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晶
淺談數學教學之我見
?鄒晶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課程實施必須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學生的學習方式變革,教學中師生互動方式變革”。作為數學教師應當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學生今后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在近幾年的教學工作中,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策略。
數學;教學;效率
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是通過數學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長期的教學工作中,我悟出一個道理“要使學生學好數學,首先讓學生喜歡數學?!薄皵祵W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情中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要從外在和內在的兩個方面進行。外在方面,主要憑借教師采用一定的教學方法進行,如愉悅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特別要有贊賞、鼓勵的方法,讓學生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內在方面,主要是依靠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使學生從中產生興趣。教學中盡量采取趣味題、游戲題、智力題、和思考題,使學生在“練中生趣”由內在的方面發(fā)生興趣,使學生自身需要,這樣才能夠持久下去。
學生獲得知識,必須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可以通過接受學習的方式,也可以通過自主探索等方式;學生在獲得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只有親身參與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才能在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tài)度方面得到發(fā)展。在日常的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以學生自學為主,才能促成有效的數學教學。
1.以學生為主,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不是一句空話,必須落到實處。要把時間留給學生,要把主動參與活動的權利交給學生要讓他們多動手、多動腦、多聽、多看。
2.以學生為主,指導學生自己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是一節(jié)課的首要任務。指導學生自學時,要抓好三點:一是引導學生自學的興趣,二是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三是自學后讓學生有口頭表達的機會。
3.以練為主,一節(jié)數學課應以練習為主線,設計一個多層次的練習教案。同時,要把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討論穿插在練習題中,做到“教師在練中講,學生在練中學”。
1.關注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數學的概念、定理和公式都是有背景和由來的,與其他數學知識之間、其他學科知識之間有關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社會生活也有聯系。只有讓學生了解這些背景及由來,理清所學數學知識與相關知識的區(qū)別和聯系,學生才能理解這些數學概念和公式的重要性,正真理解它們的表述。這樣學生才能合理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所學數學知識的背景和由來,可以稱這些知識為“生長點”;學生所學數學知識的發(fā)展和應用,可以稱這些知識為“延伸點”。因此,對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不但要注重知識表面,更要注重知識的“生長點”和“延伸點”注重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把局部的數學知識置于整體知識體系中,引導學生加強對于數學的整體把握和宏觀認識,為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打下扎實的基礎。
2.日常教學中關注口算教學和應用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閱讀
(1)口算和應用題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兩大教學內容,這兩項基本訓練幾乎覆蓋了小學數學的基本內容??谒闶枪P算的基礎,要想計算過關,必須狠抓口算,每節(jié)課開始的3分鐘進行基本訓練。
(2)應用題教學是數學教學中的老大難問題,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我發(fā)現,一些孩子由于年齡特點和思維的直觀性等現實原因,面對一些冗長的題目讀不進去。數學符號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幾乎可以用來表示任何事物、現象,這使得數學成為所有科學的基礎。因此,小學應用題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教師要從一年級就開始引導要求學生能看懂圖意,并能簡單地說出來;培養(yǎng)高年級學生輕聲讀或默讀,并邊讀邊想,讀懂題意,知道問題和條件,弄清數量關系;對于差生,要讓站起來讀題、講題,這樣才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2)教師要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領會,并進行某種形式的轉化,將生活語言轉變成數學語言,把復雜的數量關系轉變?yōu)閷嵨镅菔镜龋瑤椭鷮W生找出隱含的數量關系,化難為易,化簡為繁。(3)幫助學生養(yǎng)成樂于閱讀,主動交流的習慣。數學教材是學生數學閱讀和學習的優(yōu)秀載體,在課堂上,教師要通過設置問題、創(chuàng)造情境等各種方法調動學生閱讀數學課本的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有思考地閱讀。
“四個當堂”是指作業(yè)的處理方法。即當堂完成作業(yè),當堂效對作業(yè),當堂訂正作業(yè),當堂解決問題。
1.當堂完成作業(yè)。教師要留有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內完成,不把作業(yè)拖到課后。課內有安靜環(huán)境又有教師指導,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2.當堂效對作業(yè)。當堂完成作業(yè)后,教師公布正確答案,讓學生自我效對,使學生當堂發(fā)現錯誤。
3.當堂訂正答案。當堂效對后發(fā)現錯誤,立即在課內訂正,這樣效果最好。
4.當堂解決問題。由于做到當堂校對,當堂訂正,把錯誤消滅在課堂內,及時彌補了知識的缺漏,真正做代理當堂解決問題。也就是做到“堂堂清”不留尾巴到下一堂課。
教學實踐證明,“四個當堂”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師生過重負擔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
總之,無論用什么樣的辦法,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是我們教師永恒的主題。教師要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探索式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當組織者,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數學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讓學生有效地獲取知識,從而實現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和諧發(fā)展。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龍門辦事處東關小學 2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