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忠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部 廣東深圳 518055)
深圳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架構優(yōu)化研究①
曾永忠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體育部 廣東深圳 518055)
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是有效實施全民健身戰(zhàn)略的基本保障,相關研究大量涌現(xiàn),有必要對健身服務體系架構要素相關研究進行梳理和總結。文章從服務的需求和滿足,以新公共服務理論為基礎優(yōu)化深圳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架構要素。
全民健身 服務體系 優(yōu)化
到2004年年底,深圳全境的城市化工作完成。深圳成為全國第一個沒有農(nóng)村的城市。深圳全境的行政管理完全按城市管理(行政區(qū)——街道——社區(qū))的模式進行,因此深圳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架構形式也比較單一。
2003年12月,廣東省體育局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全民健身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10年,逐步建立層次分明, 布局合理的全民健身設施網(wǎng)絡, 政府主導、條塊結合的全民健身組織網(wǎng)絡, 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全民健身活動網(wǎng)絡, 科學規(guī)范、管理有序的全民健身服務網(wǎng)絡,逐步建立覆蓋面廣, 包容量大、網(wǎng)絡化程度高的全民健身體系。把健身服務體系分解為健身設施網(wǎng)絡、健身組織網(wǎng)絡、健身活動網(wǎng)絡和健身服務網(wǎng)絡四大子系統(tǒng)。
深圳作為廣東的發(fā)展強市,為促進全民健身的發(fā)展,在執(zhí)行廣東省全民健身相關文件要求的同時,相繼頒發(fā)了一系列的規(guī)定條例促進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在廣東省“四大網(wǎng)絡”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框架的基礎上,根據(jù)深圳本地的全民健身活動開展的特點和深圳健身人群的特點推出了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和全民健身條例。2012年5月31日發(fā)布《深圳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1——2015年》;2013年全市體育工作會議指出,今年該市群眾體育工作的重點將放在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上。其中包括:加強實施情況的監(jiān)督和評估;加大基層調(diào)研力度,推進基層體育工作發(fā)展;加強體育社會組織建設,壯大社會組織力量;提升群眾體育活動文化內(nèi)涵,打造全民健身活動品牌;提升市民健身環(huán)境;提升公共體育服務水平。2014年8月28日深圳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于通過了《深圳經(jīng)濟特區(qū)促進全民健身條例》,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深圳市文體旅游局2015年工作要點提到要推進體育事業(yè)全面發(fā)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市。要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深圳市體育發(fā)展規(guī)劃指出:構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是“十二五”期間的主要任務之一。
圖1 深圳市全民健康服務體系架構及構成要素
圖2 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構成要素與結構狀況
圖3 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基本架構
從深圳市頒發(fā)的條例文件內(nèi)容分析,深圳市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可以概括為決策管理網(wǎng)絡、場地設施網(wǎng)絡、健身組織網(wǎng)絡和健身活動網(wǎng)絡四個子系統(tǒng)。決策管理網(wǎng)絡又細分為政策法規(guī)、組織構建、金費保障三個構成要素;場地設施網(wǎng)絡細分為場地設施類型、健身器材規(guī)模和場地設施維護三個構成要素;健身組織網(wǎng)絡細分為社區(qū)健身社團、社會健身團體、健身俱樂部和體制監(jiān)測站點四個構成要素;健身活動網(wǎng)絡細分為健身信息平臺、體育指導員、公共健身站點、公益健身場所和經(jīng)營性健身點五個要素。深圳市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架構及構成要素參見圖1。
有關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構架要素的研究較多。有學者研究指出:健身服務體系至少包含核心層、支持層和保障層三個層次和體育活動要素、體育組織要素、體育場館設施要素、體育信息要素、體育指導要素、體育資金要素、體育政策法規(guī)要素、體育監(jiān)督反饋要素、體育績效評價要素九個要素[1]。有學者認為服務體系、支持體系和保障體系三個層面和十三個要素組成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結構[2]。李靜認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涵蓋公共體育政策法規(guī)、公共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公共體育組織結構和人才,公共體育服務的主體,公共體育服務的方式和公共體育服務的經(jīng)費六個基本要素[3]。羅旭從健身服務目的的角度分析指出:健身服務的環(huán)境與條件、體育健身服務的供給主體和體育健身服務的需求主體三個基本要素是健身服務體系構建的基礎[4]。
已有對全民健身服務體系要素及架構的研究,為完善深圳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但這些研究多從組織管理的角度出發(fā),弱化了服務本身的基本要求和條件要素,在貫徹實施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效果不佳的狀況。
服務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需求,全民健身服務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全民健身的需求。因此,該研究以全民健身的各類需求為主線,分析滿足各類健身需求所需的因素,并據(jù)此推導全民健身服務的各子系統(tǒng),完成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基本架構。該研究把全民健身服務的需求按需求的主體分為服務對象的需求和服務提供方的需求兩大類。服務對象的需求即參與健身民眾的需求可以細分為:硬件設施、健身指導、信息獲取和健身反饋四個要素;服務提供方的需求即政府健身管理部門或健身性社會團體、組織。服務提供方的需求可以細分為:政策法規(guī)、組織建設、人員建設和資金保障四個要素。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構成要素與結構狀況如圖2所示。
服務是滿足對象需求的非實物形式的活動。全民健身服務可以理解為滿足民眾健身需求的各種活動。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就是滿足民眾健身需求的各種活動的集合體。
全民健身服務是公共服務的一種形式。新公共服務理論基于公民權、民主和公共服務的概念構建理論模式,較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實踐需要對完善深圳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結合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基本要求和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理論推導架構體系的研究,我們把理想化的深圳市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概括為圖3所示的架構要素體系。我們把硬件設施、健身指導、信息網(wǎng)絡、組織建設、健身反饋、人員建設、資金保障、政策法規(guī)八個因子為影響深圳全民健身服務的主要因素。
該架構體系從服務提供的條件準備和需求滿足過程作為構建深圳市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模型的基礎。從服務對象和服務提供方的需求組織統(tǒng)計研究得出的八大要素。服務對象的需求包括硬件設施、健身指導、信息網(wǎng)絡、健身反饋四大要素,這些要素是健身參與者能切身感受到的,是參與健身的實踐支持條件;服務提供方的需求包括組織建設、人員建設、資金保障、政策法規(guī)四大要素,這些要素對健身參與者來說是無形的,難以切身感覺到,但是是群眾健身的組織制度支持條件。
[1]肖林鵬,李宗浩,楊曉晨.我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概念開發(fā)及其結構探討[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7,22(6):472-475.
[2]裴立新.全面小康社會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3]李靜.試論體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 2009,62(1):62-65.
[4]羅旭.我國全民健身體系的理論構建與運行機制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
G8
:A
:2095-2813(2017)02(c)-0197-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6.197
①項目來源: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學科共建項目(GD14XTY10)階段研究成果。
曾永忠(1971—),男,漢,湖南安化人,碩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社會體育與體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