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艷
【摘要】面對現在中學生心理問題日益增多,其心理健康教育是日益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一個課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必要性 形式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215-02
2016年4月第一次接觸團體心理輔導課,不僅吸引了我的眼球,也黏住了我的內心。我不禁想到了我正在教的學生。他們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fā)育和發(fā)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各種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yè)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這些與他們的生活學習卻息息相關。
中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壓力大,抗挫力差。在高手如林的高中,學習競爭十分激烈,考試前學生心情十分緊張,總擔心考試會失敗,受到老師、父母的責備,同學的冷眼,產生高焦慮,而一旦真的考試失敗,就立即灰心喪氣,情緒十分低落。家長老師也有“要常敲打才能成才”的做法,導致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2.自我意識強,人際關系不協調?,F階段能考上高中校的學生,往往是初中埋頭苦學的同學,這些同學自我中心意識強,人際交往能力弱,學生常產生焦慮不安,急切需要同伴的互助,但卻因各種心理如成績的起伏或者因嫉妒等而與同學搞僵了關系。
3.尋求溫暖,早戀困擾。高中生自身的生理發(fā)育日趨成熟,對異性的渴望不斷加強,導致“早戀問題”,由此感到“煩燥不安,吃不下,睡不香”,由于無法排解這種心理,外部異性的關心,則會使兩人的關系迅速升溫,由此更是加劇了心理負擔。
面對時下中學生心理問題日益增多,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日益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一個課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般來說,同一年齡層次的學生,他們在智力、人格發(fā)展中所遇到問題和困惑大體呈現出一種普遍性和規(guī)律性。因此,以班級為單位的團體心理輔導,“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班級內交流,形成良好的班風;激發(fā)學生自我教育;提高教師教育與共情的能力”。團體心理輔導是一種經濟而有效的方法。
那么,開展學校團體心理輔導一般都采用哪些形式呢?經過筆者從網上搜索和查閱有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叢書總結如下:
1.班會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
每周在中小學的課程設置中都有一節(jié)班會課,我們可以是以教學班為輔導單位、針對中小學生年齡特點和成長發(fā)展的實際需要而設計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斑\用教室內的團體動力可以幫助學生成長發(fā)展或解決問題?!?/p>
在班會中師生及同學間的互動、互感,相互交流及評判中撞擊出智慧的火花,觸發(fā)更深的發(fā)現。通過豐富的班會活動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輔導滲透于班級活動,既是團體心理輔導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又使輔導的質量得到提高。學生能在豐富多彩、愉快舒心的班級團體心理輔導中獲得心理上的成長和發(fā)展。
例如新生入學初期,為了使班級成員相互了解,建立親密的關系,便可采用班級團體心理輔導的活動形式,增強班級凝聚力。有很多這樣的簡單的游戲如“同舟共濟,一首溫馨的歌曲如《相親相愛一家人》,輕松、和諧的氛圍,一堂班級團體心理輔導課便水到渠成,學生經歷了由陌生到熟悉再到友好的心理歷程,而班級的凝聚力也隨之增強。
2.學科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雖然在中學的課程設置中是分門別類的,但絲毫不影響團體心理輔導滲透在各個學科中。學科教學的一般形式是教師講授,學生聽講并記筆記。但是,如果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習興趣倍增,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習效能增加。借助學科的力量,學生的心理感觸或許會更深刻。二者相互促進,互相提升。如果將二者合理、有機地結合起來,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音樂課堂上可以開展一堂音樂心理課,老師將音樂知識與團體心理輔導有效地結合起來,用音樂的力量作用于團體心理輔導,將團體輔導的理念貫穿于整堂音樂課,學生在課堂上既感受到了音樂的力量,又使焦慮情緒得到了緩解,想必這是一堂令人賞心悅目的音樂心理課。
3.主題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
相似的年齡大多出現的心理問題也大致相同,我們可以事先確定一個主題,如“男女交往”等,把有相似性問題的學生集中起來,共同開展團體輔導。不同年級、班級,不同特點的學生圍繞共同的主題進行討論,各抒己見,相互啟發(fā)。通過團體活動相互接納、相互鼓勵,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主題團體輔導可通過在學校中進行成員招募的方式,制作招募海報,引發(fā)有共同問題學生的興趣。
4.活動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
學校團體心理輔導不禁可以有針對性地在校外的系列活動中開展,也可以在校內的諸多活動中穿插進行。比如在開展文明班級評比活動時,或者開展心理小報的評選,在同學們的參與活動中學到健康心理的 有關知識??梢栽陂_展“陽光體育”運動,將團體心理輔導的理念、策略等滲透到其中,既可以讓學生得到充分的運動,又可以使他們在運動的同時獲得心靈上的成長。
團體是社會的縮影,是一種動力互動。關注在校內的學生,利用其上學期間集中一起的有利條件,關注其心理健康成長,通過學校內的團體心理輔導,通過成員之間的互動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將學到的技巧與方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那么校內團體心理輔導之于每個學生自我成長、個性發(fā)展是健康的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