(fā)病部位多位于房間隔卵圓窩,房間隔局限性瘤樣凸入一側心房或在兩房間擺動,膨出度>10 mm,基底直徑>15 mm(成人)或膨出度>25%左或右房橫徑(小兒)。彩色多普勒有時可見血流信號進入“袋”內,但不過間隔,見圖2。
圖2 房間隔膨出瘤
2.3右心房血栓超聲表現(xiàn) 右心房血栓與肺栓塞密切相關,血栓通常表現(xiàn)為附著在右房壁的不均勻的分層狀團塊,其回聲多種多樣與血栓形成的時間長短及來源有關。急性血栓表現(xiàn)為無回聲,一周后回聲逐漸增強呈低回聲,邊界光滑。慢性血栓表現(xiàn)為中-強回聲,邊界不規(guī)則。右心房內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病情兇險,是內科急癥。一旦發(fā)現(xiàn)右心房血栓伴右心擴大、肺動脈高壓即可診斷肺栓塞,這是肺栓塞的直接征象。肺栓塞的間接征象包括:右心擴大,右室游離壁運動減弱,肺動脈高壓、三尖瓣反流,下腔靜脈擴張。間接征象主要由于右心室負荷增加所致,雖然不能直接診斷肺栓塞,但是可以提供有利的佐證,提醒臨床醫(yī)生高度重視。
3 討論
超聲檢查時,常在右心房內發(fā)現(xiàn)帶狀回聲結構客觀存在,這些結構有類似的超聲表現(xiàn),又因其發(fā)生來源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聲像圖特征;大多以良性方式存在,對右心功能及血流動力學影響不大。極少數(shù)病情緊急,易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正確識別這些結構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歐式瓣(Eustachian瓣)冗長是心臟右房內異常條索結構,是胚胎發(fā)育過程中下腔靜脈瓣或冠狀靜脈竇瓣發(fā)育過長或吸收不完全而先天性殘留在右房內的條索結構(也稱下腔靜脈瓣過長)。超聲檢查四腔心切面于右房內可見一異常條索狀強光帶,其一端位于右房頂部,下腔靜脈長軸切面顯示其與下腔靜脈前壁相連;另一端游離于右心房內或連于房間隔卵圓窩處,隨右心房收縮舒張活動而漂動。胎兒時期其主要作用是使從下腔靜脈回流的營養(yǎng)豐富的血液經(jīng)過卵圓孔進入左心。在心臟發(fā)育早期約妊娠12 w時,歐式瓣有引導下腔靜脈回流的營養(yǎng)豐富的血流通過卵圓孔進入左心房的作用,隨后由于退化程度和位置的不同,歐式瓣可形成各種不同形態(tài),此瓣的大小亦常有變化,出生后顯著變小,常不存在,也很少有功能表現(xiàn),一般無癥狀和體征。歐氏瓣過長一般不會影響心臟的功能及血流動力學變化,不需特殊處理。臨床醫(yī)生常以心臟不明原因的收縮期雜音而囑患者進行心臟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此癥。
房間隔膨出瘤(atral septal aneurysm,ASA)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房間隔發(fā)育異常疾病,在成人中亦很罕見,其發(fā)病部位多位于房間隔卵圓窩,ASA常無特殊臨床表現(xiàn),在超聲心動圖問世以前,多在尸檢中發(fā)現(xiàn),漏診率很高。根據(jù)其形成機制可將其分為原發(fā)性與繼發(fā)性2種,原發(fā)性是由于房間隔纖維結締組織發(fā)育異常,卵圓窩處更為薄弱,其薄弱處向低壓側心房膨出呈囊袋狀,以膨入右房多見。繼發(fā)性是由于房間隔缺損修補術后因補片過大或松馳等原因所致。房間隔瘤可獨立存在,也可合其他心臟疾患,如瓣膜關閉不全、高血壓、冠心病、肺動脈高壓、心律失常等。Olivares等學者將ASA分為5型:①R型是指瘤體只膨入右房;②L型是指瘤體只膨入左房;③RL型是指在心動周期中,瘤體多突入右房;④LR型是指在心動周期中瘤體多突入左房;⑤型是指瘤體的運動是雙向性的,突入左、右房的機會均等。
右心房血栓在臨床十分少見,并與肺栓塞密切相關。血栓通常表現(xiàn)為附著在右房壁的不均勻的分層狀團塊,其回聲多種多樣與血栓形成的時間長短及來源有關。超聲心動圖(UCG)直接發(fā)現(xiàn)肺動脈栓塞的概率較低,但對于右心房血栓伴有右心擴大、肺動脈高壓的直接檢出率高,具有方便、快捷、無創(chuàng)、可反復操作等優(yōu)點,對臨床高度懷疑肺動脈栓塞的患者可提供較為準確的診斷參考。同時觀察其間接征象,間接征象主要由于右心室負荷增加所致,雖然不能直接診斷肺栓塞,但是可以提供有利的佐證。
綜上所述,右心房內異常帶狀回聲結構多呈良性表現(xiàn),一般不會影響右心功能及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但極少數(shù)情況下病情急重,因此,正確識別上述結構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既避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恐慌,也不至于漏誤診危重患者。心臟超聲檢查可發(fā)現(xiàn)、評估、鑒別不同類型的帶狀結構,監(jiān)測心功能及血流動力學,因此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yī)學[M].第6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1.
[2]蔣瑤,譚開彬.永存下腔靜脈瓣的超聲診斷價值[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8,10(4):263-264.
[3]Marek D,Sovova E,Kocianova E.The prevalence of eustachianvalve on transoesophageal echo examination[J].Biomed Pap MedFac Univ Palacky Olomouc Czech Repub,2011,155(3):283-285.
[4]Bencsik G,Pap R,Saghy L.Intracardiac echocaidiogyaphy forvisualization of the Eustachian valve during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typical atrial flutte[J]. Europace,2009,11(7):901.
[5]王曉紅,金雪鴻,方友萍.超聲在鑒別診斷孕期宮內帶狀異常結構的應用價值[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5(8):1493-1496.
編輯/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