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義武
唐代筆記小說數(shù)量豐富,內(nèi)容翔實,包羅萬象,敘述異常生動有趣,真實記錄了人們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和活動,反映了時人的審美觀。它是我們今天研究唐代社會生活不可多得的重要材料,也是研究唐代歷史極為重要的參考。在眾多的筆記小說中,劉餗的《隋唐嘉話》是產(chǎn)生時間較早,并且很有特色的一部筆記小說。作者的特殊身份以及此書的鮮明特點,使它在后期有著較深層次的影響。
據(jù)《新唐書》卷132記載,劉餗天寶初兼知史官,著有《史例》。其父劉知幾是唐代著名史學家,他在《史通》中首次對小說作了較為詳細集中的論述。由于家學的淵源,劉餗在創(chuàng)作《隋唐嘉話》時明顯帶有史書創(chuàng)作的痕跡,從而拉開了與同時期人的距離,顯示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具體來說,既具有史書的特征,又具有小說的特色。
首先是史的特征。隋唐嘉話的創(chuàng)作目的不同于一般的筆記小說。其父認為小說的功能在于證史,“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侵酚嘘I文,其來尚矣……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懷鉛握鏨之客,何嘗不征求異說,采攄群言,然后能成一家,傳諸不朽?!盵1]以歷史的標準來要求小說,必然要求小說創(chuàng)作要遵循史書創(chuàng)作的“實錄”精神,反對小說中出現(xiàn)的虛構(gòu)性和想象性,不滿于小說的浮華辭藻,認為這都是小說的缺陷,更不能以此來繩束史書。同樣,劉餗在創(chuàng)作隋唐嘉話時,也沒有真正認識到小說的巨大價值。他在隋唐嘉話序言中寫到小說“不足備之大典”??梢?,他也認為小說是歷史書籍的附庸。因此他在選材上比較拘謹,重在歷史史實的記錄,沒有后來小說的奇幻色彩,更多的是中正平和。
對歷史人物作客觀的評價,如薛懷義被仆射蘇良嗣掌嘴之后,武后知道了,只說了句“阿師當向北門出入,南衙宰相往來,勿犯他”[2]37表現(xiàn)了武后公平處事的態(tài)度,隋唐嘉話也沒有刻意隱瞞,表現(xiàn)了其鮮明的實錄精神。武后朝筑明堂以及后來的群龍簇鳳,此書也忠實給以記錄。
其次是在語言上的平實嚴謹,不流于一般小說的俗艷奇幻,通過一則材料我們就能看出來。如,“太宗將誅蕭墻之惡,以匡社稷,謀于衛(wèi)公李靖,靖辭。謀于英公徐勣,勣亦辭。帝以是珍此二人”[2]4言簡意賅,平實謹嚴。
能體現(xiàn)小說特點的內(nèi)容也在隋唐嘉話的選材上,那就是追求一個“奇”字,或者說選材的典型化。在這方面內(nèi)容十分豐富,具體有表現(xiàn)皇帝愛惜人才的:太宗平時以兄長呼李靖,不用君臣之禮。剛即位時,和魏征說話時,總是稱呼自己的名字,虞世南去世,太宗痛苦。高宗痛哭懷念戴德章之事;有表現(xiàn)帝王厚生愛民的:貞觀四年間,被判處死刑的只有二十九人,天下安康,夜不閉戶。太宗因為讀醫(yī)術(shù)發(fā)現(xiàn)人的五臟系統(tǒng)位于背部而禁官吏打犯人后背事,又規(guī)定被處死的犯人須上奏五次以后才能處死;有君臣之間和諧相處的內(nèi)容:如太宗宴請大臣,席間長孫無忌和歐陽詢的相互戲謔嘲弄;有臣子勇于進言,忠于職守,不因公害私的實例:如魏征晉見時故意久言于太宗前,致使其懷中一只鳥被活活悶死。房玄齡認為度支使重要而無人能勝任時,自己主動任此職。徐大理審理曾經(jīng)陷害過自己的酷吏皇浦文備時秉公執(zhí)法,拒絕公報私仇。李日知拒絕胡元禮挾私仇殺人之事;也有生活中的特殊細節(jié):如皇宮貯藏的蔬菜不賣給民間之事,又如皇帝禁止當時的王、盧、鄭、崔等大姓相互通婚時,他們不敢舉行婚禮,偷偷將新娘送至夫家。納入作者視角范圍的都是一些有趣的事件。
唐人特別看重修史的榮譽,不能修正史,則修私史,并稍作改動以增強可讀性和生動性。從中也可看出作者作此書的目的。有表歌頌或仰慕之情的,有表諷諫化俗之意的。如本書就直接表明作此書的原因在于“多聞往說,不足備之大典,故系之于小說之末”[2]1。進而舉例說“昔漢文帝不敢更先帝約束而天下理康,若高宗拒乳母之言。近之矣。”[2]1可見劉餗已經(jīng)有著明確的創(chuàng)作目的,那就是要有補于世。所以在選擇材料的時候盡量突出史的一方面,講究真實性。其又言“釋教推報應之理,余嘗存而不論”[2]1。應該說,劉餗在選擇材料的時候是十分講究的,盡管如此,《隋唐嘉話》在敘述中也有不少靈異的事件,也有一些科學異聞。如婆羅僧人得佛齒而被羚羊角打碎之事;林邑進獻的自羅剎國得到的火珠;高開道破面頰取箭頭卻坦然自若等,已頗具傳奇小說的特征。
作為史學家后代的劉餗在記錄小說尚且不諱忌記錄靈異之事,那么其他非為史家的文人在記錄此類筆記小說時更會在創(chuàng)作時無所顧忌,進而在這方面進行更大程度的鋪延拓展。如唐元和時期劉肅的《大唐新語》,在創(chuàng)作時明確表明其目的“盛唐御寓,載幾二百,聲明文物,至化玄風,卓而於百王,輝映于前古。餗不揆庸淺,輒為纂述,備書微婉,恐貽床屋之尤;全采風謠,懼招流俗之說……事關(guān)政教,言涉文詞,道可師模,志將存古?!盵3]1目的即為圣教,移風俗,正風氣,化民智。并且他在編寫體例上也專門在題目上命名為“忠烈”、“友悌”、“公直”等名稱。但其書中也有不少神話靈異的材料。如《忠烈第九》記載安金藏為太子表清白之事,后金藏母死,在其母墓側(cè)造墳塔“忽有涌出泉,又李樹盛冬開花,大鹿挾其道”[3]75,以旌其子之忠。
唐代李肇的《國史補》序中也說“紀事實,探物理,辨疑惑,示勸誡,采風俗,助談笑”。可見有補于世是當時文人創(chuàng)作筆記小說的一個普遍想法。但也說到了“助談笑”,說明他也有尚奇的一面。如其書中記錄“開元末,西國獻獅子。至長安道中,系于驛樹。叔近井,獅子哮吼,若不自安。俄頃風雷大至,果有龍出井而去”[4]。而初唐時期溫大雅的《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記唐高祖的雄才大略,謙遜風度,筆法就比較樸實。
由此可見,唐代早期筆記小說的特點更為重視史的真實性,不太講究虛構(gòu)性和奇幻性,語言樸實,生動性和趣味性不足,但已開記史的同時兼及傳奇性的一面。后期文人創(chuàng)作的筆記小說在繼承忠于史實、有補于世的同時,加強了筆記傳奇性的成分,增強了生動性和豐富性,并根據(jù)自己的創(chuàng)作目的和傾向,對有些史實作了語言或者內(nèi)容上的改編。如唐代顏師古《大業(yè)拾遺記》記載隋朝開掘汴河以后以鐵腳木鵝測水深淺的事,主事者是麻叔謀,表現(xiàn)的是麻叔謀的殘忍;而在中唐以后的韓偓《煬帝海山記中》記載的卻是隋煬帝親自下令主事的,表現(xiàn)的是隋煬帝的殘暴。又如同是記載隋煬帝夢遇陳后主陳叔寶一事。顏師古重在寫隋煬帝與陳叔寶及宮妃的相互詩詞酬唱,以表現(xiàn)他們的風流雅興,刻畫他的享樂之態(tài),較少直接批判,兼及陳叔寶暗示隋朝命運不長。但是到了《煬帝海山記》中卻刪去了較多的詩詞酬唱之事,更多寫陳叔寶對隋煬帝的直接嘲弄,嘆其命不久矣,批判揭露的成分更重一些。
至于傳奇神異的色彩就更為濃重了,而且形式更為多樣。如祥瑞或征兆出現(xiàn),利用夢境進行傳遞信息或暗示,利用民間歌謠記載社會流傳的一些讖語。如《煬帝海山記》中隋煬帝出生時,紅光滿天,鄉(xiāng)間牛馬全都嘶叫起來,其母獨孤皇后夢見一條龍從身體中飛出來,然后墜落于地,折斷了尾巴,暗示隋煬帝帝位不終。隋煬帝夜觀天象知江山不長。院妃慶兒夢見煬帝烈火焚身暗示其后來在揚州被部將殺死?!洞筇苿?chuàng)業(yè)起居注》中民
間流傳的《桃李子歌》“桃李子,莫浪語。黃鵠繞山飛,宛轉(zhuǎn)花園里”,以此暗示李唐能得天下。《大業(yè)拾遺記》中煬帝巡游江都留給宮女的二十個字“我夢江都好,征遼亦偶然;但存顏色在,離別只今年”,暗示隋朝于此年滅亡。類似的內(nèi)容還有很多。這些內(nèi)容,有的是作者抄襲前人的,有的是作者搜集整理本時期的,有改編的,有照實記錄的,但多數(shù)都經(jīng)過改造。且在搜集本時代的事情趣聞時興趣廣泛,搜羅詳盡,特別是對那些富有奇異色彩的材料絕不放過,足見此時文人獵奇的嗜好,但都增強了筆記的生動性和可讀性。有的時候,雖然作者說為了示勸誡,但在實際的流傳中,這種影響已經(jīng)退居次席。
有唐一代,文人生活地位提高,國家相對穩(wěn)定富庶,政治上思想控制寬松,文人的思維活躍,興趣廣泛。時人有著瀟灑飄逸的風行,放曠的性格,傲物的品質(zhì);有著賢臣擇主而事的人生標準,君臣關(guān)系相對其他朝代較為融洽,而寬容開放的胸懷氣度又使文人有機會廣泛接觸到新鮮事物。這一切,都使唐代文人有了獵奇的嗜好。所以,唐代小說都具有傳奇的色彩,到了中唐以后,沿著盛唐文人在筆記小說中開創(chuàng)的求“奇”先河,后代文人將其發(fā)揚光大,并且漸成為一種文人創(chuàng)作的社會風氣。在中晚唐后,文人在筆記中表現(xiàn)出了有補于世的創(chuàng)作思想,他們在表現(xiàn)這種思想時,也不忘用新奇的材料,由此便可窺見《隋唐嘉話》在筆記小說發(fā)展中的肇始意義。
[1]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115.
[2]劉餗.隋唐嘉話[M].北京:中華書局,1979.
[3]劉肅.大唐新語[M].北京:中華書局,1997.
[4]唐李肇.國史補[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