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潘亞麗++李良紅++劉志芳
【摘要】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方式,能推動學生在思維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本文主要針對思維導圖的基本內容展開分析,并闡述思維導圖的應用價值,探討大學英語語篇閱讀中思維導圖方式的具體應用,同時提出大學英語閱讀中思維導圖方式應用的策略,為促進大學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 大學英語 閱讀教學 創(chuàng)新應用
大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屬于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豐富學生知識與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語言習慣發(fā)揮著重大作用。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思維導圖模式,能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教學兩者的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推動學生整體能力的提高。思維導圖屬于一種高效的思維模式,以可視化的方式清晰的表達觀點,將其應用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對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一、思維導圖基本概述
1.基本內涵。思維導圖理念是一種思維認知的、高效的可視化工具,通過激發(fā)與整理人內部的思維,以發(fā)散性的方式進行思維的表達。通常情況下,在創(chuàng)建思維導圖時,主要圍繞著某個中心點后以發(fā)散式方式做非線性筆記。
2.基本特征。就特征方面而言,思維導圖具有以下特點:思維導圖圍繞著一個中心點所展開,而這個中心點正是整個文章的中心點。因此,思維導圖的首要任務是明確中心點;思維導圖的主干部分也就是整個思維導圖的重要骨架,思維導圖的各個主干部分,都可作為一個分支進行非線性質的放射;思維導圖的各個分支主要由于關鍵詞匯與圖形所構成,而且將各個分支劃分為若干個話題分支;思維導圖的各個分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相互間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由此構建為完整性的知識網(wǎng)絡。
3.基本作用。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筆者要求本學院14級中文班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融入思維導圖理論,同時教學中對學生的詞匯、句子結構、段落分析到整個語篇的結構都融入思維導圖理論;對14級物理班的則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同時要求學生用傳統(tǒng)的思路學習。經過長期的對比教學,兩個班的學習效果截然不同。所以,思維導圖對學生和教師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1)對學生的作用。幫助做筆記。學生在記錄英語閱讀、課堂學習與自主學習等過程的關鍵內容時,可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做好相關記錄,以連線方式記錄所接受的重點信息及詞匯,助于學生的復習與記憶;便于學生溫習。學生可采用繪制思維導圖方式,將獲得資料與腦海中的思路繪制出來,或者是在紙上重現(xiàn)以往繪制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為預備演說做好充分準備,理順學生的思路,深化學生記憶等。采用思維導圖方式,便于學生組織思路,明確思想與意念等;利于開展小組學習。學生可自行組成小組共同繪制思維導圖,先由各個小組成員繪制自己所知的資料與思路,而后匯總每個小組成員的思維導圖,并以討論的方式明確重要的部分,同時添加部分全新的意念,而后形成最終的小組共同的思維導圖。筆者對兩個班綜合能力進行PBL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對比情況如下:
從分析數(shù)據(jù):14級中文班(93.44±3.33),14級物理班(18.66±2.88)(P <0.05)。所以,思維導圖應用到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幫助極大。
(2)對教師的作用。幫助教師準備講課筆記。教師在記錄備課筆記時,采用思維導圖方式,不僅可以促使教師掌握整體內容,更可以提高備課筆記效率。教案對于教師掌控教學課堂來說具有重要作用。為此,通過思維導圖的應用,為課堂教學提供整體框架,不僅幫助教師平衡自由談話與即興講演關系,更可以保障教師講話結構的嚴謹性;利于教師制定年度計劃和學期計劃。通過應用思維導圖方式,幫助教師更好的掌握學年度計劃,以繪制思維導圖方式,合理的安排各個學期的分段與課程內容。此外,教師可采用更小的思維導圖,細致的劃分整個年度計劃,從而形成各個學期計劃。也就是說,在這個思維導圖中,學年計劃是一個主干部分,而學期計劃則屬于重要分支;輔助課堂與講演。教師借助于黑板、掛圖、白板以及投影機等形式,相應的繪制課程中思維導圖。通過外部設備的應用以展現(xiàn)思維回憶的整個過程,從而理順課程的結構。該方式的應用,除了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更深化學生對授課內容的理解。思維導圖應用到大學英語的教學中,促進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新。
二、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價值
1.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思維導圖不會受到教材限制,學生可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廣泛的攝取感興趣的信息。由此一來,不但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與體系,更拓寬知識的深度與廣度,順應學生的求知欲強、興趣廣泛等心理特點。同時,思維導圖方式的應用對于鍛煉學生思維能力、開拓學生視野同樣具有重要作用。
2.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通常情況下,思維導圖要求學生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與創(chuàng)造性,自主的繪制思維導圖。為此,在這個繪制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口語能力等得到充分的鍛煉,不僅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更可以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3.增強學生整體規(guī)劃能力。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緊緊的圍繞著語篇分析這一重要內容,通過輔助應用思維導圖形式,以清晰直觀的方式向學生呈現(xiàn)文章中知識與主題間關系,幫助深化學生對信息理解與掌握。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中,先深入的分析理解與組織整篇文章,緊接著進行合理規(guī)劃與總體布局,由此形成系統(tǒng)性的思維導圖。在經過一段時期的鍛煉后,學生在規(guī)劃與設計方面的能力將得到提升。
4.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思維導圖是一種幫助學生組織思路與語言的高效工具,具有化繁為簡,提升問題趣味性作用。為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記憶力,更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想象力,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精神的有效方式。
三、思維導圖的大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的實際應用
在大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以新世紀大學英語讀寫教材中的內容為例。通過選取第一冊第三單元TextA A Time for Memories,針對大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方式的應用展開分析。
1.從語篇題材分支出發(fā)。在深入的分析語篇之前,首先要簡要理解語篇題材類型,明確該篇文章的題材是記敘文形式。為此,通過采用導圖方式,高效劃分該篇文章的各個分支,即: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事件(how)等,在整體文章結構明確之后,學生可以調動所學的詞匯知識,快速總結文章的大致內容。具體包括以下幾點內容:本篇文章的線索是時間發(fā)展順序,主要講授的內容是母親和女兒所發(fā)生的事情。通過采用思維導圖方式,便于學生歸納與分析整篇文章內容,并且鏈接文章中的各個要素。使得母親對女兒關愛的情景生動展現(xiàn)在讀者前。通過應用思維導圖方式,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握文章語篇環(huán)境的同時,掌握語篇閱讀中的重要思路。
2.從語篇結構分支出發(fā)。作者回憶跟母親相處的場景表達對母親的思念,作者描述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在不同時間,但在相同的松樹下的場景表達對生命的延續(xù)的欣慰,母親和子女的愛依然不變。學生只有理順整個語篇的結構,才可以真正掌握語篇前文與后文間的聯(lián)系,了解作者以這樣方式安排段落的意圖。而思維導圖對此作出詳細的分析,讓學生更加清晰的了解語篇各個段落間的關系,如:因果關系與承上啟下關系等。要想從整體上把握語篇結構,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閱讀能力。因此,應用思維導圖方式詳細的分析語篇結構,從而明確各個句子、段落間的重要聯(lián)系。
3.從語篇語境分支出發(fā)。在分析語篇語境時,需要從整體上把握文章,要求學生除了要對文章中的詞匯加以正確的理解,更需要學生詳細的理解語篇整體所具有的語言特點。文中的語言自然流暢,通過詳細推敲文章的各個細節(jié)部分,并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在平時生活中跟母親相處的種種相似情況,則可以更加了解對于事情發(fā)展而言語篇語境所發(fā)揮出來的重要引導作用。
四、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策略
1.頭腦風暴法教學策略。頭腦風暴教學方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其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知識歸納、整理、演繹的良好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與理解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該教學方式的應用,不但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閱讀條件,更為學生梳理現(xiàn)有的知識提供幫助,除了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考能力,更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感受無窮的樂趣,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方式,推動學生語言掌控能力的提升。
以新世紀大學英語讀寫課程第二冊第二單元的TextA Choose Optimism為例。在教學中,采用頭腦風暴教學方式,分析By simply choosing optimism,we can lead a better life. 幫助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深化對語境文化的學習。此外,教師應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積極的組織成立思維小組,明確英語教學的主題,深化英語教學的層次。教學中采用思維導圖方式,一方面在繪制與交流中營造出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另一方面加強學生對于整體知識內容的記憶,從而滿足學生對于個性化閱讀的需求。
2.開展有意義的閱讀建構。思維導圖是一個不斷擴充與調整讀者認知圖式的動態(tài)過程,需要學習者加強新學知識與已有知識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新知識與已有知識兩者之間的融合。為此,在開展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采取有效的教學對策,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認知圖式,引導學生閱讀心理與組織結構的構建,深化學生對于閱讀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建構,對閱讀材料有更為深入的理解。思維導圖的應用,正是通過整合學生的已有知識與新知識以及改變學生的認知方式,從而構建知識獲取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
思維導圖的主要特點是可視化,其能夠以顯性方式呈現(xiàn)出個體腦海內部的知識,以更加直觀的方式針對于當前的知識進行引導與定向,從而有效的整合新舊知識,不僅推動新知識的內化,更促進有意義的建構。為此,對于教師而言,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對于學生而言,思維導圖是深化對閱讀理解的重要認知工具。
3.靈活運用閱讀訓練方式。思維導圖對于閱讀訓練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按照不同的層面,可以將閱讀活動劃分為教師閱讀與學生閱讀兩個層面。為此,在對思維導圖展開分析時,應立足教學與學生兩個層面,分別予以詳細的分析,并將其融入至學生閱讀過程中。除此之外,教師應緊緊的圍繞著學生在詞匯量、語法功能等方面內容,相應的傳授技巧,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狀況,選擇合適的閱讀方式,從而推動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
首先,應重視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貼近生活中的人物、歷史、文化、社會新聞等方面內容,合理的選擇閱讀題材,幫助學生構建英語閱讀方面的知識體系;其次,教師應采用多種多樣的閱讀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意識。為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采用如探究式、小組合作式與游戲活動等多種教學手段,改變傳統(tǒng)以講授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以更加清晰直觀的方式向學生呈現(xiàn)出各種文體形式閱讀,深化學生對于大學英語閱讀精髓的理解。
五、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性教學工具,思維導圖方式的應用,以清晰的結構與突出重點的圖形,深化學生對于閱讀材料理解,幫助學生鞏固與記憶材料的知識點,從而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幫助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總而言之,思維導圖屬于一種重要的思維工具,將其應用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既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效果,也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孫燕梅,吳薇.圖表閱讀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
[2]寧建花,苗莉珺.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
[3]趙佳娜.基于思維導圖的微課教學研究——以大學英語為例[J].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6.
【基金項目】貴州省黔西南州科技計劃課題(項目編號:201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