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學科主要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口語表達,另一方面是書面表達。而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口語的使用頻率較書面語言要高,這也表明了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除了對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進行培養(yǎng)外,還要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行培養(yǎng)。本文就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進行簡單的談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 口語訓練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67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教學,使得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就口語交際的教學本質而言,其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促使智力發(fā)展、增強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一個過程。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具備日??谡Z交際的能力。因此,學生在各種交際活動中要善于學習,在日常交際中要先學會如何去傾聽,然后再進行表達,以達到同他人順利交流的目的。教師要在學生的語文口語交際學習的過程中進行必要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學會文明的同他人進行溝通,能正常的進行人際交往,并使學生能夠具備一定的合作能力。
小學階段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先對學生的口頭用語進行規(guī)范,再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培養(yǎng),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向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同時,教師還應當注意口語交際實際是一個雙向的互動過程,聽和說都是雙向的,只有這樣才能起到交流的作用。因此,口語交際就是在一定的場景內同需要進行交際的對象用語言進行交流,在不同的場景中會有不同的語言交流與之對應。然而,教師如何才能通過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讓學生想說、敢說、愛說,才是今天本人需要討論的關鍵問題。
一、讓學生在日常訓練中大膽的說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首要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及構建相對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進行口語交際練習,大膽的將自己的真實思想用語言表達出來,通過聲音傳遞給他人。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現(xiàn)在新課程理念中所提倡的平等的師生關系,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學中的位置,做好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在學習活動中當好引導者。教師還要注意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調整自己的情緒,使自己始終以最為良好的狀態(tài)來面對學生,如果遇到心情有波動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進行調整,待情緒平復后再繼續(xù)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教師只有保持一個相對良好的教學狀態(tài),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保持愉悅的心情,才能讓學生覺得教師給人帶來一種隨和的親近感,才能向教師敞開心扉。
當然,在口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活動的主導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來做活動的主人,不對學生進行令人生厭的說教,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因為整個教學活動中是由學生為中心,使得學生能夠無拘無束的進行自由發(fā)揮,在活動中充分的展示自己。而教師僅起到一個引導、輔助的作用,并不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直接干預,只是致力于課堂氛圍的營造,使學生能夠在進行活動時處于一種平等、民主、和諧、寬松、愉快的氛圍之中,從而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讓學生對活動充滿了興趣,從而能夠更好的參與到活動之中。教師還要積極的為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活動的條件,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活動中積極的表現(xiàn)自己,使學生成為整個活動中的主角。
另外,口語訓練可以在教室中開展,也可以在課間活動時間開展,還可以讓學生回到家中在父母的配合下進行訓練,可以說口語訓練的條件極為靈活。只要學生多進行口語表達,那么自然而然的就能從不會說變成會說,一旦會說了,那么再繼續(xù)進行口語訓練,學生就會變得愛說、敢說、想說、能說。
二、教會學生傾聽
口語交際本來就是人和人之間的一個語言交互的過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良好習慣。在別人說話出現(xiàn)停頓或卡殼的時候,不要插話或打斷別人,要予以講話者足夠的尊重,這樣才能使對話在融洽的氛圍下進行。但是,小學生的心理尚不成熟,在和別人進行交談的時候喜歡取笑別人、打擊別人、嘲弄別人,這是教師在口語訓練的引導中需要注意的,要從這些細節(jié)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才能讓學生在學會口語運用的同時,也學會將口語文明禮貌的進行運用。
例如,我在進行四年級上冊的一個口語交際教學《自然景觀》時,在讓學生準備后,就上臺來向大家解釋自己游覽過或者有所了解的自然景觀,為了讓全班學生都有機會在課堂上參與口語訓練,每次都是隨機抽取幾名學生依次上臺,這次剛好抽到了一個平時語文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平時訓練積極性不高的學生,這名學生在上臺說了聲“老師好”就沒有下文了,這個時候一些學生就開始起哄了,這名在講臺上的學生就顯得有慌亂了,我立刻不動聲色的進行了干預,對全部學生說到:“這位同學暫時還沒有準備好,我們多給他一些時間,大家用熱烈的掌聲給他一點鼓勵,并讓他下去再準備一下?!苯又也⒉患敝屜乱晃粚W生上臺來,而是借機告訴學生:“誰都有失敗的時候,在別人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應該予以鼓勵。接著再讓這位學生上臺繼續(xù)將未完成的說出來。這名同學又回到了臺上,雖然在語言表達時有多次停頓,但是基本清楚的將自己了解的自然景觀描述了出來,算是基本達到了口語訓練的要求。
說話其實并不難,難的是要讓學生克服心理障礙,讓學生能夠自然的將自己的意思進行清晰的表達,在課堂上說話就像日常生活中說話那樣隨意自然即可,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下,才能讓學生敢于大膽的進行表達,就連平時不太言語的學生也能積極的參與到口語訓練之中,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與人交談的快樂,提高其口語交際的能力。
三、教師在口語訓練中的作用
教師在學生的口語訓練中主要起到引導的作用,適時的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點撥,讓學生能夠順利的將口語訓練進行下去。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口語訓練的范圍進行一定的限制,讓學生能夠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口語訓練,讓學生的口語訓練更具指向性,教師還要在適當?shù)臅r機對其進行點撥、指導、示范,讓學生的學習變得高效。
小學語文口語教學的關鍵就是,學生要在口語訓練中敢于開口、勇于開口,多對別人說話的內容進行傾聽,這樣才能使訓練起到應有的作用。同時,教師要注意對整個口語訓練過程進行把握,在教學中勇于探索,通過對先進的教學理念的學習來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并要在教學中敢于放手,讓學生在可控的范圍內進行自由發(fā)揮,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有所收獲,使得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