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龍珠
?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積極心理學應用的研究分析
方龍珠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大石富麗中學 廣東 廣州 511400)
在初中階段開展德育教學的辦法和措施是多種多樣的,而結(jié)合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如何利用這一心理學分支的研究成果,使其能夠真正有益于初中德育的教學開展,成為教師仍在探究的問題。對此,文章基于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現(xiàn)狀,主要分析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積極心理學應用策略。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積極心理學
道德不同于法律,這一種以強制的方式來要求人們遵守一些用法律條文規(guī)定下來的社會準則,但是,道德也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它產(chǎn)生與社會生活,并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而遵守這些準則會受到公眾輿論的贊賞,個體本身也會感到一種于心無愧的態(tài)度,違反這些準則則會引起輿論的譴責,和學生個體的羞愧和內(nèi)疚。對于初中階段學生而言,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道德觀念并不健全,因此,學生往往難以認識到道德的基本原則和要求,也就難以把握輿論的正確方向,而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學生所接觸的價值觀逐漸的多元化,這就導致學生在選擇模范和榜樣的過程中,往往顯得無所適從,從而會造成學生的困擾,這樣反而不利于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初中階段的學生的道德觀念同樣也是如此,教師在開展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發(fā)現(xiàn),由于學生的成長水平、個人素質(zhì)等等的不同,表現(xiàn)在學生的品德水平也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那么這就需要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并且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而這一切的前提都在于,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因材施教,從而實現(xiàn)有的放矢,但事實上,班主任一人顯然難以兼顧全班學生,這就導致在德育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難以抓住教學的頭緒,或者難以有效的保證全體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這也是教師面臨的,急需得到解決的問題之一。
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學應該研究人類社會、群體當中的積極現(xiàn)象和行為,并且努力將這種積極的心態(tài)擴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和正確的價值觀念。而事實上,針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教師不能夠一以概之,而應當針對學生的差異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那么,教師理應鼓勵學生自主發(fā)表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夠深入了解學生內(nèi)心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特別是學生在進行道德問題的討論時,他們的真實感受也能夠得到表達,那么,教師進行主動傾聽則是有效利用這種情況的手段之一,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則應結(jié)合學生對于道德問題的不同態(tài)度,采取不同的引導措施,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嘗試鼓勵學生積極的表達自身對于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手段的看法,從而結(jié)合學生的反饋來進行及時的調(diào)整,這樣更有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構(gòu)建良好的教學氛圍。
初中生作為一個處于成長與發(fā)展的群體,因此,教師需要以客觀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尤其是針對于我們所說的“差生”、“后進生”等等,教師不能夠簡單的給學生貼上標簽,或者選擇性的放棄部分學生,這些都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長處與不足,依據(jù)長善救失的原則,深化學生對于道德觀念的認知和態(tài)度,而長善救失這一原則也恰好符合了積極心理學所要求的發(fā)揚正面、積極的心態(tài)和品德,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嘗試通過相應的獎勵或懲罰,來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尤其是針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的自律精神尚未養(yǎng)成,因此,教師需要在學生的行為合乎道德標準時,給予獎勵,以期在同樣情景重現(xiàn)時,學生也能夠出現(xiàn)同樣的行為,進一步教師則理應逐漸降低他律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從而樹立學生的自律精神和意識。
所謂積極心理學就是要發(fā)揚正面、積極的行為或心理,那么教師可以結(jié)合初中生的特性,通過班級氛圍的建立,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那么教師可以以自身為榜樣,通過自身的言行示范帶領(lǐng)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教師在一定程度上相當于某種權(quán)威,因此,教師的所作所為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重視自身平時的言行,恪守師德,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道德理念。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集體約定這一形式,帶領(lǐng)學生樹立共同承認的班級秩序,從而有效地加強學生的自律精神。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由他們共同制定的班級秩序更能夠獲得學生的認同感,在此基礎(chǔ)上,學生之間也能夠相互監(jiān)督、共同進步,從而實現(xiàn)良好的班風的建立。
在給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有時需要以理服人,用嚴密、有條理的論證來說明道理,有時教師則需要以情動人,即在說明的過程中,帶有強烈的情緒色彩,通過情緒情感的感染來打動學生,從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來看,帶有感情色彩的說服更容易打動學生,但是其影響往往不能持久,那么,教師就需要通過班級氛圍的建立,使得學生沐浴在健康、和諧的班級氛圍中,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學生的品德水平,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注意品德培養(yǎng),應該是學生達到道德自律的水平,即能按照自己內(nèi)在的價值標準來評判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那么,這就需要教師在實踐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意識的引導,樹立學生的自律精神。
[1]關(guān)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相關(guān)思考[J]. 孟振. 吉林教育 2016年29期
[2]引領(lǐng)寬容發(fā)展——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幾點體會[J]. 楊春花. 教育革新 2008年01期
[3]做好農(nóng)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幾點思考[J]. 趙宏斌. 教育革新 2015年10期
in middl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 and measures is varied, and the combin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research, how to use a branch of psychology research, make it really good for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become teachers is still in question To this,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management statu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in class, mainly analyzes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application strategy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er in moral education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Moral education education; Positive psychology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11.196
G631
A
1672-9129(2017)11-01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