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國資》記者 孫一元
小i逐夢“智能機器人”
文‖《上海國資》記者 孫一元
專注于自然語言理解人工智能領域16年
作為全球人工智能產業(yè)應用最為成熟的企業(yè),小i機器人已經專注于自然語言理解人工智能領域16年。
在大多數人工智能公司還只擁有一個文案或demo(模型)的時候,小i機器人客服系統已進入建行、工行等幾十家大銀行,三大通訊公司,以及華為、聯想、海爾、三星、東方航空、順豐、通用汽車、萬達集團、攜程等幾百家大中型企業(yè)和政府機構。
小i機器人2001年由袁輝和朱頻頻合伙創(chuàng)辦的“上海智臻智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fā)。前期有較長時間在不斷試錯,坎坷之后,才迎來如今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
小i最早在MSN做聊天機器人,就像現在的微軟小冰。但后來發(fā)現聊天功能無法轉化為商業(yè)價值而進入發(fā)展艱難期。
就在這個時候,上海市科委找上門,請“小i”團隊設計了一個7天24小時接待市民咨詢的“海德”機器人,昵稱“海德先生”。這是小i的第一個客戶。讓“小i”團隊有了第一件“產品”。銷售團隊可以拿著這件產品,相對輕松地向潛在客戶們解釋,什么是“機器人自動回復”系統。
正是這次嘗試,讓小i開始進入智能客服領域,并完成了從針對C端用戶切換到針對B端政企用戶,挖掘到了智能機器人應用的“金礦”。
2008年,小i與江蘇移動合作。2009年之后,小i扭轉局面,在智能客服領域迎來爆發(fā)期,其合作對象也拓展到聯想、京東、聯通、建行、招行等大型互聯網、電信和金融機構。上述公司或機構所引入的機器人雖不用小i命名,但均以小i機器人作為技術支撐。
至此,小i的切入點從大眾轉到政府、企業(yè)——購買了小i的“機器人系統”,可以用來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和企業(yè)的客服效率。政府用“小i”設計的機器人系統代替人工,回答市民對行政政策方面的提問和建議;企業(yè)同樣也使用這套系統來代替售前、售后的客服人員,回答各類客戶咨詢。
人工智能發(fā)展至今,在虛擬機器人領域,主要有三類,一種是聊天機器人,比如2004在MSN上出現的小i,2014年出現的微軟小冰等。第二種是虛擬客戶助理(VCA),比如招商銀行上的小招,在微信端、PC電腦、移動App、電話以及營業(yè)廳門店都會出現,它通過自然語言理解,對客戶進行服務。第三種是虛擬個人助理(VPA),例如蘋果Siri、微軟Cortana、Google Assistant、三星VIV都是這樣的產品。
經歷艱難之后,小i機器人從聊天機器人轉向了虛擬客戶助理(VCA)為主。
小i為政府、企業(yè)開發(fā)的虛擬客戶助理(VCA),堪稱行業(yè)專家。他們教給機器人行業(yè)垂直的知識,使其可以回答行業(yè)的相關問題,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相較于人工服務來說,它速度快,準確率高,隨時在線,有非常大的優(yōu)勢。
上海智臻智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梅莉告訴《上海國資》,未來5-10年,虛擬客服機器人最先取代的工作,就是電話中心的接線員。“招商銀行在微信上的人機交互每天會有超過200萬通,都是機器人負責的,如果有人工的話最少要三四千人,現在招商銀行只有十個人負責,而且大部分是做整理?!?/p>
梅莉表示,目前小i主要面對三類客戶群體。一類是銀行、政府等大型客戶,提供的企業(yè)級產品不僅有對話機器人,還包括相關領域的知識庫;二是提供標準化以及和云服務相關的軟硬件產品,幫助中小企業(yè)和開發(fā)者在小i平臺上快速應用機器人;第三則是面向智能硬件和智能機器人的iBotOS系統。有了系統之后,一些不具備開發(fā)智能對話系統,但又有相應需求的公司可以直接接入,以完善自有產品的性能。
進入2016年,人工智能似乎進入爆發(fā)期。Google、Facebook以及IBM等全球頂級的公司,都在人工智能領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商業(yè)模式后,小i客服機器人的應用也開始被市場廣泛認可,占國內智能客服市場90%的份額,在國際上也多次被作為人工智能應用的典型案例推廣。
梅莉告訴《上海國資》,全球知名的信息技術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高德納)發(fā)布的2017年度十大戰(zhàn)略技術趨勢報告中,就以小i機器人、Siri、Contana等為例,闡述在物聯網時代,作為人與物溝通的新型界面“Conversational+”將連接萬物。“小i機器人被放在了第一個?!?/p>
在梅莉看來,人工智能在客服領域的市場化應用才剛剛開始,智能客服是人工智能目前最穩(wěn)健的商業(yè)模式。“人工智能發(fā)展到今天可以真正產業(yè)化的目前就是智能客服這個領域?!?/p>
梅莉表示,跟機器人的交互目前有三塊,一是計算智能,一是感知智能,一是認知智能。計算智能部分機器人已經超越了人類,感知智能是眼耳鼻舌的感知,比如科大訊飛主要做的語音的識別。小i機器人做的是識別文字的意思,并且提供提問者所需要的答案。這個部分就是認知智能,就是思考,就是在眼耳鼻舌把外界的信息收集回來以后開始進行的思考。
“小i機器人為什么可以做到問一句話就可以迅速的理解?因為小i最核心的技術叫做自然語言處理,是人工智能里面非常重要的技術?!?/p>
梅莉表示,與其他技術不同,智能機器人的技術需要時間的積累,而兩個創(chuàng)始人舉債也要繼續(xù)研發(fā),十多年的深耕為小i機器人在市場爆發(fā)前積累了很多的優(yōu)勢,這種優(yōu)勢甚至是別人無法趕超的?!白匀徽Z言處理本身也是需要積累的,因為有了產業(yè)應用機器人才可以越來越聰明?!?/p>
在梅莉看來,小i機器人客服服務的核心優(yōu)勢,正是其在多個行業(yè)沉淀了最大的領域知識庫和語義庫,并構建了中文知識圖譜。
比如,關于余額查詢方面,人們會提出“我還有多少錢?”“還有好多錢?”“卡上有多少錢?”等約250種問法?!斑@個原始知識的積累就是門檻。所以智能機器人交互的智能與否取決于它發(fā)育的年份和交互次數,這個是很難跨越的?!?/p>
小i機器人的思路是,通過這些應用收集真實、高質量的數據,這些數據通過學習和人機協作的體系,不斷地形成在各行各業(yè)的知識,知識反過來促進行業(yè)應用發(fā)展。
“小i機器人的核心是正向循環(huán)不斷加速,成為更聰明的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