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林 羅小娟
小議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
?趙寶林 羅小娟
語言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這是“大語文教學觀”的需要。識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都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連。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的生活,使語文教學返樸歸真,應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同時生活又是學生學習的源泉,是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伸。教學中,通過“訪一訪,觀察生活”、“演一演、再現(xiàn)生活”、“學一學、體驗生活”等,從而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小學語文;生活化;探究
1.擴大小學生語文知識面 小學語文課的課堂時間很短,而語文知識卻是永遠也學習不完的,所以學生要想在課堂上提高語文素質,就需要教師指點,把語文教學生活化運用到課堂當中,只有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擴大學生的語文知識層次。例如學生在學習完《橋》這篇文章以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一下附近的橋梁,看看實際的橋梁與書本上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并且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指出橋梁的類型等等。這樣,學生的觀察、語言表達能力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范圍,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2.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水平 小學語文課程學習的目的在于指導學生掌握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為今后的語文學習乃至全科學習奠定堅實的語言、文字基礎。因此,任何字、詞、句、段、篇、章的學習都要以實際應用為最終目的。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目的在于指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既能牢固地掌握語文課本中所要求的專業(yè)知識,又能夠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解決自身在生活中的人際交流問題。
1.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教材中的口語訓練內容與學生在閱讀課上所學的課文中人和事有一定的聯(lián)系,與學生的生活也有一定的聯(lián)系,有些還是學生常見和比較熟悉的生活現(xiàn)象,但平日學生觀察得少,口語表達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學指導全過程要貼近學生,指導學生有意去觀察,通過觀察去認識生活,擴大視野,才能有效強化口語訓練,使學生感到可說的內容豐富多彩,讓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從而提高其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例如,一年級語文教材下冊口語交際內容“春天在哪里”一課,在進行口語訓練時,教師組織學生到戶外去觀察,感受春天的氣息,領略春天的美好,尋找春天的腳步。
查閱春天的相關資料:如讓學生根據自身衣服的增減,取暖設備的變化,河流上冰雪的融化,加深對春天的理解。在口語訓練課上學生們將自己觀察到的春天的景色娓娓道來,教師在交流對話中進行適時指導。這樣不僅使學生全面了解了春天的含義,有意觀察充實了學生的生活,又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語言鑒賞能力。
2.尋找教材與學生生活的碰撞點 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內容反映了農村生活,都能和孩子們的現(xiàn)實生活產生共鳴。若把兩者相結合,孩子們不僅學得開心,而且易于接受。如學習《貓》一文,老舍筆下小貓的淘氣、可愛令人哭笑不得,玩線球、抓著花枝蕩秋千、撲到主人稿紙上留下腳印……都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農村的家庭中幾乎都養(yǎng)有家禽家畜,是孩子們的玩伴,他們之問也肯定發(fā)生過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兒。我們便可趁熱打鐵,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文本的共同點,進行說話與寫作訓練。一說到自己熟悉的小狗、小貓、小雞、小鴨等,孩子們便來勁了,有說不完的趣事。這時,教師要求學生把自己家的小動物的趣事兒寫出來,就變成了一篇篇生動有趣、有血有肉的好文章。再如蠶寶寶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并不陌生,教師結合當?shù)貙嵺`利用農家養(yǎng)蠶這一資源,再拓展閱讀《蠶姑娘》一文就會得心應手。
3.加強演、練再現(xiàn)生活,實現(xiàn)語文生活化 每一篇課文都是以語言文字為載體記錄著一定的生活信息,學生學習語文就是在頭腦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客觀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學習,“充分提供情節(jié)背景下的學習是最有效的”。有的課文內容距學生的生活較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時應借助予隋境的創(chuàng)設再現(xiàn)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激起學習興趣,引起高度注意,較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如根據課文開展心得交流會、辯論會,讓學生說一說,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升華對課文的理解?;虬颜n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則可以把語言文字直接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再者,可以以各種生活化的訓練,讓學生加強情感體驗與實踐體驗,拓展學生的知識、能力與思維。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事必躬身親為才會有所感悟、有所體驗,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應該去親自嘗一嘗。在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利用社會這一學習語文的廣闊天地,積極的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在課外繼續(xù)學習語言、歷練自己運用語言的能力,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將得到不斷提高。例如:針對當今社會上一些時髦的廣告詞,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領鮮”“使用藍天六必治,讓您牙口無炎”等等,一些時髦的店面名字,如“飛發(fā)走絲”“糖糖正正”等等,這一類故意偷換同音字的不規(guī)范用字現(xiàn)象。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課后的時間,引導學生扮演一名文字小衛(wèi)士,走入社會去糾正這類現(xiàn)象。這樣,通過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去體驗學習,不僅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語言文字知識,也鍛煉了學生的社交能力,有效的幫助了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規(guī)范和說話規(guī)范的良好習慣,教學真正意義上的落在實處。
總之,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可否認,書本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手段,但同時,語文教學切記不能被書本所束縛,要讓學生更多的聯(lián)系生活,融入生活,以生活作為學習語文的第二教科書,只有這樣,才能將學生學過的知識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意識,才能賦予語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解釋其全新的潛在意義,更好地引導學生在一個廣闊的天地中,積極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強者,做生活的。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獅子九年制學校 74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