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亞蘭
摘 要:為在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法提供依據,運用文獻法、實踐法,論述了體育游戲的概念、特點和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發(fā)現體育游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并提供了教學活動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體育游戲 特點 激發(fā) 品德
引言
新課程標準淡化了技能學習,更加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要求體育課上要以學生為本,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體育課成為學生的樂園。而體育游戲的引入,則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課堂因游戲的存在而變得更加有生機。
一、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優(yōu)勢
游戲的一種特別的教學形式,在小學最為適合,因為,小學生天生好動,喜歡在游戲中快樂的活動,所以游戲在小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形式。小學生處于第一個生長發(fā)育期,此時他們的思想也飛速發(fā)展,喜歡探索新鮮事物,喜歡競爭,喜歡模仿。但是他們的注意力不易集中,自制力弱,意志力還沒有形成。但是,他們的判斷力在不斷提高,對自己有一個認識,能把自己的行為與別人的行為進行比較。在這個時期,他們的身心特別要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才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這樣一來,就可以讓他們的生理與心理都得到發(fā)揮,還為以后甚至是中年、老年的發(fā)展打好基礎。體育游戲作為小學生廣泛喜愛的一個體育形式,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它能夠使小學生在體育游戲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樂趣,培養(yǎng)對體育的興趣,小學生的道德情操得到提升,心理品質得到提高,而且能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競爭能力。他們能在游戲過程中相互團結合作,相互幫助。人際關系得到發(fā)展。游戲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活動形式非常活潑,是小孩子們喜歡的一種運動方式。加之小孩子的天性進好動,這些因素一起決定了小學生與體育游戲的不解之緣。對于小學生來說,游戲就是玩,他們能在玩中又學習到體育技術,培養(yǎng)體育興趣,真正在體育中體驗到樂趣。游戲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一定的體育技能,而且還要求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不斷的思考,以巧妙的方法取勝,相互之間獻計獻策,智力得到提高,學會了發(fā)展思維。學生在游戲過中懂得了要取得勝利就要頑強拼搏,要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形成競爭意識。
二、民間體育游戲的內容
福建是一個經驗發(fā)達的大省,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勤勞勇敢的福建人民在創(chuàng)造的物質文化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民間精神文化。民間體育游戲就是在人們漫長的發(fā)展中形成的一種鍛煉身心的體育活動。民間體育游戲種類繁多,很多游戲經歷幾百年流傳至今,有著頑強的生命力,這都歸結于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娛樂性,易操作性。體育游戲有很多。比如踩高蹺、扭扁擔、跑籃、扳手腕、斗雞、踢毽子、滾鐵環(huán)、50米短跑、陀螺、蹴球,打篾雞蛋、丟飛機板、打紙板等、打花龍、磨貓等。打篾雞蛋是小朋友最喜歡玩的游戲之一,也是最為常見的游戲。所使用的篾雞蛋不是真的雞蛋,而是用楠竹或金竹細篾編織成一個鴨蛋大的球,里面用紙或者舊布條填充。在一塊較大的、在平坦地的中央上劃出分界線,分兩隊于自己的半場中。比賽時,由任一方發(fā)球,甲方用手把“蛋”拍擊到乙方場地,乙方再打過來,或用腳踢過來。如果蛋其中一方打出界或者沒有接住落地,對方就會得分,球離最近的一方再次發(fā)球,最后以分多者獲勝?!盎垺庇螒蛞彩切W生喜歡的游戲之一,用蔑編一個中空的球,里面放上銅錢和碎磁片,在晃動或者游戲時會發(fā)出悅耳的聲音。這種比賽形式更為靈活,游戲不分組,幾個成員同時參加。游戲開始,由一人拋“花龍”,其他同學去搶,搶到后再拋,由裁判記錄每個人接到花龍的次數,次數多者獲勝。這種搶花龍的比賽不受場地的限制,比賽時間可長可短,場面激烈而熱鬧,最能體現出學生的靈敏性,所以這種比賽很受學生的歡迎。再比如,其他的游戲如“斗雞”也是一個簡單易行的游戲,兩個人對抗。在一個平整的場地上,劃出一個一米左右的圓圈作為“陣地”即可。兩人站在圓圈內,各人一手抓住自己的一只腳的腳腕,將此腿盤起來,只留另一條腿著地跳躍行走。游戲開始,兩人互相攻擊,想辦法將另一人從圓圈中撞出,被撞出者失敗,或者另一只腳碰地者失敗。當然,也可以多人在一個圓圈中進行游戲。
三、民間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策略
(一)恰當的選擇體育游戲內容
體育游戲既可以看成是體育教學的內容,也可以看成是體育教學項目的輔助教育手段,總之是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務,所以,在選擇體育游戲來輔助教學時,一定要把所選擇的游戲與教材聯系起來,也要根據課的任務來定,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體育游戲的功能。
(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體育游戲的內容
游戲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運用一些情境化的游戲,學生還比較幼稚,在這種情境中游戲非常適合他們的年齡特點,比如,小熊過生日,運物大聚會等游戲,讓他們扮演一定的角色,完成自己的任務的同時就完成了游戲。而高年級有的學生則可以選擇一些小球類作為游戲內容,以發(fā)展學生基本素質,如靈敏、協調和綜合活動能力等。還有一些游戲可以適合所有的年齡的學生,比如,陀螺、蹴球,打篾雞蛋、丟飛機板等。
(三)趣味性與教育性相結合
體育教學本身就是一種教育,而利用游戲教學也要體現教育性。但是游戲的趣味性又是游戲必不可少的因素,游戲的趣味性與教育性有本質的區(qū)別,有趣味性并不代表就有教育性,有了趣味性才會讓游戲更具有吸引力。運用游戲就要動作游戲的趣味性來吸引學生參與學習,讓他們在情趣盎然中身體得到鍛煉、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發(fā)展,這就是體育游戲的特殊功能。所以,我們體育老師在游戲的選擇時、游戲的運用時,這兩個方面都要考慮到,用科學的方法把二者結合起來。始終堅持以學校體育目的任務為準則,把游戲作為體育教學育人的積極手段,使學生在有趣味性的游戲中得到技能與知識,最終形成教育的成效。
(四)注重體育游戲的創(chuàng)新
小學生喜歡新鮮的事物,而對一成不變的事物就會慢慢失去興趣。同樣,在體育教學中,如果我們一直沿用一個不變的游戲,學生對游戲有了很大的熟悉性,游戲對他們就沒有了吸引力。所以我們要變換別的游戲,或者對同一個游戲進行創(chuàng)新,比如,改變規(guī)則,改變場地、人數、角色等。比如,低年級有丟手絹游戲,可以幾個人同時丟手絹。
(五)注意學生安全性及運動負荷
體育課上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在做體育游戲時,由于學生非常興奮,再加上一些游戲本身就具有危險性存在,所以在做游戲時可能會出現一些安全問題。所以,我們在做游戲時既要考慮到教學效果,還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上。民間體育游戲,大多數都較為安全,但也有一些游戲,如:“斗雞”等對抗性較大,這就加大了游戲的危險性,還有一些游戲因為器材的原因也存在安全問題。所以,在游戲的設計中或者游戲過程中都要考慮到安全問題,適當的時候給予一定的安全保護措施,以確保教學的順利進行,達到游戲的教學效果。
結語
總之,體育游戲參與體育教學,對小學生有著積極的意義,能激發(fā)學生對體育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參與度高,活躍積極,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體育游戲作為了一種教學內容的形式進入課堂,使課堂充實了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更加靈活。我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要把民間的體育游戲引入課堂中來,對他們進行品德教育,懂得團結合作,懂得競爭,還會認識到我國的非物質文化,加深對祖國的熱愛。
基金項目: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小學生陽光體育運動中民間體育游戲的開發(fā)與利用研究”(課題編號:XJK016CZXX090)。
參考文獻
[1]張得楨.淺談體育游戲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S1):110.
[2]葉艷.淺談體育游戲的創(chuàng)編原則與運用[J].安康學院學報.2009(0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