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鳴
摘要:民族歌曲作為承載悠久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載體,對演唱者的歌唱表現(xiàn)力提出較高要求。筆者認為,在注重夯實演唱者歌唱技巧能力基礎的前提下,對民族歌曲的演唱,不僅要“字正腔圓”,還要“聲情并茂”,更要“神形兼?zhèn)洹背憩F(xiàn)力得到質的提升。
關鍵詞:民族歌曲;演唱;表現(xiàn)力
京劇大師梅蘭芳(1894~1961),江蘇泰州人,出于梨園世家,8歲學戲,10歲登臺。工青衣,兼演刀馬旦,他開創(chuàng)了“梅派”,被稱為旦行一代宗師,“四大名旦”之首。戲歌《梅蘭芳》創(chuàng)作于2004年,由江蘇省演繹集團創(chuàng)作中心主任劉鵬春作詞,著名作曲家、江蘇省廳藝術處副處長吳小平作曲。
《梅蘭芳》
作曲:吳小平 作詞:劉鵬春
那一輪女兒的如水--明~月/~源自于男兒的心火--剛~烈/~千種風情集于一身/柔美嬌艷皆是心血劫/半/是崇公道/半是蘇三迢/~迢--迢迢求索路自押自解~
收拾起女兒的柔枝--芳~葉/~堅守住男兒的勁竹氣~節(jié)/~飄飄須髯心的牽掛/柔美嬌艷何妨古道別~半/是楚霸王半是虞姬~魂/~似魂似烏騅馬泣淚泣血~~梅-也-似-雪--蘭/-~也似雪/一段芬芳倚絕壁/巔峰飄~作大旗獵/巔峰飄~作大旗獵/梅/-也是鐵/-蘭也是鐵/---一顆丹心燃烽火/留與江山看城堞留與江~山/~--看/城堞留與江~山--看/城/~堞--------
歌曲將梅派唱腔旋律巧妙地植入其中,寥寥數(shù)句道出了京劇大師梅蘭芳的藝術造詣和勁竹氣節(jié),京韻與民歌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歌唱和緬懷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的精品,歌曲曾多次獲獎。
一、“字正腔圓”——掌握科學的歌唱發(fā)聲
所謂歌唱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其中包含了語言文學這一學科,歌唱中講究“字正腔圓”,則需在歌唱中咬字和發(fā)音要準確和精準。也直接關系到演唱的表現(xiàn)力。例如有一些南方的學生在說普通話的時候就帶有鄉(xiāng)音,在演唱中國作品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咬字不準的現(xiàn)象,自然就影響到了歌唱的發(fā)揮??梢酝ㄟ^堅持閱讀,盡量不說家鄉(xiāng)話,來改變鄉(xiāng)音的問題。在歌唱表演時把每個字唱清楚對表現(xiàn)力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
(1)字音要讀得準確。要做到這點就要力求把旋律音調與字調協(xié)調統(tǒng)一起來,以避免倒字。不要唱的是“芬芳”被聽成“分房”等,所以要說“腔由字生,字正腔圓”。字音要正,要讀得準確,這是建立在漢語語音的特殊規(guī)律上的。
(2)字音要唱得清楚。把字音讀準確是唱清楚的先決條件,但讀準確了不一定就能把字音清晰地唱出來。要做到這點,就要懂得正確使用唇、舌、齒、牙、喉等發(fā)聲器官,即咬字的著力點和吐字的方法,并掌握咬字、吐字、收聲的要領。
例如,《梅蘭芳》中吐字清晰有張力噴口音“g”“q”在下面這一句中的“剛”和“氣”中尤為凸顯:
二、“聲情并茂”——加強演唱情感的培養(yǎng)
音樂是人類用以表現(xiàn)內心情感的一種手法?!稑酚洝分v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歌唱者只有在對作品本身、作品創(chuàng)作者的內在世界具有充分、透徹的理解和認識,才能在演唱的過程中將作品的內在情感充分的表達出來,才能收到歌曲應有的演唱效果。要唱得自然動聽、感人。字音的準確清楚不是最終目的,要使聲音動聽、有美感,就要從歌詞的內容出發(fā),通過語氣、語調唱出豐富真摯的情感。以達到“動情”、“感人”、“化人”的目的。為此需要有“曲情”來主宰,所以人們才會常說“要感動別人先要感動自己”,要使聽者心領神會,首先演唱者自身要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詞曲的意思,這樣才能更好的把作品呈現(xiàn)出來。
加強演唱情感的培養(yǎng)通過帶有情感的歌唱反復練習,歌唱者就能把情感記憶轉化為現(xiàn)實的歌唱情感,使歌唱情感融入到演唱過程中,使演唱時的發(fā)聲動作、歌唱狀態(tài)和聲音聽覺上都帶有強烈的情感特征,以促進歌唱情感和表情的形成和穩(wěn)定。
三、“神形兼?zhèn)洹薄⒅匚枧_形體的表達
舞臺形體表演就是我們常說的—臺風。聲樂演員在舞臺上不僅要歌唱,同時又要進行“神形兼?zhèn)洹钡奈枧_藝術表演。如果一個歌唱者站在舞臺上從頭到尾一動不動地只唱不做動作,這種演唱就顯得呆板而缺乏生動感。而美好的歌聲與“神形兼?zhèn)洹钡奈枧_藝術表演相結合,就能使歌聲更加傳神,使表演更加形象化。這是歌聲與形象完美統(tǒng)一的結果。
歌唱者站在舞臺上演唱,自然離不開手勢的表演。嫻熟而優(yōu)美大方的手勢,它不僅能幫助情感表達渲染氣勢,而且能夠為形體造型。達到舞臺的最佳效果。如果一整首聲樂作品的表演過程中手都是僵直不動的,只讓觀眾看著舞臺上的歌唱者像個木頭,觀眾自然就不會想看這樣的表演,所以在演唱中搭配一些適當?shù)氖謩?,既能吸引觀眾也能是自己的表演不那么僵硬。
(1)指示手勢。這種手勢是用來指示具體的真實形象的,分實指和虛指兩類,實指是指演唱者的手勢所指的人或事等是在場的人視線能及的。虛指是指大家看不到的,比如《梅蘭芳》中“那一輪女兒的如水明月”中“明月”就常用虛指;
(2)抒情手勢。一般表示在情感的興奮或者憤怒時,興奮時攤開手掌,憤怒時緊握拳頭等;
(3)模擬手勢。它是指模仿形狀物的手勢,其特點是“求神似不求形似”,因此有一定的夸張色彩,如《梅蘭芳》中唱到“半是崇公道半是蘇三迢迢求索路自押自解”時“自押自解”可適當添加戲曲手勢;
(4)習慣性手勢。每一個演唱者都有自己的習慣性手勢,這些手勢的含義不明確、不固定,隨著演唱表演的內容不同而變化,形成的自身獨特的表演形象。
例如,下面這一段中“自押自解”和“泣淚泣血”面部表情上應表現(xiàn)出痛苦、哭泣的情感,臉部的組合方式是:皺眉、瞇眼、皺鼻,張開嘴,配合有聲語言。但是要注意表演中此種表情不能過度。
在《梅蘭芳》這首京腔韻味的歌曲中,拖腔和緊拉慢唱的運用是它的一大特色,更是出彩的地方,拖腔是本該正板上唱的音故意閃過正拍,故意在后面出來,而且其后的一兩個音也隨之稍后拖一些,逐漸趕回原來的拍子和速度。在演唱“泣淚泣血”時“血”不僅僅要用到拖腔,同時也應加上哭腔,表現(xiàn)如訴如泣的效果。而在整首歌的第二大部分從“梅也似雪了,蘭也似雪”開始到后面的“梅也是鐵,蘭也是鐵”緊拉慢唱時伴奏在固定的速度和節(jié)拍的制約下進行,演唱在緊張積極的伴奏下緩緩散唱,而所謂緩緩散唱并不是沒有節(jié)奏感毫無約束地進行演唱,緊拉和慢唱同時進行,要做到快而不趕、急而不亂才能配合默契,才能達到好的演唱效果。
在《梅蘭芳》下面這一部分唱段中,“一段芬芳倚絕壁......巔峰飄作大旗獵”目光應表現(xiàn)得堅毅表示內心的一種自信自強,“一顆丹心燃烽火......留與江山看城堞”表現(xiàn)的是志向高遠的情節(jié),目光應堅定執(zhí)著。眼神能傳達出來的內容豐富多彩,得體運用眼神的語言,能為我們的演唱和表演增光添彩。
演唱這樣一首能夠集中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特定文化特質的經(jīng)典民歌,只有充分揣摩掌握歌唱基本技巧,并實現(xiàn)技、情、形三重境界的有機融合,才能把它完整呈現(xiàn)給廣大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