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以教科研為抓手推動教師專業(yè)成長

      2017-04-11 23:29:10劉明美
      江蘇教育研究 2016年33期
      關鍵詞:搭建平臺教師專業(yè)成長教科研

      劉明美

      摘要:教科研是促進學校改革和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是影響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直接因素?;窗采锕こ谈叩嚷殬I(yè)學校以教科研為抓手,采取多種舉措引導、鼓勵教師走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道路,在推動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同時,為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關鍵詞:教科研;搭建平臺;教師專業(yè)成長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6)11C-0042-03

      一、教科研與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內涵

      教科研是一種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有目的、有計劃、有意識地研究教育現(xiàn)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guī)律的認識活動。作為科學研究一個分支的教科研總是為如何解決現(xiàn)實教學活動中各種各樣的教育問題而展開的,即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以此來改進自己的教學。簡言之,教科研是連接理論和實踐的橋梁,是學習和探究的有機結合,是加速教師從“經(jīng)驗型”向“研究型”轉換的最佳途徑。

      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一方面是指教師自身的專業(yè)成長,主要通過教師自身的學習反思在專業(yè)知識與教學技能等方面的個人成長與實現(xiàn);另一方面是促成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過程,是教育部門或學校通過提供培訓等各種活動,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二、教科研與教師成長的關系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與社會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教育要為社會發(fā)展服務,就要對教育的規(guī)模、目標、制度及內容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和決策;另一方面,課改的逐漸深入,使得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難以適應新的要求。因此,積極探索、實踐能體現(xiàn)新課改理念的教學模式成為必然趨勢。

      教師隊伍是學校的根本和保證,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不僅關系到教師個人素質的提高,更與學校的教育質量密切相關。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及如何評價學生學習質量等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教師以此為研究探討對象,努力尋求問題解決辦法的過程既是教師逐步由“經(jīng)驗型”向“科研型”、由“教書匠型” 向“專家型”轉化的教科研過程,也是教師通過不斷學習與探究來拓展其專業(yè)內涵、提高專業(yè)水平的專業(yè)成長過程。

      三、以教科研為抓手 構建教師專業(yè)成長平臺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教科研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第一生產(chǎn)力,“科研興校”“科研興教”已逐漸深入人心。為鼓勵教師走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道路,推動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以提高整個學校的教育質量,我校以教科研為抓手,努力搭建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平臺。

      (一)建立健全教科研機構,完善規(guī)章制度

      制定了《教科研配套(獎勵)辦法》,對課題研究、教科研成果、學術論文論著、論文評比獲獎、專利等作了明確規(guī)定。為進一步調動廣大教師的教科研積極性,提升教科研水平,促進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專業(yè)發(fā)展,我校在《教學質量考核辦法》中將教師的年度教科研工作作為教學質量考核的重要參考依據(jù)。

      (二)以教研活動為依托,教科研“常態(tài)化”

      我校將每周一下午的兩節(jié)課后定為教研活動時間,教研活動形式包括專家講座、教師培訓后總結、校(系)骨干或青年教師公開課展示、集體備課評課等。

      1.推行“每日開放課”、“每周公開課”。在全校范圍內推行“每日開放課”、“每周公開課”。各系部每周推薦1名教師,由教學科研處根據(jù)課表統(tǒng)一安排開放/公開課時間,并提前1周通過教務管理系統(tǒng)向全校教師公布開放課的相關信息,包括時間、地點、授課教師、班級和授課內容等。要求全部聽課教師(各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或教務秘書至少有1人)簽到、做好聽課記錄及評課總結。教學科研處定期組織開放課聽課反饋交流會,邀請學校在省級“‘五課教研、‘兩課評比”活動中獲獎的教師介紹如何備課、說課、上課、聽課以及評課,并對開放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強調“多聽”、“多學”、“多交流”的重要性,鼓勵教師勤于思考、勇于發(fā)現(xiàn)問題和善于通過科研解決問題。開放課與公開課制度的推行,增加了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機會,形成了天天有課聽、人人都上開放課的良好局面,為教師開展教科研提供了素材和拓展了思路。

      2.加大教師教科研培訓力度和廣度。為開闊教師視野、拓寬其科研思路,推動教師專業(yè)成長,學校加大了以“請進來,走出去”為特色的教師培訓力度。

      請進來,即邀請專家、名師來校舉辦講座。如,為使教師熟練運用“中國知網(wǎng)”這一科研平臺,提高其教科研水平,學校邀請了同方知網(wǎng)(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專家來校作“如何使用中國知網(wǎng)提高教科研水平”講座。又如,針對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和教科研等熱點難點問題,舉辦了全國信息化教學競賽一等獎獲得者楊祾老師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實例》、全國職業(yè)學校信息化比賽一等獎獲得者路曉鳳老師的《信息化的語文課堂設計從“模糊”走向“清晰”——我的信息化大賽之旅》、青果公司專家的《如何創(chuàng)建教師學習空間》和淮安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教研究所蔣慕東博士的《先寫楷書,再寫草書——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等系列講座。

      走出去,即本著公平、公正及教師自薦和系部推薦的原則,每年選派大量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教科研培訓。為實現(xiàn)全員培訓及達到以點帶面的培訓效果,要求每位教師每年至少參加一次市級培訓,每2-3年參加一次省級及以上培訓。省、市級培訓教師在培訓后1個月內完成培訓后感想的培訓總結,并在系部教研活動時匯報。出國培訓教師回校后,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專題講座,進行成果匯報會,讓全校教師共享培訓成果。近五年來,學校投入近200萬元,選派了30多位教師走出國門,到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德國、日本等國家進修和考察交流。這些舉措,讓教師對國際先進理念、辦學模式、培養(yǎng)方法和教學經(jīng)驗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效提高了其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

      3.以國家、省、市各級教學競賽為契機,掀起教科研熱潮。近幾年來,為實現(xiàn)以賽促教和以賽促研的目標,學校上至校長下到每一位教師對各級各類教學大賽愈加重視,不僅從政策、制度、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還以此為契機,通過對競賽活動的嚴密組織和層層打磨,掀起了全校教師申請各級科研課題進行研究的科研熱潮。

      (1)廣泛動員,全員培訓。學校專門成立了以教學分管校長、教學科研處處長及各系部主任為首的指導小組,根據(jù)省、國賽要求制定了校級競賽工作方案。各系部收集、學習省市相關文件,制定活動方案,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在全校教研活動大會上,主管教學校長就教學競賽活動的意義、程序等作進一步闡釋,鼓勵老、中、青教師全員參與,激發(fā)大家的參與熱情。全體教學人員參加了在我校舉辦的淮安市“五課”教研工作培訓會,對省體育與心理健康中心組組長錢愛成、省語文中心組組長何忠及省職業(yè)道德與法律中心組組長石光耀等專家的有關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反思撰寫、教學策略安排、教學程序布設和教學資源的開發(fā)、整合與利用等講座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對自己今后的教學研究方向更加明確。

      (2)教研室、系部、學校、淮安市等層層打磨。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個人申報、教研室—系部—學校層層把關選拔市級參賽選手。首先,發(fā)揮教研室、系部集體備課優(yōu)勢和教學團隊群策群力作用,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教學重點的確定、教學難點的突破、教學程序的安排、教學方法的設計和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等方面進行積極探討。其次,在全校觀摩活動中,教師參照《教師說課評分表》對各系部推薦的選手進行打分,選出市賽選手,且要總結其優(yōu)點指出不足,以便其他老師取長補短。再次,選手對教案、說課稿進行認真修改、打磨后,學校組織校內評委,嚴格按照比賽要求對選手的教案撰寫及說課展示進行點評。最后,邀請本校、本市兄弟院校的專家對在市賽中入圍省賽選手的教案、說課進行點評。

      近幾年來,我校在“‘五課教研、‘兩課評比”活動中獲得省示范課3項、研究課十幾項,淮安市示范課20多項。2011年,受淮安市教育局委托,開展了淮安市“十一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五課”教研“兩課”評比推進中職校教學改革的研究——以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yè)學校為例》的研究,研究成果得到專家的一致認可,且對我校以“‘五課教研‘兩課評比活動”為契機,激發(fā)教師教科研熱情,推動教師專業(yè)成長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參考依據(jù)。

      (三)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教科研“科研化”

      課題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載體。近幾年來,我校承擔了江蘇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7項、江蘇省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3項及多項市級重點規(guī)劃課題的研究,帶動了一大批青年教師走上科研的道路,激發(fā)了其研究熱情,為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鋪設了道路。

      (四)實施“五大工程”,樹立教科研標桿

      美國的格萊恩·布萊德曾說過:“成功就是一個人事先樹立有價值的目標,然后循序漸進的變?yōu)楝F(xiàn)實的過程”。沒有目標就沒有努力的方向,沒有奮斗的動力。樹立的標桿最好不要與自己目前水平相差太遠,以免產(chǎn)生挫折感。當超越了樹立的標桿后,要及時尋找、樹立新的標桿,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我校通過“名師培養(yǎng)工程”、“專業(yè)帶頭人培養(yǎng)工程”、“雙師型教師培養(yǎng)工程”、“優(yōu)秀教學團隊建設工程”和“教師全員培訓工程”等五大工程的實施,樹立了大批的教科研標桿。

      我校依托國示范重點專業(yè)建設,加強了教學團隊的建設,并通過團隊建設,培養(yǎng)了一批專業(yè)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目前,有“園藝技術”和“畜牧獸醫(yī)”2個校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其中園藝技術教學團隊被省農(nóng)委評為“省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團隊”。建立了畜牧獸醫(yī)、園藝技術、會計等名師工作室,其中,“李慧園藝名師工作室”被評為省級名師工作室。學校“五大工程”的實施,樹立了大批教科研標桿,同時吸收、帶動了大批中青年教師從事教科研工作,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教學研討和教學經(jīng)驗交流,推進了中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形成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人才梯隊,為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儲備了高素質人才。

      (責任編輯:章躍一)

      猜你喜歡
      搭建平臺教師專業(yè)成長教科研
      略論基礎教育期刊編輯與中小學校教科研共同體的互動
      基于STEAM教育的立體教科研模式構建與實施
      試析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
      未來英才(2016年18期)2017-01-05 21:55:57
      名師工作室區(qū)域發(fā)展建設問題與策略的研究
      對中小學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認識與思考
      影響新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因素分析及應對策略
      在研討反思中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4期)2016-03-23 18:28:02
      加強情感交流?優(yōu)化課堂教學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三個途徑
      甘肅教育(2015年21期)2015-11-28 00:05:22
      “教-研-修”一體化網(wǎng)絡教科研平臺的設計研究
      仙居县| 左权县| 思南县| 兴山县| 称多县| 固安县| 泊头市| 巴南区| 介休市| 镇宁| 葫芦岛市| 尉犁县| 闸北区| 永泰县| 山阳县| 通海县| 呼伦贝尔市| 佛冈县| 齐齐哈尔市| 辉县市| 宁国市| 平舆县| 内黄县| 塔河县| 丹东市| 彰武县| 九江县| 大埔区| 许昌县| 江川县| 绵竹市| 滨州市| 宝清县| 兴仁县| 菏泽市| 永城市| 昔阳县| 淮滨县| 北碚区| 东乌珠穆沁旗| 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