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策
很喜歡汪曾祺的《人間草木》,書中沒有道貌岸然的說教,沒有矯情的描寫,有的只是一位老者,坐在自家的院子里,與過往的路人閑聊著家常。
其中的《花園》是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
汪曾祺小的時(shí)候,家中有一座小花園。這座花園,與魯迅筆下的百草園有異曲同工之妙。花園里有各式各樣的植物,神秘的昆蟲,還有那些古老的傳說。汪曾祺在這座園子里度過了大半的童年時(shí)光。
我家也有一個(gè)小院子,說是院子,其實(shí)就是用墻圍起來的一片空地罷了。院里的一角有姥姥栽種的花草,另一角的圍墻上,一棵老梧桐的繁枝茂葉從院外探進(jìn)頭來。雖然沒有汪曾祺家的院子那么寬敞,但也是我童年生活中的一片小天地。夏天,我喜歡在院里跳繩,無拘無束地跳躍。累了,站在樹蔭下歇息,微風(fēng)從臉上輕輕拂過,帶走一身的燥熱。不能站太久,夏季蚊蟲多,我就從樹蔭下跑出來,去看看姥姥種的那些花草,追逐落在地上啄食的麻雀。
屋外突然下起了雨,夏天的雨說來就來,將我從兒時(shí)的記憶中喚回。雨勢很大,像從天上澆下來一般。望著窗外的大雨,讀著汪曾祺書中“昆明的雨”,昆明的雨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
與窗外的瓢潑大雨不同,昆明的雨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的毛毛雨,我想那樣的雨,打把傘在街上漫步,會很舒服。而現(xiàn)在窗外正在下的雨怕是不適合散步。
其實(shí),我更鐘情于在雨天讀書,陰沉的天空,滴答的雨聲無端地讓人生出幾分倦意。隨意挑一本書,慢慢翻閱,不一定有什么目標(biāo),只是貪圖翻動書頁的沙沙聲與窗外雨聲的混合?;蚴翘稍诖采鲜裁匆膊蛔?,靜靜地聽一曲音樂,溫柔的樂聲像一把刷子,將心刷成與窗外雨一樣的氛圍。
讀汪曾祺的文章,體會著他從生活的點(diǎn)點(diǎn)滴滴中捕捉的美,簡單樸素。他的語言像畫筆一樣,寥寥幾筆就勾勒出生活的每一個(gè)細(xì)節(jié),而我們就在其中。無傷春悲秋之色,有的只是一位老者向你娓娓道來的那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