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Java Web開發(fā)是高職軟件專業(yè)的核心培養(yǎng)技能,但輸出的學生和企業(yè)需求之間還存在一些差距。文章分析了Java Web開發(fā)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企業(yè)需求,對Java Web開發(fā)課程體系進行了構建,并以CDIO模式為指導,闡述了具體的教學實施。
關鍵詞:Java Web;課程體系;教學實施;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34-0146-03
Abstract: Java Web development is the core professional training skills in the software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gap between the skill of students and enterprise nee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Java Web development course, combining with the enterprise demand,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guided by the CDIO mod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crete teaching.
Key words: Java Web; curriculumn system; teaching implement; teaching reform
1概述
Java語言從問世以來,一直是軟件企業(yè)開發(fā)的首選編程語言,隨著Internet技術的發(fā)展和在各個領域日益廣泛的應用,Java Web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很多高職院校的軟件專業(yè)為了適應社會人才需求,提高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都開設了Java Web相關的系列課程。但從對企業(yè)的走訪調查得知,由于教學內容體系安排的不合理,學生實踐能力不強等因素,高職院校輸送的學生和企業(yè)需求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針對這種問題,我院軟件專業(yè)對Java Web課程體系進行了重新構建,并以CDIO教學模式為指導原則,在課程組織、教學組織、教學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做了進一步的改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當前Java Web開發(fā)課程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Java Web技術發(fā)展很快,涉及知識內容廣,并且實踐性強,對授課教師要求高。因此,目前的Java Web開發(fā)課程教學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2]:
1) 課程體系結構不合理,缺乏頂層設計。Java Web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很多院校雖然開設了Java Web相關的系列課程,但對課程體系結構缺乏頂層的設計,一方面造成授課內容不太合理,與企業(yè)實際需求不相符合。另一方面,Java Web相關系列課程的教學通常由不同的授課教師擔當,而由于缺乏頂層設計,課程之間缺乏橫向聯系,每位教師在講授相關課程的時候,自己制定大綱和教學內容,容易造成課程之間的知識點存在斷裂或重復現象。
2) 實踐教學機械化。在實際教學中,雖然相關課程的實踐課時都達到了50%以上,但實踐教學的過程一般都是由教師先對案例進行講解演示,再讓學生模仿訓練,本質上還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因此無法真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且,課堂學時畢竟有限,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使得課堂效率低下,這就造成了學生實踐訓練和知識講解之間的矛盾。隨著教學的推進,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后面的實踐訓練只能是敷衍了事。
3) 項目教學虛擬化。經過了多年的教學改革研究和探討,教學過程中,案例教學法、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得到了普遍認可和應用。但是很多授課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實踐項目沒有經過頂層的科學設計,教師采用的教學案例都是虛擬化的項目案例,比如圖書館管理系統、學生選課系統等等,雖然項目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容易理解,但這些虛擬項目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弊端:一是功能過于單一,內容陳舊,只能起到說明知識點的作用,卻與實際應用脫節(jié),缺乏實戰(zhàn)性,使得學生在真正面對一個綜合項目的時候卻感覺無從下手。二是由于每個項目功能單一,不能把一個完整的項目貫穿于整個課程的教學,和企業(yè)實際項目開發(fā)過程也不相符合,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形成從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系統設計、代碼編寫到測試發(fā)布的整個工程思想。
3 Java Web開發(fā)課程體系結構構建
Java Web開發(fā)設計內容較廣,而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只是開設了Java Web的基礎課程,開發(fā)模式基本都是采用Sevlet+JSP+JavaBean的原始方式[3]。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軟件技術專業(yè)走訪了大量的軟件企業(yè),發(fā)現現在企業(yè)Java Web開發(fā)普遍采用SSH框架和SSM框架結構,在開發(fā)過程中,還要涉及HTML、CSS、JavaScript、jQuery、AJAX等頁面相關技術。因此,學生要能勝任企業(yè)的Java Web開發(fā),需要學習和掌握一系列的相關課程,比如Java程序設計、數據庫技術、前臺網頁設計、Java Web開發(fā)技術、框架技術等。
基于這種情況,我院與企業(yè)共同構建了滿足企業(yè)實際需要的Java Web相關的課程體系結構,并統一通過兩個實踐案例貫穿于整個課程體系當中,如1表所示:
課程體系圍繞軟件產品開發(fā)為主線[4-5],以每位同學都要參與幾個項目開發(fā)為目的進行課程安排。在整個課程體系中,選取了開發(fā)的實際案例:人事管理系統和電子商務網站。在知識講解階段,將人事管理系統分解成不同的任務模塊,引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在綜合訓練階段,通過對電子商務網站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實現和改造,讓學生體會不同的實現方法應用于同一個項目中而帶來的開發(fā)效率和實現效果方面的不同。
4 Java Web開發(fā)課程教學實施
4.1課程組織
課程組織方面,以前述設計的課程體系結構為指導原則,以Java Web應用開發(fā)、B/S應用開發(fā)實訓、框架技術、綜合項目實訓為核心課程模塊。特別是在B/S應用開發(fā)實訓課程中,不僅綜合應用前面所學的課程內容,更重要的是以DAO分層開發(fā)模式為基礎,通過完成電子商務網站,讓學生深刻認識JSP頁面、Web層、業(yè)務邏輯層、數據訪問層的工作流程和數據傳輸模式,并注意JSP表單元素、實體類屬性、數據表字段之間的對應關系,在此基礎上運用beanUtils、jdbcUtils等第三方框架結構,為引入后續(xù)的主流框架結構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綜合項目實訓課程中,對前面實現的電子商務網站進行兩次重構。第一次使用SSH整合框架進行重構,第二次使用SSM整合框架進行重構,并嚴格按照企業(yè)開發(fā)模式完成實訓,真正實現與企業(yè)所需開發(fā)人才的無縫對接。
4.2 教學組織
在教學組織方面,我們采用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6],以小組模式為基礎組織教學。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對學生進行分組,讓每個學生充當企業(yè)中的真實角色,以一個職業(yè)人的身份,在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中,模擬軟件企業(yè)工作模式,每位同學承擔工作崗位相應的責任和任務。課堂教學也不再采用“教師演示講解、學生模仿練習”的模式,每一次課堂教學,教師先演示項目,提出任務需求,進行必要的知識講解,然后教師為學生發(fā)放項目任務書,再由組長帶領小組成員分析項目任務,探討實施方案,撰寫任務計劃,完成項目任務,并提交相關文檔。在整個任務完成過程中,授課教師不斷和學生交流,對于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指導學生解決。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研究新的實現方法,而且突破了傳統的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封閉式教學組織形式,將實際生產與學習真正融合為一體,在掌握業(yè)務知識、培養(yǎng)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敬業(yè)精神、團隊意識和職業(yè)道德等綜合素質,使師生在職業(yè)崗位中學習,在學習環(huán)境中工作。
4.3 教學手段
在教學手段應用上,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采取密切的產學結合方式,聘請企業(yè)兼職教師進行實踐指導,并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和網絡教學資源。授課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演示講解,相關的項目任務探討和知識擴展通過網絡化平臺進行。對于網絡化平臺,我們采用學校引入的摩課平臺,相關的授課教案、課程案例、實訓指導、授課視頻等資源全程共享,學生的作業(yè)全部通過平臺提交,并且通過教學平臺的論文模塊和學生實時交流,解決他們學習的相關問題。到目前為止,我們所有的課程都在摩課平臺上線,所有的講課視頻和講義文檔及項目實訓指導書都在平臺共享。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解決傳統教學學生實踐和教師知識講解的課時平衡問題,使得課程的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后,對學生可持續(xù)學習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4.4 考核方式
以CDIO模式為指導原則,從學生的專業(yè)能力、社會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出發(fā),建立基于教學全過程、以學生能力提升為導向的學習評價體系。具體包括過程性考核、綜合素質評價和終結性考核。其中過程性考核占30%,綜合素質評價占20%,終結性考核占50% 。
過程性考核:一方面通過課堂過程中學生的表現進行考核,另一方面通過學生在摩課平臺提交的項目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
綜合素質評價:對學生在平時學習和實踐中表現出來的職業(yè)能力素養(yǎng)進行評定,主要包括團隊協作精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學能力、學習工作態(tài)度等方面,并對這些方面制定出嚴格的考核評分標準。
終結性考核:在期末對學生進行包括筆試和上機考試的綜合測試。其中筆試考查學生對Java Web相關課程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初步理解應用能力,該部分占終結性考核的60%;上機考試通過對實訓案例完成的進行答辯檢查或者進行現場商機考核,該部分占終結性考核的40%。
5結束語
在互聯網+的時代,企業(yè)對Java Web人才的需求有愈演愈烈之勢,作為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yè),應該以這個機遇為契機,主動對接企業(yè)人才需求,從Java Web開發(fā)課程頂層體系結構設計出發(fā),并進行科學的教學實施,為企業(yè)輸送符合要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Java Web開發(fā)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唐寶燕,馮娜.CDIO模式在高職軟件技術專業(y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8(2):406-407
[2] 劉向陽,朱根,王慶飛.《JavaWeb開發(fā)應用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福建電腦,2013,29(3):77-78.
[3] 李俊青,桂占吉.Java Web課程資源建設與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3(15):102-105.
[4] 郝麗波.基于項目驅動的《Java Web應用開發(fā)》課程設計[J].現代企業(yè)教育,2014(14):372-372
[5] 張宏.基于主動式團隊項目驅動的JavaWeb應用開發(fā)技術課程改改[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5 (1):42-43.
[6] 黃正寶,崔恒義,張成年.CDIO模式在高職軟件測試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0(3):67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