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有利
摘要:一直以來,語文都是一個重要的科目,而閱讀是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需要不斷的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尤其是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而言,閱讀能力越顯重要,但是,就目前我國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能力情況來看并不樂觀,這與教師教學方法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本文對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探討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年級;語文;閱讀能力
G623.2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核心內(nèi)容,教師也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為此,在教學工作中將閱讀劃為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但是,我國大部分教學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導致高年級學生在閱讀上丟分嚴重。
一、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斷推行,我國教學模式發(fā)生率很大的抓變,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常常以提高學生語文知識量作為教學的中心,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yǎng)不予重視,學生長時間處于該狀態(tài)下學習,閱讀能力根本無法得到提高。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核心內(nèi)容,現(xiàn)如今,我國大部分教師已經(jīng)認識到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將閱讀劃分為語文教學重點內(nèi)容。現(xiàn)如今,我國語文新課程準當中也明確餓指出“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所以語文教學的中心應該放在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上,而不是過分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庇纱丝梢?,我國語文教學理念發(fā)展了很大的變化,對學生實踐能力給予了高度重視,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語文不僅僅是一門學科,而且作為一種交際工具,甚至是人類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注重語文實踐這一塊內(nèi)容[1]。閱讀是語文實踐的基礎,學生若是閱讀能力較差,尤其是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而言,缺乏閱讀能力,將無法自行進行語文學習,甚至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語文學習也是十分困難的。為此,教師必須要對閱讀能力給予重視,采用有效的方法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二、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
1.精選內(nèi)容,突出重點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對高年級學生的要求比較高,閱讀量相應增大,此時,教師必須要學會精選內(nèi)容,在備課時,注重重點知識,為上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精選教學內(nèi)容要求所選出來的知識點必須要具有代表性,而且具有教育意義。由于語文教材綜合性比較強,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內(nèi)容知識,每一篇閱讀所表達出來的感情都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將內(nèi)容細化,進行處理,正確指導學生,并做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全面的分析,掌握學生基本的閱讀能力情況,并采用精選的內(nèi)容給予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教師對教材的掌握程度與理解程度,是否可良好的處理,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效率,在新課改下,要求課堂那內(nèi)容要具有深度,例如,在《美麗的小興安嶺》的課堂上,教師對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進行描繪,通過視頻或是圖片向?qū)W生介紹興安嶺的美景,讓學生細細品嘗文中的優(yōu)美句子,在帶領學生進入課文當中。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除了要切身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外,還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采用正確的方法展開教學工作,并布置語言方面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并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例如,教師可展開知識競賽、閱讀速度比賽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都會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這樣便能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2.實行疑問式教學模式,開展多元化教學
現(xiàn)在教學方式多種多樣,疑問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問題來與學生探討閱讀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熟悉閱讀的內(nèi)容,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小組之中進行討論,并主動參與討論當中,解決學生存在的疑問,當學生完成討論時,教師對學生在閱讀當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做解釋,并從字、詞等角度分析,總結出有效的學習方法。例如,在學習課文《莫高窟》時,教師可根據(jù)這四步驟展開教學工作,首先讓學生大致看下課文,掌握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其次,從段落來理解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與中心思想;再者,讓學生找出優(yōu)美的句子與詞語;最后,讓學生自己細細品讀課文,與同學分享自己喜歡的地方[2]。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除了可采用提問的方式,還需實行多元化教學,所謂的多元化教學就是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教師將閱讀教學變得充滿趣味,因為很多閱讀教材都是故事,教師結合文章內(nèi)容采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通過圖片與視頻了解故事內(nèi)容,或是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表演,將故事中的人物通過表演的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不但使得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3.鼓勵學生廣泛閱讀
全面提高學生預讀能力,除了做好課堂上的工作之外,還做好學生課外的工作,因為教師在課堂上所講述的知識畢竟有限,只是靠短短的幾十分鐘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遠遠不夠。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到讀書館翻閱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或是在完成課堂上的閱讀任務之后,教師可向?qū)W生推薦相關的讀物,讓學生到圖書館去查找,自己開展閱讀,將課堂上所學到的閱讀方法運用到其中,這樣達到閱讀方法靈活使用的目的。另外,教師還可組織學生開展閱讀小組活動,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以小組的方式,一起進行閱讀,閱讀的范圍可涉及到中外名著等書籍[3]。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向?qū)W生推介課文閱讀讀物時,需要根據(jù)學生的水平來推薦,教師可推薦學生一些名著,例如著名高爾基的《童年》,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等方面的書籍,此類書籍十分適合高年級學生,學生將自己在課堂上所學到的方法進行閱讀。這樣不但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更讓學生體會到讀書的樂趣,是一個理想的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好方法。
三、結束語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塊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必經(jīng)之路。高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進教學方法,使高年級學生閱讀能力能夠在短時間里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周登峰.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堂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學生之友(小學版) ,2013,(06) .
[2]沈紅、王毅.閱讀與悅讀——談小學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J].時代教育,2013,(12).
[3]張云峰.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培養(yǎng)[J].課外語文,201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