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陳新
(江蘇省如皋市九華初中,江蘇 南通 26500)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徐陳新
(江蘇省如皋市九華初中,江蘇 南通 265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是當今基礎教育的熱點話題.數學課堂“分層教學”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不但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學習需要,而且還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對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有著極大的作用.筆者通過對初中數學課堂分層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初步形成了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實踐操作策略,提高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實施步驟;學習目標
本人所在的農村初中多年以來一直實行“平行分班制”,在七年級時學生的個體差異比較小,教材內容也比較簡單,數學課堂按中等生的水平授課問題不是很大.八年級之后依然采用這種面向全體的教學方法,一段時間后學生數學成績的差異很大,好的同學能考滿分,最差的竟然是個位數甚至是零分.本人擔任數學組長,為了改變這種現象,經過備課組集體討論,我們一致認為只有在數學課堂上實施分層教學,才能改變這個現狀.那么該如何在數學課堂實施分層教學呢?
分層教學就是在班級教學中,從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確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使各層次學生在學習中都能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1.對班級學生摸底調查
要進行分層教學,首先必須對班級每個學生的現狀了如指掌,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態(tài)度,同時還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興趣愛好等其他因素.
2.對班級學生進行分層
根據對學生的調查結果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層,我校一般將學生分為三層.第一層(A層):基礎較好,思維能力也較好.第二層(B層):基礎一般,思維能力一般或較好.第三層(C層):基礎較差,思維能力一般或中下.各個層次的學生數視情況而定,各層次的學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教學中要引入競爭機制,做到能者上、差者下.并在一定時間內作適當調整,對進步快、能力有提高的學生升上高一級層次,對后進的學生可降低一個層次.這樣可以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分層設計教學過程
在學生分層的基礎上,教學設計時應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好教學內容、課堂提問、技能訓練,應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條件,設計好分層教學的全過程.
4.分層設計配套練習
設計系統(tǒng)的數學配套練習,是提高數學教學成績的重要手段.實踐證明:學生對新概念的掌握往往是模糊的,必須通過教師的例題講解,以及學生對習題的練習,才能逐步弄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弄清類似概念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從而真正學到新概念及其運用中的技巧.因此,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對每課時的練習作精心的設計和安排,對不同層次的配套練習,也分層設計,分層要求.實施分層教學后,我校學生的作業(yè)都是本校備課組自己編制的:A層以提高練習和綜合題題為主;B層以少部分基礎題和中檔題為主;C層以基礎題為主.
5.分層實施考核評價
分層教學實施后,考核評價手段也要隨之改變,要改變傳統(tǒng)的“一錘定音”式的考核評價方法和觀念.平時階段性的檢測試題,都包括基礎題、中檔題和提高題三大類,基礎題面向C層學生;中檔題面向B層學生;提高題面向A層學生.考核后,對已達標學生提出更高的目標;對未達標學生,可以個別輔導或者建立互幫互助小組進行幫助.這種考核方法,既考核了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進取性.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對成績進步明顯的可以提高一個層次;對成績有后退的,第一次可以警告,第二次可以降低一個層次.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及時調整適應自身發(fā)展的起點,而且有利于學生看到自身的進步和不足.但是對降級的學生,應熱情關心,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樹立他們的信心,以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
1.能促進全體學生的發(fā)展
由于分層教學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因此能使教學內容較好的適合每個學生的要求.可使每個學生得到最好的發(fā)展.
2.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由于分層教學可使學習水平相差不大的學生在―個層次中學習,他們的知識結構和理解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學習條件基本是相同的,因此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些條件準備教學內容.由于事先對學生的了解,老師可以盡量考慮給同一個層次內的學生準備學習內容,而不用再像分層前那樣要考慮各個層次的學生,導致教學效率低下.
3.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班內分層教學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索中,自然地、輕松愉快地學習數學知識.這樣的教學就自然地變教師津津樂道地講,學生生動活潑、主動自覺地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主體作用就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實施分層教學,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使班級中后進生的比例在逐步縮小,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分化現象得到了遏制,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1] 沈娟. 巧用“最近發(fā)展區(qū)”,促進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提高[J]. 數學大世界,2012(10).
[2]邱亞. 淺談班級分層教學的組織情況[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4(2).
[3] 鄭攀慧. 淺析因材施教下的分層教學法[J]. 新課程:教研版,2012(2).
G632
A
1008-0333(2017)23-0034-02
2017-06-01
徐陳新(1978-),男,江蘇人, 本科,從事中學數學教育.
[責任編輯李克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