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勇
摘要:當前,我國小學生大都缺乏一定的安全教育,并造成了不少的悲劇。本文從小學語文教學出發(fā),在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基礎上,向學生傳授必要的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識,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技能,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安全教育;培養(yǎng)
一、引言
近年來,各地不少少年兒童非正常死亡的報道見諸報端,引起全社會對這一現(xiàn)象的高度關注。在當前的教育制度下,考試成績是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標準,家長更是出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愿望,對子女學習的期望值有著較高的期望,學校教育中也以升學考試作為參考指標,在教育過程中重視學生的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學生其他素質的教育。部分學生在家中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很多學生不具備自我生活能力,導致部分學生在生活技能、急救措施等知識嚴重缺乏,再加上大部分學生缺乏體育鍛煉,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均有所欠缺。當學生遇到突發(fā)災害或不法分子時,缺乏自我保護能力,進而造成悲劇。如何對小學生加強安全教育,成為當前小學教育領域急需解決的問題。
語文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在講解知識的同時傳承優(yōu)秀文化,在啟迪心智和健全人格方面具有顯著功能。語文貼近生活,是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生活技能等具有普遍的聯(lián)系性,在語文教學中貫穿安全教育,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除了對小學生進行安全專題教育的同時,在學科教學中如何滲透安全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和探討的問題!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安全教育策略
(一)貼近生活提高安全意識
語文是貼近生活的一門課程,很多教學內容來源于生活。在教學中,要注意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出發(fā),引導小學生對個人安全的思考,提高小學生的安全意識。例如,在小學語文課外活動中,有一個關于安全教育的思考題是:如何防范危險?當你遇到危險時你會怎么做?首先,我向學生提問第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后我向學生提問,有的學生說,不能接收陌生人的禮物;獨自一人時不要去陌生的地方;獨自在家時不要給陌生人開門;不要靠近池塘等容易溺水的地方等等。我感覺在父母對子女應該進行了必要的安全教育。當我向學生提問第二個問題時,學生則七嘴八舌的說大聲呼救,并盡量掙脫壞人向人多的地方跑。我對此也感覺到學生的安全意識較為強烈,鼓勵同學繼續(xù)保持這種安全意識。
(二)情景結合傳授安全知識
在學習課文《橋》時,在學習老村干部挺身而出,組織大家撤離,并用自己的身體搭起一座生命的橋,最后父子雙雙殉職的感人精神的同時,也應該引導學生對洪水的認識。通過影像資料向學生展示洪水的危害,講述我國防汛抗洪的歷史,讓學生了解洪水所帶來的破壞,告知學生在日常要愛護環(huán)境,多植樹,防止水土流失等,增強學生的安全知識。隨后,話題一轉,又提出一些安全問題,如“家里突然著火了怎么辦”、“我能不能到河里去玩?!薄T儐枌W生在學校是否見到滅火器,講述正確使用滅火器的知識等。
再針對社會上欺騙眾多的現(xiàn)象,對小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欺騙并被利用。因此,我結合實例教育學生,當遇到陌生人尤其是陌生的成年人求助時,應高度警惕。要首先判斷自己有無幫助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行就婉拒并讓其詢問警察或其他大人。即使知道如何幫助,也應該具有自我防范意識,告訴對方你要先告訴老師或者家長,在大人的陪同下才能對您進行幫助。同時,結合主題,向學生講述110、119和120等號碼的用途,讓學生在遇到危機時可以瞬間知道如何求助。
在教學《珍珠鳥》《跑進家來的松鼠》《金色的腳印》《蟲草的村落》時,教育學生既要愛護和保護動物,又要注意防止動物的傷害和疫情的蔓延。如被寵物貓狗等抓咬,一定要及時注射疫苗,以防后患!
通過對學生安全知識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生活技能,使學生能夠遇事沉著冷靜,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為學生將來進一步學習和進入社會奠定基礎。
(三)親自演練提升安全技能
小學生年齡小,為了讓其對所學的知識有更深的印象,結合必要的動手訓練讓其置身其中,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安全知識同樣也是如此。
例如,在學習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時,我向學生講述地震的危害,告訴學生地震發(fā)生之前的一些征兆,并通過多媒體影像的方法向學生展示,使學生能夠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并接著向學生講授在地震中如何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技能,教育學生在遇到地震時如何迅速自救撤離,甚至組織學生進行疏散演練。告訴學生回家后應提醒家長,在家中應備有礦泉水、壓縮干糧、繃帶、止血帶、創(chuàng)可貼、瞬冷冰袋、應急保溫毯等常見的防護設施,并在家長微信群中建議家長陪同學生購買,作為安全教育的警示。同時,邀請學校醫(yī)務室工作人員想學生講解繃帶、創(chuàng)可貼的正確使用方法,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技能。
在講述《小英雄雨來》時,在贊美雨來的高超泳技時和愛國情懷時,教育學生不要私自下河塘野泳,防止溺亡事件的發(fā)生!還應該鼓勵學生在暑假時,可以在家長陪同和游泳教練的指導下學習游泳,提高自己的生活技能。邀請消防隊員前來我校向學生講解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學生的安全技能。
(四)鼓勵學生臨危不亂,沉著應對
當遇到危險時,能夠臨危不亂、沉著應對是非??少F的品質,這對小學生來說有些難度,但通過教育引導,使小學生可以以此為學習目標。例如,講解《司馬光砸缸》時,我向學生提問,其他小朋友非常著急,四處尋找大人,而司馬光則沉著冷靜砸缸救人?同學們均非常佩服司馬光的沉著冷靜和機智過人。我則順勢教育學生,要盡量減少危險發(fā)生的可能性,但危險一旦發(fā)生時,一定要臨危不亂,沉著應對,利用家長和老師教育的知識,將危害降到最低。
三、小結
在新課程改革中,提出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就要求學生在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前提下,還應該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價值觀教育和體育教育,使學生成為充滿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鮮明個性、掌握創(chuàng)造智慧的人。語文課堂作為教學教育的核心課程之一,在對小學生的安全教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合理的利用語文課堂中的知識,將安全教育貫穿到課堂教學中,對提升小學生安全技能和自我保護意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紅娟.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安全教育[J].大觀周刊, 2011(49).
[2]計秀山.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安全教育[J].神州, 2012(6).
[3]樂水興.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安全教育[J].才智, 2016(19).
[4]李欣欣.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安全教育[J].青春歲月, 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