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文電影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絕佳的聽說素材,將其引入大學英語聽說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有利于提升他們的聽說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大學英語聽說教師進行英文電影教學時需篩選適宜的影視素材,合理地設計好課內外教學活動,并恰當?shù)拈_展教學擴展,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英文電影優(yōu)化大學英語聽說教學。
關鍵詞:英文電影;大學英語聽說教學;優(yōu)化
教育部2007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后稱《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教學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以及學習策略。根據(jù)《教學要求》,大學英語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教學目標,其中特別強調了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學英語聽說課堂仍采用所謂規(guī)范教材,沿用傳統(tǒng)的單一教學模式。這樣類似標準化的課堂上教師反復機械化進行的教學流程為:放音---講解---重復放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單一必須會導致聽力課堂的教與學都索然無味,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難以提高、聽說教學的課程目標難以達成。英文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絕佳的聽說素材,對其有效地加以利用能夠有效突破現(xiàn)有教學的局限,提高聽說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1 英文電影對于優(yōu)化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聽說課堂都是圍繞特定的教材展開,這些教材雖然符合了教學目標,卻往往缺乏趣味性和真實性。而英文電影作品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具有直觀形象的視聽沖擊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將其引入大學英語聽說課堂可以大大豐富教學內容,延伸既有教材,寓教于樂。學生并非進行純粹娛樂性的觀看,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影視素材展開一系列學習活動,從而獲取多層次的立體感知、理解和運用,這樣學生可以在興趣盎然中達到教學任務要求,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效率。
2、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聽說技能,增強現(xiàn)實會話能力
目前,我國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仍然是圍繞應試主線,因而學生積累的英語詞匯大都停留在考試層面,而非貼近生活的地道用語,這無疑會導致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進行語言交際的困難。把原版英文電影引入大學英語教學可以豐富教學內容,突破教學局限。相對大多數(shù)英語聽力教材,英文電影創(chuàng)造了類似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其中的對白表達、語速語調都貼近現(xiàn)實生活。選擇恰當?shù)挠⑽碾娪盀樵鰪妼W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提升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提供了豐富、生動而形象的視聽素材。電影中內容豐富、風格迥異的臺詞成為絕佳的真實而地道的聽音資料,也成為口語模仿的素材。
3、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意識,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其表現(xiàn)形式之一。只有充分了解掌握了英語國家的文化才能真正的學好英語。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這其中包含了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英文電影可以形象、生動而真實展示英美國家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歷史傳統(tǒng)、思維模式以及價值觀念等等,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文化差異,彌補文化知識的缺失。英文電影為學習者直觀體會英美文化的打開了一扇窗,學生通過觀影可以感知并思考中西文化差異,把英語學習提升到文化層面,進而增強他們的跨文化意識、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2 利用英語電影優(yōu)化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的實踐—以《當幸福來敲門》為例
1、篩選適宜的影視素材
教師在課前必須篩選適宜的英文電影作品,通常需要從語言和內容兩方面進行考慮。從內容上來看,影片主題應該積極向上、有一定寓意,反映主流價值觀和人生觀,并且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與學習需求。從語言方面來看,教師應該依據(jù)《教學要求》,并結合學生實際聽力水平選擇影片,注意其中的發(fā)音和語速。按照《教學要求》,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按照層次劃分為一般、較高、更高,其中一般層次要求語速較慢,每分鐘一百三十到一百五十詞,要求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而較高要求的語速則提升至每分鐘一百五十到一百八十詞,并且還增加抓住相關細節(jié)的要求。因此在影片的選擇上低年級和高年級各有不同。針對低年級的學生應該選取語速較慢、語言淺顯、情節(jié)簡單的電影,《飛屋環(huán)球歷險記》、《功夫熊貓》等動畫片都不失為上佳選擇。針對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有聽力基礎和詞匯積累均有稍高要求的影片,并且把英美文化導入納入考慮,可以選擇《當幸福來敲門》、《亂世佳人》和《阿甘正傳》等經典歐美電影。
2、合理的設計相關教學活動
教師需要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充分利用英語電影來優(yōu)化教學。因此,學生觀影并非脫離教學的純粹娛樂放松,而是通過觀影展開學習以立體化感知和理解作品,獲取英語語言文化知識,運用相關聽說技能。以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為例,教師可在觀影前布置學生通過搜索了解相關電影背景、故事梗概、獲獎情況等,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提前推測劇情結局,這樣活動均可調動其觀賞和學習熱情。教師還可把影片中的高頻詞匯和常用俚語摘錄出來進行點撥講解以減少聽力障礙。觀影過程中,影片大量的經典對白既可以成為??谡Z仿練習的素材,還寄寓了人生哲理。例如,Chris Gardner說的一句精彩話語:如果你有夢想,就要捍衛(wèi)它(You got a dream,you gotta protect it.)。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讓學生挑選出自己最有興趣的精彩片段,記錄經典對白或者把劇中最有哲理性的語句,在觀影后分組進行配音模仿或者情節(jié)再現(xiàn)。通過合理地設計出一系列延展性的教學活動不僅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影片的印象、感受西方文化,更能訓練學生的聽力和口語。
3、恰當?shù)亻_展觀影后教學擴展
當學生觀賞完影片后,教學活動并沒有就此結束。教師需要檢查評價觀影時的學習任務,并且繼續(xù)開展觀影后的后續(xù)教學活動,包括故事復述、情節(jié)模仿、文化比較、分組辯論、精聽訓練等等。影片觀賞的過程中學生始終帶著問題圍繞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展開學習活動,觀影后進一步鞏固深化。例如,《當幸福來敲門》體現(xiàn)了美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是現(xiàn)實版的美國夢。教師可以就影片所反映的主題進行討論,也可就某一個評析點讓學生展開討論分析或寫觀后感。教師還應總結梳理影片中的習慣表達、常用詞匯以及社會文化差距等相關知識,比如可以介紹影片所反映出美國個人主義價值觀或基督教文化。此外,影片的某些片段還可以作為精聽材料讓學生反復聽音,可以將部分對白設計為聽力材料,訓練學生速記和準備捕捉關鍵詞的技能。
參考文獻
[1] Krashen, S.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don:Longman,1985.
[2] 王雪松. 論英語原版電影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作用[J].電影文學,2008,(2).
[3]黃燕.多模態(tài)環(huán)境下的英語聽說影視教學應用研究 [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11).
[4] 李世令,劉亞非.淺談英美原版電影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輔助作用[J].山東外語教學,2007,(3).
[5] 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覃薇(1978-),女,貴州省貴陽人,貴州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