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門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意識,增強社會主義道德和法律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的學科,初中思想品德學科教學可以通過多種的途徑和方式得以實施。本文嘗試從情感教學入手,對情感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滲透與運用做出了相應的分析與探討,希望能夠給相關的教育工作者以參考啟示,為我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貢獻綿薄之力。
關鍵詞:初中教育;思想品德;情感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近年來,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的呼聲的改革的浪潮中愈來愈強烈,我國初中階段的教學壓力也在隨之增加。而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因為與素質教育之間天然的緊密聯系,更是成為了教育改革的核心試驗點,與該門課程相關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創(chuàng)意無限。但是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逐漸發(fā)現,情感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引入,對該門課程的發(fā)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情感教學
總體來說,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情感教學要滿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教學要求,其本質是一種情感說服教育。它更強調對學生情感訴求的回應,是一種建立在良好師生感情基礎之上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扒椤迸c“理”是情感教學方式中的兩個重要的媒介途徑,這兩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完整的情感教學體系。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情感教學中,感情是教學理論疏導的前提,教學理論是感情指引的導向,兩者互為因果。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內容中有較多理論教學的內容,這部分的知識,對于心智還不夠成熟的初中學生來說,較難理解,也不容易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而情感教學的引入,可以有效的彌補思想品德課程理論知識的枯燥與乏味,以情感為橋梁,完成課程理論知識的疏導工作。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動之以情
“動之以情”是初中思想品德情感教學的第一步,其目的是為了建立起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為該門課程教學成效的實現,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礎。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可以從真誠關懷、平等交流、耐心指導,這三個方面進行“動之以情”的教學滲入。
1.真誠關懷
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生活的關注度,真誠的關懷學生的成長成才情況。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情緒的感知,積極的收集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的意見與建議,依照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方式的調整與革新工作,激發(fā)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
2.平等交流
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師生之間的地位與角色有很大的差異性,教師處于課堂教學的主導位置,學生處于從屬地位,師生之間的溝通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與包容,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耐心度與包容度相對不足?!捌降取迸c“交流”是情感教學的兩個重點。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人格,以積極的鼓勵教育為主,減少挫折教育的內容。其次,教師要真正的履行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學要求,要因材施教,平等的看待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
3.耐心指導
受年齡的限制,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進行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畏難與放棄的心理,面對這一部分的思想品德“學困生”,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要更有耐心的予以指導,不要輕易的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要讓所教班級學生的整體成績得到切實的提高,讓每一個初中學生能夠建立起優(yōu)良的思想品德觀念,提高教師在學生群體心目中的公信力,實現思想品德教學的德育目標。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曉之以理
“曉之以理”是初中思想品德情感教學的第二步,也是其主要的落腳點。其目的是實現思想品德教學的德育目標,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讓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完成“樹德立人”的德育目標。
1.說服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進行情感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使用說服教育的力量,要懷抱以理服人的價值觀念,不進行個人價值觀念的強加與解讀。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要把課程知識中包含的道理,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與清晰的講述。面對學生對課程知識概念質疑的情形,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要有意識的進行課程教學方式的探索,使用言簡意賅的語言表達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思想品德課程的內涵,把復雜的知識進行簡單化的處理,便于學生學習理解。例如一位老師在進行七年級上冊《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內容的講授中,通過PPT播放種類豐富的飛禽走獸、花鳥蟲魚,以及各色人種的圖片,來讓學生了解生命形態(tài)的多樣性,體會世界的精彩源于生命。在教育學生要珍愛生命時,通過播放一些自然災害,如中國汶川大地震、美國圣海倫火山火山爆發(fā)、日本海嘯等,用一張張圖片直觀地讓學生了解生命的渺小與脆弱,并以此為契機適當進行引申,給學生普及相應的防災、救災方法,提高學生的自救與互救能力。
2.事實教育
事實教育指的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師通過援引真實事例的方式,來對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概念性的內容,進行事實化的解讀,以此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重點的記憶與認識。把學生對課程知識的質疑態(tài)度,培養(yǎng)成一種對社會事物的批判質疑精神,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實踐探究能力。尋找出具有實際價值的事實案例,來支持思想品德課程的理論內容,同時把這種依照理論結果,尋找事實支撐的探索批判方式,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傳遞給學生,提高學生對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知識學習的理性度,改變學生被動接受思想品德理念的不良學習習慣,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指的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要主動的在情感教學的過程中,要主動打通課程理論知識與日常生活實踐之間的聯系,把生活中的各種事物融入進課堂教學,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首先,可以通過生活實例作為課程教學的導入內容與教學實例,讓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工作更加的接地氣。其次,初中思想品德教師的教育工作要突破課程教學的局限性,深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了解學生的日?;顒有螒B(tài)與情感狀態(tài),在與學生的生活接觸中進行思想品德思想的滲透工作,為學生積累更多的生活實踐經驗。
結語
縱觀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程,情感在其中起著關鍵性的推動作用,人們依照血緣關系與情感聯系發(fā)展出最原始的社會族群,讓社會文化得以傳承。在教育教學改革中,情感教學也是基礎教育階段的改革利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發(fā)展也需要積極的引入情感教學的方式,以真誠關懷、平等交流、耐心指導為教學媒介,采用說服教育、事實教育、生活教育的多重教育方式,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成效,讓德育之花迎風盛開。
作者簡介:蘇晉裕,1977.11,男,福建大田,本科,福建省大田縣第四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