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王書錦
摘 要:中職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具有脆弱的意志力,軟弱的抗挫折能力,較強的厭學情緒,強烈的自卑心理、逆反心理、攻擊心理。為了改變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主要采取以下對策:磨礪意志,彌補個性缺陷;正視現(xiàn)實,提高抗挫折能力;創(chuàng)新教育,激發(fā)學習興趣;施以鼓勵,樹立自信;傾注珍愛,消除逆反心理;提高承受能力,保持平和心態(tài)。
關(guān)鍵詞:中職生;不良心理狀態(tài);對策
目前,絕大多數(shù)中職生是中考的落榜生。他們領(lǐng)略了被老師忽視的失落和冷眼的痛楚、家長的責罵與怨恨,還有中考失敗的陰影,這些無不給中職生以沉重的思想壓力和心理負擔。中職生的這種特殊的經(jīng)歷自然會使其產(chǎn)生種種心理反應,形成了其獨特的、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
為了有效調(diào)整中職生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教師必須根據(jù)中職生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才會有良好的效果。
一、中職生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
(1)缺乏良好的意志力和自制力。中職生的成績相對差,并不全是因為智力問題,關(guān)鍵是絕大多數(shù)中職生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他們經(jīng)常犯錯,找其談心,他們都會主動承認錯誤,并保證以后不會再犯,但好景不長,同樣的錯誤又會再犯,主要是因為中職生容易受外來因素的誘惑,且無法抵御,遇到困難不是想辦法克服而是選擇逃避。
(2)缺乏抗挫折能力。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失敗與挫折。但相比之下,中職生所面臨的失敗多,挫折更多。每遇到挫折,他們心理都會受到一次傷害。其實,并不是挫折越多,耐挫力就越強。相反,挫折時間越長、強度越大,個體承受的壓力就越大。中職生常常不能正確地面對挫折致使他們悲觀喪氣,甚至出現(xiàn)了“再多一次挫折又何妨”的消極情緒。
(3)缺乏學習興趣。多數(shù)中職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中職生本來初中基礎(chǔ)知識就很薄弱,中職課程,無論是知識的廣度還是深度都遠遠超過了初中。又因為不當?shù)膶W習方法、教學方法和不良的師生關(guān)系等,中職生知識掌握起來就更加困難,知識的負積累與日俱增,學習興趣也隨之降低。
(4)具有強烈的自卑心理。中職生強烈的自卑心理大都是由于長期被老師、家長和同學的否定,失去自信心而萌生的。他們和普通高中學生一樣,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和好勝心。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與認可,但由于成績差或經(jīng)常犯錯,往往遭到他人的諷刺、挖苦,很少得到老師的表揚與鼓勵。即使有了進步也很少得到老師的尊重與認可。他們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就產(chǎn)生了強烈的自卑心理。
(5)具有強烈的逆反心理。當老師批評教育他們時,他們會認為是老師故意找麻煩;家長的批評教育是嫌棄他們;同學們的好心幫助是嘲諷他們;老師的表揚與鼓勵是哄騙他們,是為了讓他們不流失……他們于是采取疏遠、逃避、警惕的態(tài)度以待之。如果誰冒犯了他們,極易引發(fā)其攻擊行為。
(6)具有強烈的攻擊心理。中職生常常會因為犯錯誤受到老師的批評,甚至是體罰或變相體罰。面對老師的責難,他們往往不理解,經(jīng)常會頂撞老師,甚至有其他過激行為。有的中職生因為成績差,在學習中極易受到挫折,產(chǎn)生極大的心理壓力。為了減輕心理壓力,得到暫時補償與平衡,會產(chǎn)生強烈的攻擊心理,導致攻擊行為的發(fā)生。
二、改變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對策
(1)磨礪意志,彌補個性缺陷。磨礪意志,提高自制力,發(fā)展個性,彌補心理缺陷,對于提高學生耐挫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教育工作中,首先,我們要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使他們明確生活目標,樹立遠大理想,頑強拼搏,奮斗不止。其次,加強對學生自制力、自覺性的培養(yǎng),并根據(jù)學生個性特點,掌握學生內(nèi)在需求和個性心理發(fā)展水平,予以恰當?shù)慕逃龑?。最后,要讓學生參加勞動,投身到多彩的生活中去,了解生活的真正內(nèi)涵,從而培養(yǎng)吃苦精神以及拼搏的勇氣與毅力。
(2)正視現(xiàn)實,提高中職生的抗挫折能力。要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首先,中職學校教育要盡可能把生活和學習的歡樂還給學生。中職學校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中職生有更多愉快體驗,使其盡快從挫折中擺脫出來。同時,中職學校要盡可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負擔,避免給中職生成績排名次,以及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改變利用考試成績的唯一評價方式,倡導多主體評價、評價方法的多元化,并且關(guān)注個體差異。其次,中職學校教育要使用富有人情味的教育方法,教師要通過自己的知識、情感、人格、威信等影響學生,避免采用壓服,要求教師在認識上理解人、信任人;在情感上尊重人、關(guān)心人;在行為上激勵人、煥發(fā)人。最后,中職學校教育應開辟學生挫折心理溝通渠道,設(shè)立“知心信箱”“知心小屋”和“心理咨詢熱線”,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挫折心理,及時予以解決。
(3)創(chuàng)新教育,激發(fā)學習興趣。影響中職生學習興趣的因素主要包括知識現(xiàn)狀、教學方法、師生關(guān)系、教學效果、教學策略等。一旦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學習就會成為他們的負擔。他們或?qū)W習產(chǎn)生抵觸情緒,或?qū)W習產(chǎn)生焦慮與恐懼心理。要改變這種狀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改進教學方法,可采用情境教學、愉快教學、自主創(chuàng)新教學等;②分層指導,分層施教;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激趣點;④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⑤貼近學生生活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4)施以鼓勵,樹立自信。針對中職生的自卑心理和缺乏自信心的現(xiàn)狀,在教學工作中,教師必須對他們多多鼓勵,絕不可諷刺、挖苦、嘲笑。但鼓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應該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通過具體事件來體現(xiàn),實實在在地培養(yǎng)其勇于進取的信心。如我們班一女生有著嚴重的自卑心理,總覺得學習趕不上別人,再努力也枉然,繼而自暴自棄。但我發(fā)現(xiàn)她的朗誦很好,于是就組織了一次班級詩歌朗誦會,并鼓勵她勇敢上臺朗誦,贏得了陣陣掌聲。通過朗誦,她消除了自卑心理,找回了自信。
(5)傾注真愛,消除逆反心理。別林斯基說過:“愛是教育的媒介和工具?!币环矫?,教師必須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才能以其愛心贏得學生的理解與尊重;另一方面,教師要與學生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教師要尊重、信任、熱愛每一位學生,要充分發(fā)揚民主,以平等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學生,特別對中職生更應多一點關(guān)愛,讓他們更多一分自信,少一分逃避與警惕,消除逆反心理。教師要用愛學生的真摯情感去創(chuàng)設(shè)一種意境,去感染每一位學生,喚起他們學習的欲望。
(6)提高學生心理承受力,保持平和心態(tài)。心理學家認為,心理承受力除了受生理遺傳因素影響,更多地受社會和價值觀的制約。有的中職生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一旦失敗就會遭受打擊。由此看來,要消除攻擊心理必須首先戰(zhàn)勝自我,在困難的時候想到失敗,做好逆境中發(fā)展心理的準備。其實,世界上沒有永恒的贏家,失敗是正常的,不能因為挫折而不能正視現(xiàn)實,做出異常的行為舉動。倘若認識到世界上并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就不會因失敗而模糊心靈的視線,相反會重新振作起來。另外,做任何事情,在做最好打算的同時,也要做好最壞的準備,這樣可以減輕因沒有思想準備而帶來的心理壓力。這樣即使失敗,心理上也會避免受到沉重打擊,避免攻擊心理的產(chǎn)生,保持平和的心理狀態(tài)。
針對中職生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還可以通過心理健康講座,開設(shè)心理健康有關(guān)課程,盡快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教給中職生心理調(diào)節(jié)的方法;教中職生學會生活,采取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優(yōu)缺點,增強對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魯 潔.教育社會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胡宜華.青少年心理健康探究[J].科技信息(學術(shù)版),2007(6).
劉 海(1973—),男,高級教師,理學、教育學學士,研究方向:中職數(shù)學教育教學;
王書錦(1981—),女,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職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
(作者單位:宿州環(huán)保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