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均勇
探究啟發(fā)式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陳均勇
以往我國的高中生活教學中,由于老師過于注重講解,使得課堂處于枯燥和無趣的狀態(tài)中,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這對于學生生物課程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十分不利。因此,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老師要善于將先進的啟發(fā)式教學方式運用到高中生物教學中,改變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弊端,給學生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確保學生在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同時,自身的生物學習素養(yǎng)也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將來更好的立足于社會中。本文筆者探究了啟發(fā)式教學應用到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原則及策略。
啟發(fā)式教學法;高中生物;有效應用
近些年啟發(fā)式教學法被頻繁的運用到各課程的教學中,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喜愛,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啟發(fā)式教學法具有的優(yōu)勢非常大,尤其是運用到高中生物這門枯燥性較強的理科學習中,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讓學生對生物知識有自己獨特的認識及情感,所以說啟發(fā)式教學法的應用給高中生物教學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方向。
在現代化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注重讓學生自主的獲得知識與情感,因而啟發(fā)式教學方式尤為適應生物課程的教學,對于學生學習興趣及教學質量的提升都非常有意義。因此,想要將其最大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則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獨立思考 一直以來我國教學運用的都是傳統(tǒng)式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非常的弱,學生的學習一般都依賴于死記硬背,這非常不益于教學質量的提升。生物課程既然是理科性的課程之一,就必須要讓學生不斷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啟發(fā)式教學法的運用需要堅持獨立思考原則,教學中可以巧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來導入教學,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2.自主學習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應用啟發(fā)式教學法時必須要讓學生獨立思考,不能再延續(xù)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只有學生處于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中才能對生物課程的學習真正感興趣,才能夠真正的喜歡上生物課程的學習。因而需要老師在教學中提出討論價值高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快速實現教學目標。
3.舉一反三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認清知識的本質,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是教學最重要的目標。因此,老師在采取啟發(fā)式教學法時,需要將生活化的內容融入到教學中,使學生意識到生物知識與生活間的密切的聯系,從而有意識的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有效提升自身的舉一反三能力。
4.情感互動 對于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而言,師生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師生間有情感的互動,既能活躍課堂氛圍,調節(jié)學生的學習情緒,還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能增加學生對老師的喜愛,從而更加積極的參與學習,發(fā)表自己對知識、問題的看法,拓展自身的思維及能力。鑒于此,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需要堅持師生間的情感互動原則。
1.通過實驗教學,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 高中生物課程最大的特點就是讓學生通過探究生命的活動規(guī)律來學習,因而如果換角度言之,可以將生物教學看成是實驗教學。因此,高中生物老師需要意識到此點,并善于合理運用實驗教學方式來不斷的啟發(fā)學生,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比如在學習《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相關內容時,可以先和學生對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進行討論,學生認定細胞中的化合物可以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這時老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實驗,進行真實的觀察、記錄、實驗匯總,加深學生對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理解,掌握好相關知識點。這樣有趣的實驗環(huán)節(jié),能有效啟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確保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2.通過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 問題情境是啟發(fā)學生質疑、思考與探究的有效方式,此方式非常有益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課初老師要善于給學生設計有效的問題情境。比如在學習《蛋白質》相關的內容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情境:利用多媒體播放“三鹿奶粉”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對蛋白質產生探究欲望;然后及時導入氨基酸相關內容的學習,給予學生自由觀察、討論、總結氨基酸結構通式的空間,并巧用多媒體的動畫功能演示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整個過程,要求學生在小組合作嘗試過程中進行描述,啟發(fā)引導其思考,討論肽鏈的空間結構……逐步探索到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過程。這樣邏輯嚴謹的問題情境,能引導學生跟隨著老師的思維參與到學習中,提高學習的效率。
3.通過生動幽默的語言,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老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老師自身教學素養(yǎng)、教學能力的高與低直接會影響教學質量。因此,在實際的高中生物教學中老師要善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來對教學重難點進行趣味剖析,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比如在學習《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相關內容時,老師可以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先大概向學生描述“DNA”分子結構以及其復制過程,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意識,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確保學生在課堂中真正的學有所獲、學有所思、學有所感。
總結:總而言之,高中生物老師想要將啟發(fā)式教學法靈活的運用到教學中,就需要根據教與學的實際情況,堅持一定的教學原則,從多角度來對學生進行啟發(fā),確保學生能自主的參與學習、思考與創(chuàng)造,真正得到全面的發(fā)展,為今后的順利發(fā)展奠定基礎。
[1]楊學峰.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鴨綠江. 2014
[2]賴小紅. 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 2012
貴州省銅仁市民族中學 55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