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博
?
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方法探討
楊 博
(甘肅省莊浪縣盤安學區(qū)王下小學 甘肅 平涼 744600)
隨著我國教育均衡的不斷發(fā)展,當前農村教育教學的提升成為了人們所重點觀眾的社會問題。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促進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也是越來越豐富,教學方法的改革提升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下的教學效率水平。但是這如火如荼的教學改革背后,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即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課改在城市地區(qū)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但是在較為偏遠的農村地區(qū),教學改革尚未得到真正的落實,進而導致了城市與農村的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差異越來越大。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由于大多數(shù)農村地區(qū)對新課程教學實施沒有全面落實,教學的內容未得到及時更新,教學方式又比較落后,所以作文教學所取得的教學成果非常有限。所以,當前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農村地區(qū)小學語文作業(yè)教學的工作顯得非常急迫,本文的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根據當前的農村教學現(xiàn)狀進行深入分析。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率水平
通過相關的調查數(shù)據顯示,當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學生最懼怕的一項學習任務就是作文的寫作,一方面學生對于作文的寫作具有畏難的心理,由于農村地區(qū)的小學生長期處于較為封閉的狀態(tài),外界信息的獲取量非常有限,生活內容比較單調,所以常常導致無素材可寫;另一方面,由于從事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老師自身對寫作要求不嚴,沒有正確的引導學生在寫作的過程當中進行情感的表達,讓學生對于這項內容的學習失去了信心和興趣。所以,當前建立學生寫作自信,提升教師專業(yè)水平,是促進農村地區(qū)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水平的重要途徑。
由于當前有許多學生都抱怨在作文的創(chuàng)造過程當中,缺乏寫作的素材,老師可以積極的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各個角度培養(yǎng)學生自覺的參與到閱讀當中去。首先,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校內的圖書館去閱讀課內外的書籍,但是由于教育資源的缺乏,在有必要的情況下老師可以將個人的書籍借給學生閱讀,幫助學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其次,可以安排學生在自習的時間進行美文佳作的誦讀,仔細品味經典作品當中的深層含義,旨在能夠有效激發(fā)起學生閱讀寫作的興趣;然后老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在日常的閱讀過程當中,養(yǎng)成良好的記筆記的習慣,對于經典的句子可以抄錄到一個本子上,在寫作的過程中盡可能的引經據典。除此之外,筆記不僅僅可以記錄佳句,同時還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通過寫讀后感可以讓學生更加仔細的品位文章當中所蘊含的作者想要抒發(fā)的情感。如果老師能夠引導學生建立起良好的閱讀習慣,做好閱讀筆記記錄工作,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將會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
日記是一種最日常化的寫作方式,在內容和格式上都沒有刻板的要求,學生們可以隨心所欲的記錄自己的所想所感,完全的任由作者自行發(fā)揮,這樣輕松愉悅的寫作模式非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抒發(fā)。讓學生養(yǎng)成記日記的好習慣,可以讓學生將每天的所見所聞都通過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提升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但是由于大部分的農村小學生對于寫作有著畏難的心理,老師就會硬性的要求學生去記日記,這樣為起到反作用,讓學生更加厭惡寫作。老師應當采取鼓勵的形式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們在日記當中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讓學生們從內心真正的接受記日記這個習慣。在學生最開始寫日記的時候,可能會出現(xiàn)許多幼稚的語言表達,以及啰嗦的“流水賬”等等,這些都是由于學生的寫作基礎能力較差,但是隨著記日記的時間越長,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學生有著更高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保證能夠在日記當中描述出難度更高的生活場景,鼓勵學生多應用名言警句表達自身的情感。寫日記的習慣,不僅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為學生學好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很多的學生之所以會討厭寫作,其中存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對自己寫作的文章缺乏自信,由于語言的稚嫩和情感表達不到位得不到老師的肯定,從而大大的打擊到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老師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讓學生可以自愿誦讀自己的文章,積極和同學們分享,其他的學生在聽的過程當中也可以學習到別人的寫作方式。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們所誦讀的文章進行點評,對于寫得好的地方要及時予以肯定。同時在每期出墻報的時候,設置“佳句收藏園”,可以讓學生踴躍報名參加,積極收集名言佳句,形成精彩的黑板報,以便于學生們互相學習參考,進而提升學生們的寫作水平。
生活經歷是學生寫作素材、情感表達的重要來源,但是由于受到標準范文的影響,對于一些題材有著限定的思考范圍,例如在提到好人好事這個寫作點的時候,大家就會不由自主的想到“拾金不昧”、“主動讓座”以及“扶老奶奶過馬路”等等,素材的單調不利于學生情感的表達,也凸顯不出寫作的新意。針對這個問題,老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讓學生們從生活當中去體驗情感。比方說,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們出去春游,帶領學生體驗大自然的美好,引導學生在寫作選取素材的時候更多的結合實際生活情況,切記“假大空”的寫作方式,不僅僅不能夠實現(xiàn)自我情感的抒發(fā),還會失去了寫作的真正內涵。
農村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改革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有著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要求老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尋找合適的教學模式,積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才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1]司武軍.淺談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J].讀與寫, 2015,(06):187.
[2]朱明順.農村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學報, 2015, (06):124 -128.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equilibrium in China,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teaching in rural areas has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for the audience.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has promoted the content of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has promoted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level und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But behind the teaching reform in full swing, also has certain problem, namely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esson change in urban areas is relatively obvious effects are obtained, but the more remote rural areas, has not been true to carry out the teaching reform, result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level of the urban and rural difference is bigger and bigger. Composi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s the most rural areas without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has not been updated, teaching methods and relatively backward, so the thesis teaching the teaching achievement obtained is very limited. So, the current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rural primary school Chinese homework teaching work is very urg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an in-depth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Efficiency level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10.278
G623.24
A
1672-9129(2017)10-02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