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寧
(商丘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
高度的文化自覺,助推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以拓展網球運動文化為例
孔祥寧
(商丘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
運用文獻資料法、理論探究法、邏輯分析法對網球運動的歷史、特征和文化內涵審視,對網球運動的本質屬性、基本理念和文化核心,以及網球運動所展現(xiàn)的,超越自我的競爭意識、人文精神所凸顯多元文化價值功能進行了探究,以此豐富體育文化的內涵,拓展高校校園文化的外延,表達以高校網球運動文化為媒介強化育才、導向、娛樂、輻射等四個方面的功能,符合高校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使命.
體育文化;校園文化;網球文化
中國大學生體育協(xié)會網球分會成立于1994年,標志著中國高等學校網球運動的發(fā)展步入了一個新紀元,并于當年在浙江大學舉行了首屆全國大學生網球錦標賽,截至2016年7月在鄭州大學已經成功舉行了21屆.隨著網球運動在我國高校開展以及大學生網球比賽的舉行,極大地推動了高等院校網球運動的普及與提高.據(jù)有關資料對廣州市網球人口調查表明:“參加網球活動的人群與所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網球活動參與者中,碩士及以上學歷群體占26.20%,本科學歷群體占33.19%,大專學歷群體占22.27%,即絕大部分網球活動參與者都受過高等教育”.由此可以證明高校是網球運動的推廣和網球文化的傳播基地.
體育運動是人類的一種身體語言,又是由人的身體運動創(chuàng)造出的普遍文化現(xiàn)象,它具有社會學價值,人文教育功效,健康身體功能;也是建立體育文化宣傳,構建校園體育文化的基礎.盧元鎮(zhèn)教授對體育文化解釋為:“關于人類體育運動的物質、制度、精神文化的總和.大體包括體育認識、體育情感、體育價值、體育理想、體育道德、體育制度和體育的物質條件等”.體育文化作為人類社會生活中較為普遍的文化現(xiàn)象,其溢出價值遠遠超出了體育強身健體的“本體性”價值,廣泛輻射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多姿多彩的體育文化正是因為人們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意識流動不定,千變萬化;又因體育的社會功能在各種環(huán)境因素的變化而變化,變中不變的是身體運動,展現(xiàn)著的是體育的“本體”,彰顯著體育文化是人生命的律動,它以最直接、最不加掩飾的競爭方式呼喚著人的本質力量.
高校校園文化具有建設的超前性、內容的多樣性、廣泛的參與性等三個方面的特點并具育才、導向、娛樂、輻射等四個方面的功能,符合高校肩負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作為有效載體傳承體育文化,根基于高等院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大規(guī)模、規(guī)范系統(tǒng)地傳授著體育技能和傳播著體育信息的校園;強化著高校體育教育和學習功能,能夠使學生在校期間有效掌握體育技能和形成終身體育的生活方式習慣,因此體育文化通過高校這塊基地高度跨文化融合,更具有包容性,傳遞出高度綜合的體育文化色彩.作為體育項目之一的網球運動根植于高校校園,有其獨特的體育項目特點,又具有深厚校園文化內涵,其文化內涵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拓展,趨于融知識性,趣味性,應用性于一體,又展現(xiàn)出運動中的休閑,鍛煉身心的娛樂,競爭中的社會適應,從而滿足大學生的體育文化需求,豐富了高校校園文化,對現(xiàn)代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終身體育觀的形成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具有啟蒙、推進、提升和拓展作用.
探究網球運動的文化內涵必須了解網球運動的發(fā)展歷程.網球運動起源可以追溯到12-13世紀的法國,也可以說孕育在法國,可是近代網球運動誕生在英國,在英國流行于宮廷,從宮廷走向社會,開始普及到高潮又在美國,當下盛行全世界.網球運動在不同歷史時期蘊涵著不同時代特征和獨特文化內涵,其中融合了多地域、多民族、多文化形態(tài),并形成了最終“貴族運動”的高貴、展示出體育運動文化的優(yōu)雅,凸顯著體育運動的魅力,加強體育運動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認同.網球運動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通過網球運動這一載體,傳承網球運動的文化,了解、認知、體驗網球運動的魅力,從而推動著網球運動的發(fā)展.
人類每種文化的產生、延續(xù),都是借助于所能產生文化的載體.網球文化雖是人類社會大文化到體育文化的子文化,不僅具有體育文化的屬性,又有自身運動項目所具有的本質特性,是以身體練習為表象,以教育手段為目的,承載著精神愉悅的一種生活方式,人的身體及其網球運動是網球文化的“本體”.網球運動文化是在網球運動過程中將各地域、各種族和各人群的文化以各種有形與無形的、物質與精神的、內容與形式圍繞著網球運動的特征不斷總結、創(chuàng)新、發(fā)展形成的,也符合當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所需的多元文化的融合.主要表現(xiàn)在:其一,積極進取,追求卓越.網球運動不懈追求的“更高、更快、更強”也符合奧林匹克憲章所賦予人類的體育精神,促使參與者具備了解自我、戰(zhàn)勝自我、突破自我的態(tài)度,從而歷練參與者勇敢頑強的性格,培養(yǎng)著不畏艱險的優(yōu)秀品質;其二,公平正義,誠信守則.公正、公平是網球運動的靈魂和重要價值標準,競賽場上都是參與者、相互切磋技藝、表現(xiàn)實力、以勝敗論英雄,享受著比賽;其三,追求平等,規(guī)則至上.在網球比賽中無論是運動員、裁判員還是觀戰(zhàn)的觀眾都必須遵守網球比賽時的規(guī)則,崇尚秩序,尊重規(guī)則,規(guī)則就是法律,具有不容挑戰(zhàn)的權威性;其四,競爭友愛,競技和善.網球比賽中既講公平競爭,分分必爭,又表現(xiàn)出禮貌謙讓,君子之交,即可展現(xiàn)出競爭者的競技水平,也可與對手間彌合分歧,尋求網球運動比賽中所帶給的愉悅感,這也是和諧社會所倡導的.
文化是民族發(fā)展的根基,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一切出于人自身的需要,一切經過人自身的認可,一切遵循人自身的規(guī)律,一切為了人自身的發(fā)展,才得以延續(xù)不斷的繼承和傳承.文化價值觀念集中體現(xiàn)是在人文與修養(yǎng)的精神上,也是人們對社會活動的價值判斷、價值取向、意識形態(tài)和行為規(guī)范,這就是文化的核心.網球文化是人類社會大文化到體育文化的子文化,是指在網球運動過程中利用身體運動時的動態(tài)表象特征來傳承文化的一種特殊方式,因此網球的文化內涵所表現(xiàn)的內容都是更有目的地、更有選擇地利用網球運動的技戰(zhàn)術形式展示人類身體素質和追求精神的自由,蘊含著網球運動文化對體育活動更強烈的文化追求傾向,因此,本文認為網球運動文化是指參與者在網球運動時利用身體、器械等有形元素和網球運動特有的技戰(zhàn)術無形元素在一定的時空中匯集、融合、呈現(xiàn)網球場上,表現(xiàn)出競技動態(tài)魅力的特殊文化.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網球運動文化內涵的本質屬性——生命與精神
體育運動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活動,也是融合與人相結合的所有跨文化的產物.然而網球運動過程中的既是傳播人類傳授體育信息的行為或過程,也是在展顯著精神文化形態(tài)、物質文化形態(tài)信息的交流、溝通的過程;更是愉悅身心、回歸自然的身體運動的社會活動,由此揭示網球運動是屬于社會中從事這一運動每個人,且以外在形式的身體練習出現(xiàn),并以隱喻的教育方式作用于一生,它既是現(xiàn)實的,又是終生的,因而必然成為從事網球運動的每個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組織部分,并獲得終生健身、保持美好和享受為目標的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
新儒家的東方美指出:“任何文化只是生命的符號形式,是不同生命形式的文化表達,抓住了生命,才抓住了文化的本質”;德國哲學家狄爾泰生命哲學的中心問題是生命,究其文化還是歷史,都只不過是生命的體現(xiàn),生命是理解人類一切活動的根源,所以要以生命為起點理解網球文化的本質屬性,是因為網球文化不僅僅滿足于生理學意義上的運動,而是以表象的肢體運動為出發(fā)點,表達著內心的生命情感積累和內在感受去領悟運動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為最終歸宿.網球運動中滲透著人類對力量、勇氣、道德、禮儀等精神夢想,只有精神才是人生命活動的最高形式,因此網球運動中,不斷追問人生的價值,體會生活的快樂和幸福,在于“點燃”和“喚醒”生命才是網球文化的終極價值目標,也使每個體驗者從網球運動中獲得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命力,傳遞網球知識、技能和延續(xù)網球運動文化的生命本質.網球運動正是以生命為載體,以精神為動力,以生命和精神的完整和諧的統(tǒng)一為目標的文化體驗.網球運動文化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特有的體育文化現(xiàn)象,既是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其重要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推動著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向前發(fā)展,豐富體育文化的內涵.
3.2 網球運動文化的基本理念——固本與高雅
網球運動被稱為“貴族”運動,就是表現(xiàn)在它的高雅上,從上場的禮儀到運動員所穿戴的服飾,仿佛運動員在參加一場盛大的晚宴,無處不滲透著高貴、典雅的精神風貌,更遵循中國儒家的“禮讓”倫理內涵和“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以人為本是以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為根本目標,網球運動規(guī)則的基本精神使這項運動要有別于其他項目,適應各類人群,又隔網對抗,且強度因人而已;比賽公平公正、攻防相對平衡、規(guī)則簡潔明了,每人每次發(fā)球都有兩次機會,擦網還可以重發(fā)以及每局至少贏兩球、每盤贏兩局等都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例如在英國舉辦溫布爾頓網球公開賽,要求運動員必須穿白色運動服進行比賽,運動員和觀眾在言行舉止上必須講禮貌守紀律,共同遵守的要求,體現(xiàn)著網球運動的高雅,這些不成文的規(guī)矩充分顯示出網球運動是一項文明、高雅、培養(yǎng)人們優(yōu)秀品質的體育運動.
3.3 網球運動文化的核心——禮儀與教化
崇尚“禮儀”是任何一個文明民族的文明社會的標志,人們總是十分注重禮儀文化;因為禮儀是人類社會據(jù)以促進人際交往友好和諧的道德規(guī)范之一.“必須尊重網球場上的一切人和物”,來源于網球傳統(tǒng)文化,很多文明的網球禮儀來源于網球文化的教化和傳承,無論是球員、教練、觀眾之間始終以禮相待,這些明文規(guī)定和約定俗成的禮儀無不體現(xiàn)了舉止的紳士和對人的尊重,從而形成了網球運動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對每個運動員而言,體現(xiàn)的是運動員文化修養(yǎng)、思想水平、交際能力的內在涵養(yǎng);對一個社會而言可以反映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面貌,有助于樹立社會的文明秩序的楷模.
網球文化的禮儀具有明顯的教化功能,表面上網球文化的禮儀有無數(shù)的清規(guī)戒律(如不論參賽隊員的名氣有多大,比賽的結果如何,雙方隊員必須握手和裁判握手,必須給球迷簽名等),但其根本目的卻在于使網球場成為一個充滿生活樂趣的地方,使人變得平易近人,通過網球賽場禮儀的熏陶與洗禮,網球運動員與網球愛好者可以進一步提高禮儀修養(yǎng),培養(yǎng)起尊重他人的文明教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和意識.由此可見,網球文化中的禮儀核心價值在于教育、引導公民自覺遵循社會道德規(guī)范,提高人們的文明意識和人文素養(yǎng),推進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這也是當下生活在校園中的大學生亟需完善的禮儀素質之舉.
網球運動的功能不盡完全顯示在所普及的地域和受眾人群的行為之上,然而來自不同國家所擁有的不同文化內涵在國際賽場上多元性文化融合,以及人文性社會景觀與后發(fā)性潛能發(fā)展交匯,更易被大學校園中青年學子接受、參與和推廣,所以說網球運動文化在高校中最易展現(xiàn)本體的多元化文化價值并放大其功能.
4.1 網球運動文化彰顯超越自我的競爭意識
達爾文揭示的生物學法則認為,競爭是決定物種存亡的根本力量之一(另一種是“自然選擇”).競技體育的本質屬性就是競爭,網球運動比賽中展示的能力和所有競爭的目的都在于超越自我,超越對手;超越本身就是網球文化的價值觀念和基本功能,網球運動比賽中的規(guī)則的設立都是人為地設置障礙,規(guī)范運動員及參與人員的行為,并以比賽的表現(xiàn)形式達到戰(zhàn)勝自我、突破障礙的能力;每場比賽的競爭過程本身就是運動員不畏艱難、勇于拼搏、開拓進取、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一種創(chuàng)新文化.因此高校通過網球運動開設所展示的網球文化能夠培養(yǎng)出大學生具有超越自我、超越對手,培養(yǎng)積極拼搏的意識,樹立自強不息優(yōu)秀品質.當代大學生通過參與網球運動,培養(yǎng)頑強拼搏、奮力進取的競爭精神,也為將來大學生進入日趨激烈的競爭社會奠定了基礎.
4.2 網球運動文化彰顯和諧社會的宗旨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和諧社會是體現(xiàn)著經濟發(fā)達、政治穩(wěn)定、文化繁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四位一體的社會,同時又是促使經濟、政治、文化協(xié)調發(fā)展的社會,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屬性.校園體育文化延伸之網球文化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身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以及人的全面發(fā)展與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達到高度統(tǒng)一正是網球文化所表達的內容,也是體現(xiàn)大學承擔培養(yǎng)多元人才的職能和責任.
高校本身就是傳授知識、陶冶情操的園地,校園網球運動傳達的網球文化豐富著學生的精神生活,而高校的網球文化的內容以非物質實用性的出現(xiàn),其表現(xiàn)形式以審美享受性展現(xiàn).第一,網球運動比賽本身的規(guī)則要求就是室外運動,使運動員置身于綠草、沙地、藍綠色的場地中,給參與者回歸自然的享受,并且網球運動員穿、戴著時尚優(yōu)美的服飾盡情體驗網球運動帶來的樂趣,給人渾然天成的感覺,使身心愉悅,賞心悅目,充分體現(xiàn)了網球運動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第二,網球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盡情發(fā)揮著自己的競技能力,實施著自己戰(zhàn)術意識,研判著比賽場上各種突發(fā)情況,長時間的意志品質的歷練,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人文理念,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fā)展.第三,人的社會存在方式是社會交往,網球運動本身就是社會活動,運動員是社會人,而且網球比賽是個老少皆宜,沒有限制只看比賽場上的競技水平,通過以球會友、增進情誼,增加感情交流,改善人際關系,豐富著人們精神生活,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同營造和諧文明的社會環(huán)境.第四,網球運動的基本準則是相互尊重、友善待人、文明較量、誠實守規(guī),尤為突顯地是其道德品行特征,對每一位身臨其中者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規(guī)范養(yǎng)成誠信守法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自覺抵制違紀的意識,糾正和矯正人們的不良行為,從而促進社會安定團結.
4.3 網球運動文化突現(xiàn)人文精神的精髓
網球運動所展示的體育精神是校園文化所展示的人文精神之一,大學校園文化具有融合跨領域的多元文化特征,網球運動文化通過大學校園文化熏陶,更顯跨文化融合精神.主要體現(xiàn)在,其一網球運動彰顯的網球文化是當下最重要的普世性體育精神,是將身體獲得鍛煉、心情得以愉悅以及精神品質得到歷練,并使之提高、升華的人生哲學;其二網球運動彰顯的網球文化所表達的生活方式是以網球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為一體,所體驗到的運動樂趣、優(yōu)秀榜樣的教育價值和教化作用;其三網球運動彰顯的網球文化是以人為本的大學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大學精神最根本的人文精神價值取向體現(xiàn);其四網球運動彰顯的網球文化也是校園文化的構建中最根本的校園精神文化,既強調人格的完善和自身修養(yǎng)提升,又形成統(tǒng)一的、獨特的、向上價值觀念,還規(guī)范了參與人的行為準則,因此網球運動文化在校園文化中既體現(xiàn)了大學的辦學理念目標,也實現(xiàn)了大學精神的指向,更是人文精神的體現(xiàn).
總之,網球文化所具有特殊性立足于校園體育文化之中,既是校園文化的構成部分,又有濃郁的校園亞文化色彩,并且通過網球運動作為媒介、紐帶傳承文化,更加使校園文化豐富多彩.
(1)網球運動文化是高校內所呈現(xiàn)的一種特定的體育文化氛圍;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內、外網球運動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濃厚的文化氣息校園為環(huán)境,以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
(2)網球運動促使網球運動文化與校園文化的高度契合,承載著培養(yǎng)教育人的功能,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以精神層面為基礎,培養(yǎng)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價值取向;二是突現(xiàn)競爭意識為核心,培養(yǎng)大學生超越自我、勇于創(chuàng)新的爭創(chuàng)意識以便將來適應社會;三是優(yōu)秀品質為標準,培養(yǎng)大學生的誠實守信的優(yōu)秀品質立足社會.
(3)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開展網球運動、研究網球運動文化,要實現(xiàn)創(chuàng)建高校大學生網球文化并使之繁榮與發(fā)展,就要銳意探索校園網球文化的內涵、不斷強化優(yōu)勢特征和大力提升獨特的功能豐富校園文化.
[1]朱征宇,陳德志.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網球熱”的文化思考——網球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的融合[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6):32-34.
[2]黃莉,孫義良.從中西文化的深層結構審視中國體育文化 [J].體育科學,2008(2):3-15.
[3]李華.沖突與融合——中西方體育文化對比下的網球文化研究 [ D].湖北大學碩士論文,2008(5):8-22.
[4]孫享國.論多元體育文化[J].體育文化導刊,2009(5):48-51.
[5]葛翠柏,唐永干.體育文化學理簡論[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0,12(4):11-14.
[6]梁高亮,劉軼.關于中國網球文化的一些思考[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2007(1):114-117.
[7]李愷憲,梁同福.論全球語境下中國體育文化研究的發(fā)展[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9(26)3:261-264.
[8]王成.從城市文化看城市體育文化的發(fā)展 [J].體育科學研究,2008,12(4):47-49.
[9]魯飛.論體育文化的內核結構及我國和諧體育文化的內涵[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33)6:15-17
[10]易劍東.體育文化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120-135.
[11]沈文麗.網球運動的文化內涵與特征分析[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19)2:93-94.
[責任編輯:徐明忠]
On the assistance of university campus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based on high-level cultural consciousness ——Specifi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nnis culture
KONG Xiangn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Shangqiu 476000,China)
This paper aims at the examination of the history,features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ennis by the use of document literature,theory inquiry and logical analysis methods,and the study of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the basic concept and cultural core of the tennis,the sense of competition of the transcendental ego in tennis and the multi-culture func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s,so as to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ports culture,and to expand the extens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the expression in college tennis culture to strengthen training,orientation,function of media entertainment, radiation and other four aspects,with the shoulder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training high-quality talents.
sports culture; campus culture; tennis culture
2016-11-14;
2016-11-30
孔祥寧(1964—),男,安徽蕭縣人,商丘師范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競技體育時空理論和網球運動的理論與教學研究.
G80-05
A
1672-3600(2017)06-008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