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愛耀
所謂“翻轉課堂”,是指把“老師白天在教室上課,學生晚上回家做作業(yè)”的教學結構翻轉過來,構建“學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識吸收與掌握的知識內化過程。就小學信息技術課而言,原先在課堂中的知識傳授、操作技能的學習轉移到家中、課外,讓學生來完成,而原先回家后的知識運用搬進了課堂,這樣課堂就變成了師生之間互動的場所。除了鞏固練習外,教師還可幫助答疑解惑,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翻轉課堂通過將“預習時間”最大化來完成對教與學時間的延長。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相應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對教學任務的評價,可以讓教師清楚的了解到學生知識掌握的水平,并提升學生對學習成果的評價能力。同時,考慮到在課后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缺乏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在知識掌握和操作上難免會有所欠缺及遺漏,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以及教師的指導,可以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
那么在小學信息技術課中如何來翻轉課堂,讓翻轉課堂的模式可以在信息技術課中得到更好的運用,本文認為首先要讓教師進行翻轉。
(一) 教師身份翻轉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傳授者,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提升學生的操作水平。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錄制教學視頻、指導學習者交流、安排學習者的學習時間、組織課堂活動等都是教師承擔的工作。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管理,由于學生大多數(shù)年齡較低,心智還不成熟,自控能力較差,教師應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協(xié)作學習。營造良好的課堂交流環(huán)境,在保證任務展示及評價的時間基礎上,增加課堂的交互性,使學生和教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得到良性的互動。同時,要及時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學生自查、同學互查及教師檢查的方式,對學生知識的欠缺進行及時的幫助,提升了學生對學習成果評價的能力,也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提高。
(二)教學設計翻轉
翻轉課堂提高了對教師的要求。為了讓學生在課外自主學習,教師必須實現(xiàn)準備完整的學習資料,在學習資源組織方面,都要認真研究,為學生構造一個適合自主學習、能夠較全面獲取學習資源的學習環(huán)境。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自身教學素養(yǎng)的提高,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智,真正地引導、管理和控制討論過程,并能在關鍵時刻起到引導性作用,才能深化學生的學習。
1. 制作教學視頻
視頻是學生學習新知的媒體來源,也是有效實施課堂翻轉的基礎,所以教學視頻的好壞影響這翻轉課堂的效果。視頻的時間一定要短,但要簡潔易懂,一看就明白。每個知識點可以作為一個視頻,因為學生層次不同,學生可以選擇性的選取知識點來看。
2. 創(chuàng)設啟發(fā)任務
視頻教學提供的是信息技能,但信息技術教學目標是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不單單是提升學生信息技能,所以為了讓學生掌握新知,提升素養(yǎng),要創(chuàng)設具有啟發(fā)性和個性化的任務。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技術到運用的實踐過程,從而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
3. 組織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能突出學生的主題地位,培養(yǎng)主動參意識并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我們在組織有效合作學習時主要從以下方面來考慮: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很多,具體采用什么樣的方式要根據學習效果來定。 如果知識點較容易,建議采用以自主探究為主、 合作學習為輔的方式; 相反, 如果知識點較難, 那么可以采用小組學習和自主探究同步進行的方式學習。這樣,當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有小組作為學習的強大動力和鋪墊,消除了學生學習途中的障礙。 學生在完成任務后, 可下位輔導其他同學,也可相互點評, 提建議和意見, 并在此基礎上不斷修改和完善。教師事先應分好組, 安排能力較強的學生為組長,一般4~6人一組為佳。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自主探究、 合作學習的同時,要來回巡視和指導, 總結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并留意好的作品, 為后面的教師評價和指導提供實踐依據。
4. 教師高效引導
教師高效指導能為學生擠出更多的自主探究和交流學習的時間。在學生學習視頻、實踐任務單之后,大部分學生都能很快掌握新知內容。在合作學習中所產生的思想碰撞也為他們突破重難點提供了有力的實踐支撐。 為此, 教師在引導中應幫助學生梳理整節(jié)課的知識,讓他們形成知識體系。對在巡視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 可以在課堂中提問, 讓學生嘗試解決。
“翻轉課堂”撼動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所以我們在翻轉教師的同時,還要翻轉學生。
翻轉課堂中,由于教師在課前已經設定好了學習方向和任務,學生并不同以往預習一樣,學生的身份也翻轉成了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這就要求學生需要具備較高的自控能力及時間安排能力,來為前期的學習提供時間保障。同時,學生除了在教師的引導下及課堂的模式下需要對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評價能力進行培養(yǎng)外,還需要提高自己的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總結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使自己逐漸適應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來提升自己的學習效果。
小學信息技術學科中的學生自學能力不是很理想,原因有幾點:1、學習過程中目標的不明確,導致缺乏自學動機。2、建構自學策略有困難,導致自學的盲目性。3、對自學成果缺乏正確的評估。翻轉課堂的出現(xiàn)對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 翻轉課堂激發(fā)學生的自學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碧岣邔W生的學習興趣是激發(fā)自學動機的內在動力。在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在組織整個教學活動時,很難做到兼顧每個學生,那些被忽視遺忘的學生在整個課堂中慢慢變得沉默寡言,有的學生由于膽小等各種因素不敢提問,長此以往惡性循環(huán),導致了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失去了熱情,只熱衷于游戲。
二、 翻轉課堂讓學生構建自學策略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趨向于給學生現(xiàn)成的策略和方法,學生就像體檢木偶,一舉一動都在教師的掌握中,一堂課的時間有限,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思考,來構建自己的學習策略。翻轉課堂提供給學生個別化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根據自己的基礎和實際情況,自主掌控學習的步調。學生通過視頻的學習過程中,可以自主掌握節(jié)奏,懂了就快進,似懂非懂可以反復學習。
三、 翻轉課堂中深化學生自學成果評價
翻轉課堂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方式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有很大的不同。學生和老師一起討論交流反思并解決問題、查漏補缺;學生之間相互幫助展開學習,通過小組合作等形式,鞏固并拓展知識和技能;學生還可以演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與大家分享學習心得。通過這些手段,學生能夠全面系統(tǒng)地檢驗自己自學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