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松平
摘 要:在新課標要求下,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包括對學生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核心理念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實施探究學習與自主學習,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夠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知,感受到學習物理的快樂。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地提問能力,是構建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邏輯分析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的基石,也是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有力表現(xiàn)。教師要引導學生向自己、老師、教材質疑,最終才能夠打破定式思維,提高物理學習的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課堂教學;提問能力;問題;方法
提問是探索新知識的方法,也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所以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教育工作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不斷地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要能夠不斷地轉變教育觀念,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去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既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也能夠不斷拓寬自身的知識面。目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很多教師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采用常規(guī)的講解方式,忽視了學生的提問環(huán)節(jié),導致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枯燥,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使其不能夠透徹地理解教師所講的知識點。
一、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的重要性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數(shù)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蔽锢斫虒W具備高度抽象性、高度綜合性、趣味性等特點,其中高度抽象性是指物理的抽象性較強,如果學生不具備學習物理的探究意識,很難做到靈活應用物理知識;而高度綜合性是指物理屬于自然科學,其和各類生活現(xiàn)象有很大的聯(lián)系;物理教學的趣味性是指物理現(xiàn)象上都存在一層面紗,需要學生去自主探索,揭開面紗才能夠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所以如果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具備良好的提問意識、能力,將會大大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學生也不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只有善于體會、思考的學生才能夠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而只會死板記公式的學生很難透徹理解物理教學的內容,最終成為班級的后進生,跟不上教師教學的進度,失去學習高中物理課程的自信心。
二、目前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無法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
在新課程要求下,教師需要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加強素質教育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很多教師難以適應新型的教學方式,還是習慣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在教學中總是按照自己設定好的教學流程實施授課,包括在提問式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也希望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提問,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提問意識。教師往往不能夠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而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使得學生不愿意去進行課堂提問,最終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2.教師的理論式教學無法激發(fā)學生的提問興趣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但是很多教師過度注重理論教學,而忽略了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相互結合起來的重要性,使得學生不能透徹、深入地了解到所學知識。例如,教師通常會在物理課堂教學中講述很多的定理和定義,學生可能還沒有加深記憶,教師又進入了下一環(huán)節(jié)的理論講解中,但是學生對這些理論知識并沒有較深的認知,不能夠做到學以致用,無法理解學習物理的現(xiàn)實意義,從而找不到提問的大概方向,失去了探索物理知識的興趣。部分教師的氣場較為強勢,讓學生有一種“想問而不敢問”的心理,最終導致其不想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3.教師講課進度較快,不給予學生提問的機會
由于物理課程內容較多,很多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而加快了講課的速度,根本不留給學生提問的時間。學生如果對所學知識不夠理解,而教師認為學生所問是個簡單的問題,便以為課下讓學生自己去查閱就可以了,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加快了教學進度,但是卻降低了教學質量,學生根本不能夠透徹理解所學知識。物理這門學科的連貫性較強,如果有一個章節(jié)沒有理解透徹,就會影響以后的章節(jié)學習,可能還會讓學生放棄學習物理這門學科。
4.學生不敢、不愿去提問
高中物理這門學科的難度較大,實踐性較強,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熟記物理概念和公式等,并且對其邏輯性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很多學生認為物理是一門枯燥的課程,缺乏學習物理的興趣與積極性,只是愿意聽教師的講解,所以在物理課堂中學生進行提問的積極性也較差。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別,所以對知識的需求點也是不同的,最終導致很多學生在物理課堂中不敢去、不愿去提問,怕自己所提的問題遭受其他同學的嘲笑。學生在提問過程中,若教師存在較強的主導性,那學生則不能夠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是在教師的設定下提出相應的問題,甚至很多情況下都是教師在提問,學生自主去提問的情況較少,只有在做題的時候遇到難題才會去請教老師。
三、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的方法
1.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提問的積極性
蘇聯(lián)的教育學家維果茨基曾經提出過“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論,即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把舊的知識點和新的知識點相互聯(lián)系起來,設定問題情境,讓學生產生一種疑問的心理,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例如,在學習“平拋運動規(guī)律”這個知識點的時候,學生通常會覺得此環(huán)節(jié)的理論難度比較大,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就需要教師用舊的知識點來引出新的知識點,并且讓學生在提問過程中學到更多的新知識。教師可以在此環(huán)節(jié)先把之前學到的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與勻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相關知識作為開始,通過兩者之間的實驗對比與軌跡的研究來分析出平拋運動規(guī)律,讓學生有更深刻的理解。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提問,教師可以先提問勻速直線運動與豎直方向的落體運動有什么聯(lián)系,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學生就會提出是否可以用實驗模型來驗證,最終由學生共同完善和補充,從而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最終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
2.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的重要性
物理教師只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很多教師遵循的還是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認為自己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要聽從自己的安排,一味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問,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的重要性。教師首先要養(yǎng)成開放的教學觀,在有計劃、有目標地開展教學活動之后,教師要改變以往程式化、沉默、機械的教學方式,善于去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還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大力鼓勵學生向教師提問,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大膽想象的意識。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實際的生活案例,比如,實驗背后的故事,在學習牛頓萬有引力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講解一下牛頓的人物背景和其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的過程,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讓學生有更多想要了解萬有引力的想法,積極提出他們的問題,以達到師生之間共同打造高效課堂的目的。教師還要能夠與時俱進,營造有效的課堂教學氛圍。例如,教師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建生活情境,比如,“神七”飛船發(fā)射、原子彈氫彈爆炸、日常小孩滑滑梯、光導纖維發(fā)送光信號等,讓學生能夠把這些情境和物理問題相互聯(lián)系起來,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提問關于全反射、電路調壓、反沖運動、電學光學等相關的原理。
3.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
物理是一門規(guī)律性、應用性較強的學科,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去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物理規(guī)律,并且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能夠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需要循序漸進,物理學科屬于自然性的學科,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利用物理原理去回答問題。例如,在學習《力的分解》這一節(jié)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常會看見兩個人一起抬東西的現(xiàn)象,那么此時教師可以采用實驗的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先讓一個學生把一個很重的物品提起來,這非常容易,然后教師再讓兩個學生用一個繩子把這個物品懸掛在繩子的中間,而這時候這兩個學生把繩子提起來,繩子很難恢復到平直與水平的狀態(tài),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會向教師提問繩子中的拉力和什么因素有關系呢?
4.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
教師要善于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化差異,因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教師總是喜歡提問一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這會讓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沒有勇氣去向教師提問題。所以教師要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善于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加強鼓勵、表揚學生的力度,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心,使其能夠有勇氣向教師提問題,面對學生提問的問題教師要給予一定的肯定,耐心地為學生解答問題。有時候教師一句鼓勵的話語或者一個善意的微笑,都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教師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去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需求,從而調整教學方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跟得上教學的進度。學生只有在掌握了本章節(jié)內容之后,才能夠更好地投入新章節(jié)的學習中,更好地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其真正不懂的問題。
5.加強實驗教學法,把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礎,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在實驗中,這樣學生才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所學到的知識。無論是學生分組實驗、教師演示實驗還是課外小實驗,教師都要引導學生認真思考、仔細觀察,只有這樣,才會出現(xiàn)無數(shù)的提問素材,才會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例如,在學習動量守恒定律推導過程中,教師就要在實驗過程中引導學生提出以下幾個重點問題:動量守恒受外力與不受外力的合力為什么等于零,如果不是零,還能實現(xiàn)守恒嗎?動量守恒定律表達式是怎樣的?運動是相對的,那么表達式的速度屬于哪種參考系……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以上問題,充分提升學生思維的品質。
總之,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只有敢于去提問,才能夠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知,提高自身的探索意識和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進行提問,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心,共同打造高效的物理課堂。
參考文獻:
[1]朱玉柱.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J]. 時代報告(學術版),2014(9):127.
[2]喬翠華. 淺析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出現(xiàn)的瓶頸及破解之法[J].考試周刊,2015(4):139-140.
[3]于鳳紅. 如何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J]. 科學中國人,2015(30):283.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嶺市箬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