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英,李小燕,孫 葓,曾建春*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405)
老年功能性便秘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病證之一,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疾病之一。導致便秘的原因很多,主要與排便動力障礙、腸神經肌肉病變、胃腸調節(jié)肽異常、精神因素等有關。便秘將導致毒素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可能加重身體其他疾病、如心腦血管疾?。换驅е缕渌c道疾病,如腸梗阻、腸癌、痔瘡、肛裂等。因此積極治療便秘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穴位貼敷的機制包括穴位刺激與藥物的雙重作用,藥物的滲透作用有賴于局部皮膚的通透性,皮溫升高可增加藥物的通透性。因此本研究利用穴位貼敷和穴位按摩的方法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推測,在同一穴位施加局部按摩后,可增強對穴位的刺激作用,因按摩引起局部皮膚升高,從而提高皮膚的通透性,增強局部藥物的作用,共同提高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療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7月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老年病科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3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齡62~83歲,平均(72.31±8.31)歲。
1.2.1 診斷標準
功能性便秘診斷標準(參照2013年羅馬委員會發(fā)表的《功能性胃腸病羅馬Ⅲ型診斷標準》制定)。
1.2.2 納入標準
(1)同意參加本臨床研究患者;(2)年齡60~80周歲,性別不限,住院患者;(3)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西醫(yī)診斷標準的患者;(4)大便形狀為Bristol大便圖譜中的1、2、3型之一者;(5)功能性便秘病程>3個月。
1.2.3 排除標準
(1)合并嚴重的心、腦、腎疾病患者,正在接受其他方法治療者。(2)穴位局部存在皮疹等皮膚疾患者。(3)不愿意參與臨床隨訪患者。
1.2.4 中止試驗標準
出現穴位局部接觸性皮炎、惡心、嘔吐、腹瀉,或因其他內科疾病需停止穴位貼敷和穴位按摩患者。
1.2.5 治療方法
首先進行穴位按摩,采用指揉法,按揉天樞、神闕、大腸俞,2~3 min/次,以病人產生酸脹感、局部稍稍發(fā)熱為宜。然后再進行穴位貼敷,貼敷藥的準備:將黃芪、當歸、肉蓯蓉按照2:1:1的量研磨成粉末,共60 g,每次取5 g左右,加蜂蜜、水適量調成面團狀備用;貼敷方法:用溫水清潔皮膚,將中藥置于專用穴位貼上,貼敷天樞、神闕、大腸俞穴。貼敷時間:1次/d,2 h/次,2周為1個療程。
1.3.1 使用便秘臨床評分量表(CCS)對便秘情況進行評分。
①Bristol糞便性狀分型:a.IV型:表面光滑,柔軟臘腸樣;V型:軟團狀;VI型:糊狀便;VII型:水樣便;計0分;b.III型:臘腸樣,表面有裂縫,均計1分;c.II型:硬結狀臘腸樣,計2分;d.I型:堅果狀硬球,計3分;②排便困難,過度用力排便評分標準:無(0分)、偶爾(1分)、時有(2分)、經常(3分);③每次排便時間:1~10 min(0分);11~15 min(1分);16~25 min(2分);>25 min(3分);④下墜、不盡、脹感:無(0分)、偶爾(1分)、時有(2分)、經常(3分);⑤腹脹:無(0分)、偶爾(1分)、時有(2分)、經常(3分)。分別記錄治療前、治療后1周及2周的評分。
1.3.2 排便次數
建立病人日志表,記錄每周排便次數。
1.3.3 排便困難程度評分
根據排便困難程度癥狀學指標進行評分。
1.3.4 治療期間患者的不良反應,包括貼敷局部接觸性皮炎、腹瀉、嘔吐等。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患者平均CCS評分(10.00±2.25)分,治療后平均CCS評分(4.42±1.83)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由治療前(2.42±0.72)增加到治療后(4.29±1.1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排便困難程度由治療前(2.7 1±0.8)降低到(0.42±0.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例出現貼敷部位紅斑、瘙癢,無水泡,停藥后消退。無惡性、嘔吐、腹瀉等并發(fā)癥。
治療便秘的方法包括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中醫(yī)中藥治療等等。非藥物治療是基礎,藥物治療可解燃眉之急,但副作用明顯,停藥后容易復發(fā)。中醫(yī)藥治療老年性便秘顯示出明顯的優(yōu)勢,其效果在長期的醫(yī)療實踐中得到證實。本研究發(fā)現穴位貼敷聯合穴位按摩具有顯著的療效。
穴位貼敷療法是在中醫(yī)整體觀的指導下,在穴位上貼敷中藥,通過藥物對穴位的刺激,從而調理經理,達到預治疾病的一種方法。穴位貼敷能起到穴位刺激與藥物的雙重作用,藥物通過局部皮膚吸收,不經過消化道,無首關效應,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藥物的療效,且使用方便,是一種簡便驗廉的治療手段。
穴位貼敷廣泛應用于便秘的防治。李艷慧等[2]采用穴位貼敷治療便秘,總有效率81.8%,認為穴位貼敷治療便秘方便、安全、有效,適于推廣應用。劉興穎[3]采用中藥穴位貼敷治療老年便秘,總有效率81.8%。馬如龍等[4]采用穴位貼敷治療虛秘,總有效率為100%。
但單純穴位貼敷治療便秘療效差異甚大,穴位貼敷與其他方法聯合應用具有協同作用。戴想榮等[5]采用穴位貼敷聯合艾灸治療老年脾腎陽虛型便秘,分別與單純艾灸,中藥穴位貼敷進行對比,有效率分別為93.3%、66.7%、70.0%。組間兩兩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蔡素芳[6]采用補中益氣湯加減配合穴位貼敷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與單純補中益氣湯比較,總有效率分別為96%、81%,復發(fā)率分別為4.55%、14.71%。
穴位貼敷和穴位按摩同屬于中醫(yī)特色療法,其臨床效果在長期的醫(yī)療實踐中得到證實。高永蓮等[7]采用穴位貼敷聯合穴位按摩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總有效率為 88.89 %。申紅娟等[8]發(fā)現穴位貼敷聯合腹部按摩可明顯降低骨科臥床病人的便秘發(fā)生率。但以上穴位貼敷與穴位按摩并非采用相同的穴位。
本研究認為:穴位貼敷的機制包括穴位刺激與藥物的雙重作用,藥物的滲透作用有賴于局部皮膚的通透性,皮溫升高可增加藥物的通透性。因此本研究利用穴位貼敷和穴位按摩相同穴位的方法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在同一穴位施加局部按摩后,可增強對穴位的刺激作用,因按摩引起局部皮膚升高,從而提高皮膚的通透性,增強局部藥物的作用,共同提高老年性便秘的療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總之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治療方法很多,西藥副作用明顯,復發(fā)率高。中藥辨證論治優(yōu)勢明顯,但攜帶不方便。穴位貼敷療法聯合穴位按摩實現了力、熱、藥效對穴位的多重刺激,增強了對穴位刺激,提高療效。此方法安全、副作用小,可在醫(yī)師指導下獨自操作,依從性高,因此是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理想方法。本研究的缺點是,研究時間短,納入病例少,無對照組。
[1] Bassotti G,Villanacci V.A practical approach to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adults[J].Intern Emerg Med.2013,8(4):275-282.
[2] 李艷慧,尹麗麗,王澍欣,等.穴位貼敷治療便秘療效觀察[J].中圖針灸,2007,27(3):189-190.
[3] 劉興穎.中藥穴位貼敷治療老年便秘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14(6):164-165.
[4] 馬如龍,齊琳婧,李凌風.穴位貼敷治療虛便秘40例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12):210,214.
[5] 戴想榮,蔣谷芬.穴位貼敷聯合艾灸治療老年脾腎陽虛型便秘30例[J].中國中醫(yī)藥,2015,13(24):88-89.
[6] 蔡素芳.補中益氣湯加減配合穴位貼敷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的臨床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與祖國醫(yī)學,2015,19(36):5121-5122.
[7] 高永蓮,閻海平.穴位貼敷聯合穴位按摩治療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J].特色療法中國民間療法,2011,19(7):28-29.
[8] 申紅娟,張曉杰,張曉寧.穴位貼敷聯合腹部按摩治療骨科病人便秘的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2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