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賢
(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廣東廣州510260)
嶺南畫派“藝術革命”實踐與《真相畫報》特色研究
劉淑賢
(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廣東廣州510260)
嶺南畫派是20世紀初發(fā)端于廣東的著名藝術流派。畫派創(chuàng)始人“嶺南三杰”高劍父、高奇峰及陳樹人于1912年在滬創(chuàng)辦的《真相畫報》成為實踐嶺南畫派“折中中西,融匯古今”之“藝術革命”主張的實踐陣地。文章從探討《真相畫報》的革命性特色、藝術兼容創(chuàng)新特色與時代精神特色入手,剖析嶺南畫派以《真相畫報》為陣地推行“藝術革命”實踐的史實,可以看到嶺南畫派革命、兼容、開放與創(chuàng)新的藝術文化精神。
嶺南畫派;《真相畫報》;藝術革命;美術期刊
發(fā)端于廣東的嶺南畫派,是由粵籍畫家高劍父、高奇峰及陳樹人于20世紀初創(chuàng)立的著名藝術流派,與粵劇、廣府音樂并稱“廣府三秀”,成為嶺南文化重要分枝。高劍父、高奇峰及陳樹人被稱“嶺南三杰”,他們在民初西學東漸,民主思潮驅動及康有為“合中西而為畫學新紀元”的繪畫折中(原文作“折衷”)思想影響下,留學日本,接受日本改良繪畫及西方寫實繪畫訓練,同時加入中國同盟會,投身孫中山的民主革命,以關注社會、把握時代的精神與責任,在中國美術現(xiàn)代轉型時期,主動吸收中外藝術文化精華,倡導“折中中西,融匯古今”的“藝術革命”主張,提出繪畫應具時代性、現(xiàn)實性、教育性與大眾性的畫學新觀點,勇于改革,兼容并舉,開放創(chuàng)新,“開拓出創(chuàng)作題材廣闊、現(xiàn)實關懷深刻、表現(xiàn)手法多樣,雅俗共享、文質相兼的中國現(xiàn)代繪畫新貌”,[1]推動了中國現(xiàn)代美術的進步。
在嶺南畫派創(chuàng)立之初,“嶺南三杰”及其追隨者們除了以廣東作為“藝術革命”實踐的主要地域之外,還以上海為陣地,創(chuàng)辦《真相畫報》,設立審美書館、出版譯著畫集,舉辦藝術展覽,積極推介美術變革,使嶺南畫派的影響從珠江流域擴展至長江流域甚至全國。1912年6月5日,“嶺南三杰”倡導在滬創(chuàng)辦《真相畫報》(旬刊),高奇峰任主編兼發(fā)行人。1913年3月1日,《真相畫報》???,共出版17期。畫報引入西方寫實主義繪畫觀念,廣泛宣傳與推廣嶺南畫派“藝術革命”主張,以圖像敘事方式,洞察社會“真相”,關注國計民生,客觀報道時政,實踐“美術救國”的理想,為此存留大批珍貴歷史照片與美術作品,為后世歷史研究與美術研究提供了特殊的史料佐證,成為在中國美術史、辛亥革命史、文獻出版史及新聞傳播史上具有顯著地位的綜合性美術期刊。本文擬從《真相畫報》的特色研究入手,剖析嶺南畫派以《真相畫報》為陣地推行“藝術革命”實踐的史實,從而揭示嶺南畫派革命、兼容、開放與創(chuàng)新的藝術文化精神及其對當下文化建設的借鑒意義。
《真相畫報》言明其辦刊宗旨為:“監(jiān)督共和政治,調查民生狀態(tài),獎進社會主義,輸入世界智知?!币鈭D通過輿論監(jiān)督,關注民生,以美術喚醒國民,實現(xiàn)“美術救國”之抱負。李懷霜在《真相畫報序》中導出了主編高奇峰從投身民主革命到美術救世的歷程及創(chuàng)辦《真相畫報》之抱負,文述:“主任番禺高君奇峰……與其諸同志憑借丹青神技,開悟國人,咸能自信……又出沒槍林彈雨中,舉鼎革戰(zhàn)場,一蕩一決收之眼底?!还迤嬷?,不得志于時,輒遁身美術救世……”[2]。創(chuàng)刊號上《本報圖畫之特色》一文定義了擬刊載的七類作品范疇,即歷史畫、時事寫真畫、時事畫、美術畫、滑稽畫、地勢寫真畫與名勝寫真畫等,明確表明以圖像敘事方式提高民眾時事認知度,激發(fā)愛國熱情,成就美術救世之壯舉。對于時事畫,文述:“關于民國前途、社會前途……以最奇妙之思想,繪最重要之現(xiàn)狀?!保?]對于歷史畫,則稱“中國四千余年……而其中可歌可泣、可師可法,喚起人群愛國之思想,扶植社會進行之秩序者,必圖繪畫成幅……”[3]如畫報刊載了鄭侶泉的《徐中山王泛舟莫愁湖》,曹華的《卜式輸財助邊圖》、《弦高犒師圖》,沈沁海的《楚子文毀家紓難圖》,《浙江禁煙海戰(zhàn)圖》等一批以賢達英雄為題材的歷史畫,彰顯畫報支持民主革命、喚醒國人以救世之理想。又如主編高奇峰在《真相畫報》發(fā)表的《虎嘯圖》、《松鷹圖》、《雪獅圖》、《怒獅一吼圖》等猛獸畫,體現(xiàn)了畫家以象征手法表達革命者的豪情壯志,實踐“藝術革命”之主張。[4]
對于畫報取名“真相”的深層含義,謝英伯在《發(fā)刊辭》一文中引用英國格林威治將軍對畫師欲掩蓋其臉部黑痣,發(fā)出“繪吾真相”之怒斥的典故,道明“故近日爾,我國民不欲得良政府也,則亦爾矣,否則舍實行監(jiān)督之外,決難為功然,非洞明政府之真相,則監(jiān)督亦無從措手,此本報之設所以真相名也。”[5]辦刊者期望通過傳媒洞察政府之“真相”,營造輿論監(jiān)督之強大作用。畫報第1、2、3期的封面還寓意深刻地采用了主編高奇峰的三幅畫,其一為美術家用畫筆繪畫“真相”,其二為攝影家用相機實錄“真相”,其三為記者以銳利目光及良知尋覓“真相”。生動形象地向大眾表達了“繪吾真相”的態(tài)度及找尋真相之途徑。[6]
《真相畫報》創(chuàng)刊號同時刊載了同盟會香港分會會長謝英伯的《發(fā)刊辭》,同盟會上海機關部評議員李懷霜的《真相畫報序》,廣東光復后首任都督胡漢民的《發(fā)刊祝詞》,三者均致力于孫中山的民主革命,使畫報彰顯出特殊的革命色彩。胡漢民在《發(fā)刊祝詞》中言:“高奇峰君等發(fā)起為《真相畫報》,君等皆憂深慮之士,觀其言,蓋有異于他之以繪事為能者……”[7]畫報撰稿者也不乏革命背景之美術家,如漫畫家何劍士,1905年曾與潘達微、高劍父創(chuàng)辦民主革命報《時事畫報》,1906年加入同盟會;漫畫家馬星施,曾參加廣州國民革命,并隨孫中山流亡海外。[8]此外,衍生于北伐革命軍“戰(zhàn)地寫真隊”的中華寫真隊,負責畫報在廣東的新聞攝影,如畫報刊載的《廣東陸軍全體歡迎中山先生》、《佛教總會歡迎前大總統(tǒng)孫中山先生》、《廣東虎門炮臺之形勢》、《馮如君以身殉藝之情形》、《李漢維槍擊海督之情形》等珍貴新聞照片皆出于中華寫真隊。
《真相畫報》社址與印刷所分別設立于同是革命重心的上海、廣州兩地。畫報的發(fā)行范圍從上海、廣州而至各省,再至南洋各埠、檀香山正埠及東京等地,皆與同盟會之活動地點相合。畫報濃烈的政治傾向與革命性可見一斑。
《真相畫報》圖畫豐富,美術作品與美術論著的刊載是其濃墨重彩之筆。畫報極力實踐嶺南畫派“折中中西、融匯古今”的“藝術革命”主張,即吸納傳統(tǒng)中國畫精髓,引入西方寫實繪畫語言,改革傳統(tǒng)中國畫,倡導“新國畫”、“折中畫”,其兼容、開放與創(chuàng)新的藝術特質體現(xiàn)了20世紀早期中國美術變革之趨向,也反映了嶺南文化的精神特質?!皫X南三杰”早年師從晚清嶺南著名花鳥畫家居廉習畫,受到居廉繪畫世俗性與平民性觀念以及“科學的觀察法”與“忠實寫生”的繪畫技法熏陶,高氏兄弟還曾受康有為繪畫折中思想與日本改良繪畫及西方寫實繪畫觀念影響,并在投身孫中山的民主革命過程中,意識到“藝術革命”的重要性,正如高劍父所言“兄弟追隨(孫)總理作政治革命以后,就感覺到我國藝術實有革新之必要。這三十年來……大聲疾呼要藝術革命……”[9]此皆成為“嶺南三杰”形成“折中中西、融匯古今”藝術主張的重要推手,也是他們創(chuàng)辦《真相畫報》實踐“新國畫”、“折中畫”的思想來源?!靶庐嬇伞?、“折中派”是當時畫壇對他們及其追隨者的稱謂,后來逐漸被冠以嶺南地域特色,稱“嶺南畫派”。
《真相畫報》所刊書畫作品即畫報謂之美術畫中,高劍父、高奇峰的作品以花鳥走獸畫居多,偶有山水或人物畫,如刊載了高劍父的《花卉四屏》、《殘荷圖》、《層林秋靄圖》、《古泉先生像》等作品,高奇峰的《梅花鹿圖》、《雪地小鳥圖》、《松鷹圖》、《虎嘯圖》、《紫藤圖》、《麻雀圖》等作品,其中第11期高奇峰的《麻雀圖》明確標明為“折中派”作品。高氏兄弟在作品創(chuàng)作中融入了西方寫實主義繪畫技法,充分體現(xiàn)了他們改進中國畫寫實功能的藝術主張。高劍父還嘗試將當時最新的武器飛機、坦克作為新題材,使“新國畫”融入了時代的創(chuàng)新特點。畫報所刊美術畫作者多為粵籍畫家,除高氏兄弟外,另有陳樹人、伍德彝、潘達微、溫其球、黃小松、蔡守、高劍僧等,他們的作品共同表達了嶺南畫派創(chuàng)新的藝術風格與藝術精神。
《真相畫報》第11期始設立了別具一格的“題畫詩圖說”欄目,是畫報倡導西方寫實語言的重要體現(xiàn),主要由高劍父撰稿,強調科學觀察與準確地再現(xiàn)自然。高氏不僅借助攝影技術再現(xiàn)昆蟲的生成、展現(xiàn)鷹的姿態(tài)神情,且用植物學的精確語言來闡釋植物形態(tài)習性。如第11期的《昆蟲》,以16幀攝影照片真實記錄了蟬的生命過程,并引述歷代詩作、配中英注文闡明蟬的生命形態(tài)[10];第15期以《天然畫》命名刊載了4幀鷹的照片,注文曰:“鷹,種類甚多,性皆猛鷙,顧盼雄肆,有橫厲長空、搏擊群生之概。畫家之好資料也?!保?0]第12、13期的《梅》、《菊》等篇,則極盡筆墨描述植物形態(tài)與性質,并引述《本草綱目》、《廣群芳譜》、《廣要爾雅》等著述。[10]如在《菊》篇中,高氏劍父述:“菊為顯花植物……花頭細小,花冠(即瓣,科學上名之為冠)為舌狀,由數(shù)瓣至十余瓣,端有鋸齒,每瓣之中,具有一雄蕊……”[11]“將植物學引進花鳥畫,將解剖引進人物畫是近現(xiàn)代中國繪畫語言變革最重要的標志之一。”[10]
《真相畫報》還以極高的包容性刊載與嶺南畫派在藝術見解上存在分野,但頗具遠見卓識的非粵籍畫家之作品與論著,如被稱“古派堅守者”黃賓虹的《焦山北望》、《山水圖冊》、《海西庵》等作品以及《上古三代圖畫之本源》等畫史論說,據(jù)黃氏自述其藝術觀點與嶺南畫派“折中中西”觀點實為相左。畫報這種藝術上的包容胸襟正是嶺南畫派藝術兼容之重大特色。對于古代上乘之畫作的刊載乃是《真相畫報》“融匯古今”,吸納傳統(tǒng)精華的體現(xiàn),是嶺南畫派面對傳統(tǒng)與變革的真實態(tài)度,如刊登了明代關九思的《敷彩山水》、清代惲壽平的《松鼠食筍圖》、《花卉》,清代王石谷的《杜少陵詩意山水圖》等作品,畫派的兼容特色盡顯無遺。
推介世界美術,吸納各國藝術之所長是《真相畫報》最引人注目的新視野與重要特色。如畫報從第1至16期連載了陳樹人譯述的畫學著作《新畫法》,正文二篇,第一編,“繪畫大意”,共十二章;第二篇“水彩畫法”,共七章;卷末載陳氏跋。據(jù)學者李偉銘考據(jù),該譯述本所據(jù)外文原著為日本國民中學會編的《繪畫獨習書》,除了闡述美術常識與西洋畫法外,還表達了文化折中主義觀念,即顛覆藝術之“閉關主義”,吸收西洋畫學先進經(jīng)驗。[12]1914年10月上海審美書館出版了《新畫法》的單行本,1916年2月再版。畫報在第11、13及14期還刊載了高劍父的《鉛筆畫范本》,暢談了高氏對西方藝術的感想。另還刊載了陳樹人的《圖畫教授法》、于風等人的《工藝指南》等重要論說。畫報還設置了各國比較畫、美感史略論、世界大觀、世界美術介紹等專欄,配文刊出法國、蘇格蘭、意大利及日本等國的美術作品,傳達西方寫實觀念,把大眾美術推向新高度。1913年,《真相畫報》連續(xù)數(shù)期推介工藝圖案設計范本,強調圖案設計的實用價值,向國人引介日本明治時期之美術實用論,開展美術實用性探索,這與畫報不斷強調的“美術乃工業(yè)之母”的思想是相一致的。
《真相畫報》以豐富的圖像符號與犀利筆觸抨擊時弊,運用攝影技術客觀報道時政,觸覺甚至延伸至世界,生動形象地反映了辛亥時期的社會變革與進步,深刻觸及社會現(xiàn)實與時代精神,較之民國之前的時事畫報,其編輯方向體現(xiàn)了新的飛躍,在當時上海眾多傳媒中獨領風騷,顯露出嶄新的視野。著名畫家黃賓虹在其主筆的《神州日報》上撰寫《介紹真相畫報》云:“披閱之下,觀其圖畫,趣味濃厚,為近今圖畫旬報之冠。”如畫報刊發(fā)了數(shù)量龐大的攝影作品即畫報謂之地勢寫真畫、時事寫真畫,真實記錄軍事要地之圖像及國內外時政要聞,客觀反映時代風云與社會巨變?!侗緢髨D畫之特色》一文對地勢寫真畫稱:“本報對于兵事上名勝之關系地點,必制為長圖。”[3]對時事寫真畫則述:“國新立,時局百變,事有為社會上注視,急欲先睹為快,本報必為攝影制圖,留作紀念?!保?]據(jù)統(tǒng)計,畫報刊發(fā)攝影作品達200幀。如創(chuàng)刊號與第2期分別刊發(fā)了《武漢三鎮(zhèn)形勢一覽圖》(6幀照片長卷,165x19 cm)與《東南第一名區(qū)》(南京全圖),照片收千里于咫尺之間,氣勢壯觀,極為震撼。武漢與南京均為與辛亥革命戚戚相關之重地,可見辦刊者之用意。再如創(chuàng)刊號刊發(fā)了《孫總統(tǒng)解任出府景況》、《南京臨時總統(tǒng)府人物之一斑》、《紅花崗三烈士之墓》、《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墓》等時事照片,旁注革命黨人之革命事跡;第2、4、8、10期分別刊發(fā)了《南京陸軍野外演習》,《南京戰(zhàn)后之街市》、《“中華民國”海軍艦隊》、舉國慶祝國慶系列照片(18個版面)等攝影作品,客觀報道了民初要聞,向民眾傳播民初新政新事物。對于世界局勢的關注,畫報的觸覺也極為敏捷,如第12至14期以攝影紀實手法連續(xù)報道了巴爾干半島戰(zhàn)爭,第16期報道了《美國新任總統(tǒng)威爾遜荏任記1-3》等新聞,其新聞視野延伸至世界范圍。無怪乎《良友》畫報總編梁得所言:《真相畫報》是“中國攝刊照片的圖畫雜志之開元。”[8]
在民初復雜的政治局勢與社會環(huán)境下,畫報開辟了政治風潮與社會風俗漫畫欄目,即畫報所謂的“滑稽畫”及“時事畫”,采用夸張諷刺手法,“針砭社會痼疾”,“指出確當?shù)姆较?,引導社會?!保?3]成為藝術家關注社會、反映時代的重要方式。對于“滑稽畫”,畫報強調:“具有深意,不得因其事近詼諧,致生玩弄”,[3]側重諷刺社會之丑惡現(xiàn)象,如《新官鉆之趣畫》、《結婚之滑稽》、《風月鑒》等作品;對于“時事畫”則稱:“以最奇妙之思想,繪最重要之現(xiàn)狀”,直指政治事端,使大眾“一觸眼簾,蕩入腦海,社會心理油然而生?!保?]如針對“國會風潮案”、“財政借款案”、“滿蒙獨立案”等重大事件皆以漫畫猛烈抨擊,鞭撻性強,畫風強悍,還配長跋以作點評。畫報漫畫創(chuàng)作隊伍有何劍士、馬星馳、鄭侶泉、鄭萇、何明甫等漫畫家,還有嶺南愚叟雷公、嶺南贛公、礪石山樵、誅心、天聲、寄生、儒賢等筆名創(chuàng)作者,以粵籍畫家居多,部分為民主革命家。如何劍士發(fā)表于畫報的《紙斃》、《寓客.社會寄生之種種(一)、(二)》等作品,筆筆針對社會結癥;馬星馳發(fā)表于畫報的《上海真相》、《民國之真相》、《中國不振之由來》、《過渡時期之新民國》、《人心與世界之關系》等作品,形象鮮明,畫風生動;以“贛公”、“磊公”等筆名發(fā)表的《惡果寓言》、《社會狀態(tài)之種種》、《不倒翁》等作品也畫風辛辣,直指時弊。
此外,畫報對觸及時代的題材極為敏銳,如民國政府于1912年底就西藏意圖獨立的傾向向世界發(fā)表了立場,在此背景下畫報第12、13期以“西藏風俗”欄目刊載了西藏的新聞照片、西藏建筑之達賴喇嘛宮殿、唐卡壁畫《出世禮佛圖》等,并從藝術源流精辟闡釋了西藏藝術與漢、唐文化不可分,以4個版面的篇幅,立意告知世人西藏是中國的神圣領土。這種敏銳的新聞觸覺正是《真相畫報》立足時代、關注社會、挖掘“真相”的體現(xiàn)。
《真相畫報》以藝術兼容創(chuàng)新特色、時代精神特色與“美術救國”的革命性特色,實踐了嶺南畫派“折中中西,融匯古今”的“藝術革命”主張,推進了傳統(tǒng)中國畫變革;同時以圖像敘事方式,立足時代,關注社會,振興民族,以實現(xiàn)“美術救國”的理想,充分體現(xiàn)了嶺南畫派所倡導的革命、兼容、開放與創(chuàng)新的藝術文化精神,不僅對我國20世紀早期的美術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且對當下文化建設仍具借鑒意義,有待學界深入研究。
[1]韋承紅,賴志強.超越與提升——“嶺南畫派在上?!眹H學術研討會綜述[J].美術,2012(8):88-92.
[2]懷霜.真相畫報序[J].真相畫報,1912(1):3.
[3]高奇峰.本報圖畫之特色[J].真相畫報,1912(1):1.
[4]陳正卿.《真相畫報》與嶺南畫派藝術活動[J].美術學報,2012(1):68-78.
[5]英伯.發(fā)刊辭[J].真相畫報,1912(1).
[6]黃大德.于無聲處覓真相——《真相畫報》研究之一[J].美術學報,2013(3):41-53.
[7]胡漢民.發(fā)刊祝詞[J].真相畫報,1912(1).
[8]潘耀昌,徐立.上海早期都市文藝先鋒——《真相畫報》[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31-140.
[9]高劍父.我的現(xiàn)代繪畫觀[M]//李偉銘.高劍父詩文初編.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12-232.
[10]李偉銘.舊學新知:博物圖畫與近代寫實主義思潮[M]//李偉銘.傳統(tǒng)與變革:中國近代美術史事考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151-203.
[11]高劍父.菊[J].真相畫報,1913(13).
[12]李偉銘.一種日本近代美術史觀的中國之旅:從《繪畫獨習書》到《新畫法》《新畫訓》——兼議黃賓虹與《新畫法》的關系[M]//李偉銘.傳統(tǒng)與變革:中國近代美術史事考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249-274.
[13]魯迅.魯迅全集(1)[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334.
(責任編輯:萬偉成jbs163@126.com)
The“Art Revolution Practice”of the Lingnan School of Paint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Review ofthe True Record
LIUShu-xian
(Library,Guangzhou AcademyofFine Arts,Guangzhou 510260,China)
The Lingnan School of Painting is the famous art schools originated in Guangdong.The founder,“Lingnan three masters”,Janfu Kao,Qifeng Kao and Shu-Jen Chen founded the True Record in Shanghai in 1912.The True Record became the practice base of the“Art Revolution”of the Lingnan School of Painting.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facts which the Lingnan School of Paintings implemented the view of“Art Revolution”in the True Record.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True Record’s characteristics,revolutionary character,the art compatible innovation character and the times spirit character,it reveals the cultural spirit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contemporary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Lingnan School of Painting,compatibility and openness.
the Lingnan School of Painting;the True Record;Art Revolution;art journal
J212.05
A
1008-018X(2017)01-0014-05
2016-12-10
廣東省高校省級重點平臺和重大科研項目——特色創(chuàng)新類項目(2015WTSCX044);《廣州大典》與廣州歷史文化研究專項課題(2016GZY27)
劉淑賢(1966-),女,廣東清遠人,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