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成長宣言;完美心理;教師職業(yè)倦怠
【中圖分類號】G4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24-0019-03
【作者簡介】林盛,福建省上杭縣第二中學(福建上杭,364200)心理健康教師,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一、故事敘說:體驗生命的故事
故事敘說的目的在于幫助來訪者重新編排和詮釋成長故事。以來訪者的生命故事為主線,再透過來訪者的重寫,尋找生命故事中曾經(jīng)被遺漏的部分,這些被遺漏的部分也許就是來訪者成長的資源和動力。
楠,54歲,略顯衰老,擔任多年高三畢業(yè)班的語文教師。按照馬斯諾的“需要層次論”來看,評上高級職稱的他應該步入了人生最輝煌的“自我實現(xiàn)”階段,但事業(yè)的成功并沒有給他帶來成就感,生活處處充塞著哀嘆和煩惱。
初次咨詢,他略顯局促,覺得把“心事”透露給一個資歷尚淺的年輕人有些不好意思。我用真誠打消他的顧慮,指導他以“逆腹式深呼吸放松法”轉(zhuǎn)移緊張的情緒。在放松中,楠的戒備心逐漸消除,開放的態(tài)度使交流和溝通變得自然。
楠學富五車,一張口即彰顯言語的創(chuàng)造力,用獨特的方式向我娓娓道出一個似夢非夢的場景:
在百無聊賴之時,一幅畫反復在腦海中盤旋,強行插入,驅(qū)之不去,讓我不得安寧。人生的許多憾事在眼前閃動,讓我萌生自責和愧疚之心。那是一幅恢宏的《大漠殘陽圖》,貌似張藝謀執(zhí)導的影片《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那浸染橘紅色彩的畫面。在畫面里,我幻化成沙漠里躑躅的獨狼,周遭的環(huán)境異常惡劣,饑惡、疾病、寒冷、殘殺如影隨形。但我內(nèi)心知道,已別無選擇,即使受傷倒下,也要舔著傷口顫巍巍地站起來,望著落日殘陽前進!我不知道這幅畫對我意味著什么……我試圖解讀那幅畫,百思不得其解中分明看到破敗的墳墓和無字碑的影子:落日殘陽、大漠荒沙都在著力渲染生命的蒼涼與悲哀!有時似乎蟄伏著更多無奈和責備。無奈自己的能力太差,責備老天不公平……
這是位智慧高、閱歷深、經(jīng)驗足、情感細膩的老教師。我在心底崇敬之余,感覺到了威懾、居高臨下的氣勢。我決定采用敘事療法,不糾纏、不辯論,用來訪者已有的資源進行外化、解構(gòu)、重寫,以期速戰(zhàn)速決。
二、問題外化:完美心態(tài)的意義
問題外化是幫助來訪者學會將問題與人分開,即“問題是問題,人不是問題”。問題外化之后,探討的焦點將是“問題如何影響人”。
在咨詢初期,我提出一些問題讓楠思考,幫助他理清思路,以“局外人”的態(tài)度來看發(fā)生的故事,以高屋建瓴的方式全面看待問題。同時,也讓來訪者看到,過去所有不容易的經(jīng)歷都是人生的寶貴財富。這些問題是:
“自己的能力不佳”是什么意思?“老天的不公”給你帶來哪些影響?“不公”表現(xiàn)在哪里?你為改變現(xiàn)狀做了哪些努力?如果改變了現(xiàn)狀,未來將會如何?
楠一一作答:“能力不佳”是因為這屆高三的語文成績沒有往年好,這些都是他的錯;讀大學四年級的孩子工作還無著落,就因為自己的職位低微,幫不了孩子的忙;妻子的高級職稱落聘,都是她為家庭付出太多的緣故?!袄咸斓牟还钡臐撆_詞是“為什么倒霉的總是我”,以及對現(xiàn)實感到無能為力。在咨詢中,我直言不諱地指出來訪者高度的“完美主義”心態(tài)。
在確定咨詢目標時,我遇到了難題,來訪者自以為是、處處抱怨的心態(tài)阻礙了咨詢進展。通過協(xié)商,我們把咨詢方向確定為幫助來訪者挖掘內(nèi)在資源,以此進行自我分析,確定行動方向。我輔導來訪者站在當下的位置,沿著時間坐標,“明晰過去,思辨現(xiàn)在,展望未來”;透過時空隧道接納自己、欣賞自己,從而看到當下的各種拼搏、挫折都深具意義,都是自我成長的寫實和寶貴資源。
為了診斷楠的心理狀態(tài),我選用《職業(yè)倦怠量表》進行測試。楠的得分為44分,診斷為:職業(yè)枯竭。
“職業(yè)枯竭”是一種情緒枯竭、情感疏離及個人成就感降低的現(xiàn)象。成就感降低會產(chǎn)生大量的負性情緒,如果負性情緒得不到宣泄,個體會產(chǎn)生抱怨、恐慌、逃避、易激惹等消極行為,工作熱情遞減、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回避社會及人群。職業(yè)枯竭是一種在工作重壓之下身心俱疲的狀態(tài),是身心能量被耗盡的感覺,軀體癥狀表現(xiàn)為:精力差,疲乏,虛弱,出現(xiàn)睡眠障礙、頭痛、背痛、腸胃不適等癥狀。心理狀態(tài)表現(xiàn)為:注意力難以集中,易煩、易怒、易激惹;自我評價低下,成就感缺失;以消極的、否定的態(tài)度去對待自己周圍的人。行為表現(xiàn)為:攻擊性強,人際摩擦增多,極端的枯竭狀態(tài)會使人自傷或自殺。
三、問題解構(gòu):心靈博弈的解構(gòu)
解構(gòu)在敘事療法中的意思是“抖開包袱”,解開“心結(jié)”。通過解構(gòu),我陪伴來訪者漸漸進入心靈對話的情景,回憶變得凄婉、悠長。
楠的成長經(jīng)歷是艱辛苦澀的,追求完美的心理使他凡事都想做到最好,以此博得同事、朋友、領導的認可?!靶⌒囊硪怼彼膫€字詮釋出楠的極度自卑,他希望通過各種“完美”的外在行為表現(xiàn)求得某些領域的一席之地,用各種榮譽包裹軀殼,制造一個“安全感”的匣子。交流中,他提起契訶夫的《裝在套子里的人》,他說自己就是主人公別里科夫,自覺人生“四面楚歌”,稍有動靜就變得風聲鶴唳了。
楠的父親早年因病去世?!案F人的孩子早當家”,為了能夠上學,他靠幫人家撕煙葉、挑河沙掙取學費,由于家境貧寒,自卑感銘刻于心。高考失利,考上師范大學的愿景被擊碎,他最終考入師專。兩年后,他被分配在全縣最窮的鄉(xiāng)鎮(zhèn)初中校任教。那里人煙稀少,生活相當艱苦,大米是從家里帶去的,蔬菜自己種,飲用水靠手提肩挑,一干就是8年。他的潛心教學使一批批從未走出大山的孩子上了縣城高中、考上如意的大學。隨著社會發(fā)展,大量勞力外出務工,再加上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生源急劇減少,因此,縣里收編、合并這所初中校。楠決定參加進城考試,而且選擇了高中教師的職位。通過筆試、說課、體檢、面試,楠成功進城。幾年后,高中教師資格證書、高級職稱、省市“優(yōu)秀教師”表彰皆入囊中。細數(shù)起來,他的教師職業(yè)生涯已有20多個春秋。
通過“解構(gòu)”發(fā)現(xiàn),來訪者因為過度追求完美,讓自己陷入無休止的麻煩中;工作生活中的種種問題都是周圍人會遇到的,并不是特殊的個案。來訪者表示:其他人可以解決,我也能解決,我自身的資源不比人家稀缺。
四、問題重寫:自我宣言,與過去訣別
問題重寫,就是尋找來訪者主線故事之外的支線故事,通過豐厚這些支線故事挖掘來訪者故事中的亮點,即特殊意義事件?!爸骶€故事”是來訪者能夠意識到的成長故事,在問題產(chǎn)生時能夠找到的原因;而“支線故事”往往被來訪者忽略,通常是帶有正性的成長片段,或特殊意義事件。挖掘特殊意義事件,可以使來訪者的故事產(chǎn)生新的意義,重新建構(gòu)積極的自我認同,從而改寫來訪者的生命故事。宣言是通過一種儀式,向自己及他人宣告某一重要的決定或改變,使自己更好地朝這一方面努力,并能尋求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個人成長宣言
1.為了獲得身心的自在,我需要走出“完美”的壁壘,順其自然、活出精彩、活出灑脫。
2.為了我的成長,我需要昂首站立,昂首站立就是要改變過去,把握當下!
3.走出“完美”的壁壘,不是說生活和工作中不需要完美,而是要量力而行。工作中多與同事們溝通,同擔風雨、共享陽光,生活知足常樂。
4.利用閑暇時間到公園跑步,沐浴在大自然的綠色氧吧里;抽空和即將大學畢業(yè)的女兒多聯(lián)系,關心她的學習生活和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用愉悅的心情去燒幾道好菜,葷素相宜,看幾本好書(特別是李子勛、楊鳳池、岳曉東的心理學專著),領略大師風采;從網(wǎng)上下載一些時尚影片,適當品味冒險刺激;周末與學生一起參加戶外活動,和他們一起瘋、一起癲。
5.希望家人和林老師共同見證我實現(xiàn)宣言的鄭重承諾,真正為自己活一回。
宣言人:楠
見證人:林老師
時間:2016.9.10
寫出自己的“宣言”,需要來訪者潛心體會獨立的精神與真正意義,然后對照自己的情況,寫出要擺脫的心理困惑,明確自身應當承擔的責任和改變的意愿。這樣的文字表達,可以堅定改變的信念,并得到家人、朋友等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監(jiān)督、理解和支持,讓他們一起見證來訪者的改變。當新的、積極的行為模式逐步建立時,問題也就得到解決。
五、咨詢后記
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是社會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長期的教育教學中,高要求、高目標導致教師的完美心理,完美心理的脆弱性容易轉(zhuǎn)化成職業(yè)倦怠,職業(yè)倦怠影響著教師的生活質(zhì)量,也必然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成長。
當職業(yè)倦怠與你不期而遇,作為教師的您可以從敘事療法中獲益:一是從職業(yè)倦怠中抽離,以“旁觀者”“觀察員”的身份去看待問題。二是客觀分析自我:我的短板在哪里?我的資源優(yōu)勢在哪里?重點放在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自身優(yōu)勢上。三是尋找行動的途徑,確定適合自己的目標??梢栽谥車说慕?jīng)驗中尋找可以復制的成功經(jīng)驗,也可以在文獻資料中獲取擺脫職業(yè)倦怠的靈感。四是學習“積極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和行為方式,及時緩解負性情緒,在心態(tài)上收放自如、把握當下、積極行動、盡力而為、允許失敗。五是建立社會支持系統(tǒng),從親人、朋友處獲得幫助;適當參加“義工”行動,在助人中獲得快樂,助人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