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梅
摘要:閱讀是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現(xiàn)階段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難以擺脫傳統(tǒng)模式下語文閱讀教學面臨的一些尷尬局面(例如教師教學過程中帶有功利性,只重視考試內容的講授,導致學生機械的接受知識而沒有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沒有更好地與學生進行互動和討論,導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沒有得到激發(fā)等)。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通過教學行為和教學觀念的創(chuàng)新來使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重新煥發(fā)活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改善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1.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從教師角度探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語文專業(yè)知識比較薄弱
在初中語文閱讀課堂上,任課教師必須具備專業(yè)素養(yǎng),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初中語文教師閱讀書籍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如表1所示),結果顯示有71%的教師每年閱讀書籍在兩本以內,而只有2%的教師每年閱讀書籍在四本以上;47%的教師只對教材類的書籍感興趣,而只有1%的教師對教學以外的其他類型書籍感興趣。學生獲得閱讀資料的途徑,主要集中在初中語文教師的給予,如果教師自身閱讀書籍的面和量都比較薄弱,那么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課上閱讀教學的技能比較欠缺
首先,教師對提問技能的掌握不夠。在實際課堂調查中發(fā)現(xiàn),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提問存在諸多問題,例如教師設置的閱讀問題過于簡單,學生只要細心點就能從文章中找到答案;教師直接把答案強加給學生,剝奪了他們獨立思考、賞析文章的機會,導致學生只會被動的接受,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更不用說表達自己獨立的見解了。
其次,教師對學生回答的評價過于簡單和籠統(tǒng)。對于那些錯誤的使用評價來總結學生能力,并且借以評測學生閱讀能力,以分數為標準判定學生學習能力,這是一種潛在的教學失誤。教師忽略了評價的效應,而且沒有因材施教,不重視學生群體的特殊性,使學生每個階段無法準確制定學習目標,形成閱讀重復或簡單的填充閱讀量。
1.2 從學生角度探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閱讀的功利性比較強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更加重視考試成績,因此選擇的閱讀材料主要來源于教輔材料。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如表2所示),結果顯示44%的學生喜歡閱讀學習輔導類書籍,46%的學生喜歡閱讀文學類書籍;41%的學生表示閱讀主要是應老師要求,32%的學生表示閱讀主要應家長要求,而只有27%的學生表示閱讀是出于自己的興趣。
(2)學生負擔較重,學習壓力大而沒有多余時間進行閱讀
除了周一到周五緊張忙碌的學習以外,初中生每天晚上還要加班加點的寫作業(yè),甚至到周末也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為了讓孩子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課外閱讀的計劃又被拋到腦后置之不理了。久而久之,學生閱讀量明顯下降,閱讀習慣和興趣得不到拓展,便更無法培養(yǎng)出學生優(yōu)秀的閱讀能力。
2.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改善策略
第一,教師要增加閱讀意識,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對一個教師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虛,沒有精神財富的儲備。” 由此可見,教師閱讀能力的高低會直接作用于學生身上,對其影響深刻。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增加閱讀量、提高自身閱讀水平,從而通過自身素質的提高來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知識需求。
第二,開展多形式的閱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開展多形式的閱讀,例如:一些有創(chuàng)意的或者有深刻內涵的課文,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對喜愛的文章進行續(xù)寫,加深其對閱讀的愛好程度,這樣學生會憑借自己想法來寫文章,當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寫作缺內容時,自然而然的便會去多讀書,從而實現(xiàn)從喜歡“寫”到喜歡“讀”的轉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已學課文中的寫作手法、寫作意圖、寫作意境、人物角色進行分析討論,談談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通過評說課文來讓學生重新獲得再次學習課文的機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第三,改變閱讀課堂的評價方式,重視形成性評價。教師對學生課堂的評價,不能針對學生學習知識多少的評價,也不能用語文閱讀的成績來衡量,而應該是針對學生在閱讀課前、課上、課后的表現(xiàn)作出的綜合評價。語文閱讀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的差異性決定了語文教師應該因材施教,為每位初中生制定符合自身發(fā)展需要的規(guī)劃。語文教師應該重視過程性評價,從關注學生的成績到關注學生的課前預習效果、課堂表現(xiàn),課外閱讀活動等進行綜合評價。例如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用“我相信細心的你一定能找到”“很精確,長大后一定會是一個優(yōu)秀的評論人”等激勵的話語,從而在情感上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
第四,優(yōu)化家庭閱讀環(huán)境。家長應該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自我約束,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例如家長應該利用業(yè)余時間廣泛閱讀各類書籍,汲取養(yǎng)料充實自己,為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知識來源;家長應該鼓勵孩子閱讀大量書籍,為孩子推薦優(yōu)美的散文、小說、名著等有利于學習旳課內外閱讀材料;家長可以利用節(jié)假日帶孩子去圖書館,或參加讀書會等活動,讓孩子充分感受良好的閱讀氛圍。
3. 結語
新課程改革中提出要加大對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課程標準”更是把其提到重要位置,而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經常出現(xiàn)問題的主要癥結,故本文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出發(fā),就如何改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王靜.新課標下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的構建策略[J].學周刊,2015(24).
[2]黃金華.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略談[J].中學教學參考,2015(21).
[3]張鳳芝.新形勢下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