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峰 牟小勇 張鐵桓
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三點式重瞼與傳統(tǒng)重瞼治療上瞼皮膚松弛的療效。方法 選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9月間收治的46例上瞼皮膚松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23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重瞼治療,實驗組實施改良三點式重瞼治療,對比兩組術后恢復情況與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患者術后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期愈合率與并發(fā)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實驗組患者滿意率為95.7%,對照組為65.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改良三點式重瞼治療上瞼皮膚松弛有顯著療效,恢復時間短、并發(fā)癥少、患者滿意度高,值得進一步研究與采用。
關鍵詞:改良三點式重瞼;傳統(tǒng)重瞼;上瞼皮膚松弛;療效分析
上眼瞼松弛不僅影響到眼部美觀度更會影響視力,隨著年齡增長,上眼瞼皮膚松弛非常多見,通常采用重瞼手術矯治,可使上瞼下垂狀態(tài)改善,是修復、美化瞼部形態(tài)的重要整形方式。傳統(tǒng)重瞼手術方法有切開法、埋線法與縫線法,三種方法各有優(yōu)勢與不足,切開法重瞼持久性好,但是術后不易恢復,容易出現(xiàn)疤痕,影響美觀度;埋線法與縫合法術后容易恢復且不會留下疤痕,但持久性差。改良三點式重瞼集合了傳統(tǒng)手術法的優(yōu)勢,創(chuàng)傷小、持久性好、無疤痕,更容易使患者接受。研究選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9月間收治的46例上瞼皮膚松弛患者,使用改良三點式重瞼術取得了顯著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4年7月~2016年9月間收治的46例上瞼皮膚松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為輕度上瞼皮膚松弛。將46例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23例,實驗組中,男8例,女15例,年齡31~46歲,平均年齡(38.5±2.2)歲,松弛時間1~8個月,平均(4.5±2.1)個月;對照組中,男10例,女13例,年齡32~49歲,平均年齡(40.5±2.8)歲,松弛時間1~10個月,平均(5.5±3.8)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包括年齡、性別、松弛時間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重瞼治療法,先對重瞼設計并消毒、麻醉,依據傳統(tǒng)切口法、埋線法與縫線法步驟操作。實驗組采用改良三點式重瞼手術治療,具體方法如下。
1.2.1設計瞼線 取患者坐位,將雙眼緊閉,使眼瞼自然放松,使用回形針輕緩上推眼瞼皮膚,直至出現(xiàn)一條自然弧線并做好標記,引導患者緩慢睜眼觀察重瞼效果與重瞼線是否滿意,配合醫(yī)師意見最終找到最佳重瞼線位置標記,眼瞼線最高不能超過5 mm。在眼瞼線最高點標記為A點,距內眥5.2 mm處作為切口點,標記為B點,距離A點外側10 mm標記為切口點C。將以上3點作為中心,沿著標記重瞼線使用亞藍溶液做6.0 mm的切口標記。
1.2.2手術方法 術前使用碘伏消毒若干次,在患者臉上鋪蓋無菌面部洞紙,術中應用腎上腺素0.5 ml與鹽酸利多卡因0.2%浸潤性局部麻醉眼瞼,麻醉誘導后,沿著標記點將上瞼皮膚切口,使用玻璃刀鈍性分離組織,將多余上瞼皮膚切掉,確保眼瞼刀口上下部位皮膚自然閉合良好,然后將眼輪匝肌暴露出來,依據層次對眼輪匝肌分離,將瞼眶露出后,輕微提起并剪掉。依據實際情況將瞼眶內多余脂肪去除,可使上瞼肥厚者瞼皮變薄。使用2 mm克氏針沿著眼輪匝肌從外向內穿入,將眼輪匝肌分離去除,最后將克氏針取出,使用電凝止血,應用美容線將切口縫合。術后在切口處涂抹紅霉素眼膏,可有效預防感染,不需另行包扎,7日后拆線。
1.3 療效判定 觀察兩組術后恢復時間、I期愈合率及并發(fā)癥情況。治療3個月后調查患者滿意度情況,使用本院自制滿意度量表,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幾個指標。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軟件對計數(shù)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標準差(x±s),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字2檢測統(tǒng)計結果,以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術后恢復情況 實驗組患者術后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I期愈合率與并發(fā)癥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術后患者滿意度情況 術后3個月,實驗組滿意率為95.7% ,對照組為65.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重瞼術可使視野擴大,改善眼瞼缺陷,方式較多,均是對上瞼肌腱膜與眼輪匝肌的修整與重塑。切開法持久性好,但恢復慢容易留下疤痕;埋線法與縫線法無疤痕但是持久性差。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重瞼治療法術后恢復時間較實驗組長,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在I期愈合上均較為顯著,并發(fā)癥上也無顯著差異(P>0.05),而改良三點法較常規(guī)法創(chuàng)傷更小、可使大部分靜脈與淋巴回流組織保留,術后滿意度更高(P<0.05)。
綜上所述,改良三點式重瞼治療上瞼皮膚松弛可縮短術后恢復時間,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I期愈合效果顯著,患者滿意度高,值得采用。
參考文獻:
[1]施文娟,吳鎖法. 改良三點式重瞼術治療上瞼皮膚松弛的近期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2014,06:346-347,354.
[2]Jessup M,Abraham WT,Cassey DE,et al.2009 focused update:ACCFAHA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in adults: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J].Circulation, 2009,119(14):1977-2016.
[3]王曉剛.改良三點式重瞼與傳統(tǒng)重瞼治療上瞼皮膚松弛的臨床療效對照[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25:191-192.
[4]李素美.改良三點式與傳統(tǒng)重瞼術治療上瞼皮膚松弛的對比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6,11:1112-1113.
[5]Fischer M,Baessler A,Hense HW,et al.Prevalence of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 in the community.Result from a Doppler echocardiographic-based survey of a population sample[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03,24(4):320-328.
[6]劉曉娟.改良三點式重瞼術治療上瞼皮膚松弛的臨床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18:3715-3716.
編輯/高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