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小梅
摘要:新課程標準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要求越來越高,課堂教學設計顯得尤為重要。我認為小論怎樣的教學設計,學生覺得有興趣才是最好的。相比各種多媒體,學生更喜歡講課風趣幽默的老師。如何為新課程設計理想的教學結構昵?首先要考慮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習興趣是一個人對學習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與情緒狀態(tài)。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動人們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是探索知識的動力,是點燃智慧的火花,學生對某一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xù)地專心致志地鉆研它,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教學中能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無疑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近年來,我做了一些嘗試,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高職學生;激發(fā)興趣;教學;措施
G633.91
一、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1.學習興趣可提高課堂上學生的認知效果
學習興趣產生認識的內驅力,是學習動機的內部來源,使學習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它使學習者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其外部表現(xiàn)為好奇心強、喜歡挑戰(zhàn)、解決問題具有獨立性。其內部表現(xiàn)為:注意的廣度、持久性提高;回憶的再認、再現(xiàn)能力增強;思維具有發(fā)散性、創(chuàng)造性,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水平。實驗證明,在兩組學生中,第一組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產生認識內驅力,學生自發(fā)指向認識對象;第二組用講述、灌輸法,學生在指令下機械記憶。第一組方法對教師而言費時費力,而且在教學剛剛結束的測試中第一組與第二組并無顯著差異,甚至有時第二組要優(yōu)于第一組。然而,在過了相當一段時間之后再做一次測驗,檢查知識保持的程度,此時,前一種方法的優(yōu)勢就會凸顯。興趣可以彌補天賦的平凡,也可以使智能優(yōu)秀的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成績。
2.學習興趣可使學生在課堂上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降低疲勞度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以為,“知道自身就是一個激起生動的、不可熄滅愛好的最令人贊賞的、驚訝的奇特進程”。學習者的學習愛好可使學習者對學習目標充滿熱情,構成積極的探求欲望,對信息加工處于無意識的自動化中,或自動控制狀況,學習中無須調集太多有意注意,對毅力盡力調集能量的需要降低。一旦問題解決,內涵根究的需求也隨之出現(xiàn),學習者會發(fā)生輕松、滿足的心情體會,從而對學習的內容乃至學習環(huán)境發(fā)生接收、親和之感,較少或防止焦慮、恐懼、懼怕被處分、懼怕失利等負面心情,降低疲憊度,苦學變成樂學。這也恰是我們在新課程變革中倡議的自主、開心的學習狀況。
二、如何激發(fā)高職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用多樣的方式呈現(xiàn)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習興趣
高職課程是在初中內容基礎上對生命科學的再認識和拓展,是從可視的宏觀教學轉入微觀的分子和細胞,是對學生已有經驗的再加工和發(fā)展。赫爾巴特說:“同舊有知識相關的新事物會引起我們的注意。而我們全然未知的事物是不會引起我們的注意的。但是,凡是熟知的事物盡管可以引起我們的注意,其注意是不會永續(xù)的??梢砸鹞覀冏畲笈d趣的事物是知與未知的混合物?!彼?,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注意聯(lián)系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以此為依托,學生不會感覺所學內容是空中樓閣,而是水到渠成地遷移接受,從而獲得學習成就感,又進一步催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在講“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一節(jié)時,可先演示實驗“不同條件下過氧化氫的分解”,學生有初中化學所學加快化學反應速度的方法——加催化劑,而感知和理解酶的作用就順理成章。如在講“免疫調節(jié)”時,由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感冒,到世界聞名的“泡泡男孩”大衛(wèi)·菲利浦·威特,他們都是怎樣發(fā)生的?是免疫系統(tǒng)出現(xiàn)了哪些問題才導致現(xiàn)在的結果?他們的免疫系統(tǒng)和正常人有什么不同?這些都是和免疫調節(jié)相關的信息,對此學生產生強烈好奇心,從而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2.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制造懸念的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
有人把興趣視為“隱性的學力”,興趣的廣泛性與強度意味著一個人未來學習的潛力。因此,興趣要激發(fā),更要培養(yǎng)。不同學科都隱藏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資源,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挖掘和巧妙實施。如高職在講“高職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時”以游戲情景導入,數(shù)三角形個數(shù),由幾個到幾十個、幾百個,學生都可以直接數(shù)出來,當數(shù)量增加到幾十萬幾百萬時怎么辦?一時間學生激動萬分,建議紛呈,有的畫正方形樣方,有的把印有圖形的紙折成多等份,還有學生用水杯蓋子畫出圖形取樣……由此引入估算法的學習,學生興趣盎然。
3.利用課堂小游戲激趣
針對學生上課小專心聽講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一些游戲之類的活動,比如,“開火車”,分角色朗讀課文,來想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我在上《全神貫注》這一課時,這個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是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這一課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全神貫注”的意思,以及從中學習大雕塑家羅丹那種對工作認真、一絲小茍的精神。這一課的重點是第二部分,大意是“羅丹全神貫注地修改女塑像,竟然忘了他請來的客人茨威格”,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理解“全神貫注”我認為是難點,那么怎么突破這一難點昵?我先找了兩個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來讓學生體會“全神貫注”的意思,但這樣效果還是小盡如人意,我就想是小是來個角色表演。我一說分角色表演,學生們那個高興勁兒就別提了,大家都踴躍舉手,爭著搶著擔當角色。我叫了兩個在班里比較幽默的男同學進行表演,沒想到扮演羅丹的男同學把羅丹全神貫注修改女塑像的表情、動作、語言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令人出乎意料。表演完后,教室里一片掌聲,學生們個個樂得小得了。表演完后老師再問“全神貫注”是什么意思,學生們都小難理解,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很輕松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化難為簡,老師小用強調專心聽講,小用組織課堂,所有這些已經吸引了每個學生。
三、結語
每位教師都希望學生能夠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接受自己所講的知識,并讓他們真正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地探求知識。能否達到這個目的,受很多因素影響。但教師積極探索并運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與方法,無疑是其中的關鍵因素。在新課改過程中,這顯然是每位教師要積極探究的永恒課題。
參考文獻:
[1]楊世健.淺談高職科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20):63-65.
[2]陳心五.中高職課堂教學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