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榮
(濰坊市濰城區(qū)符山中心衛(wèi)生院藥劑科,山東 濰坊 261055)
腹腔鏡膽道手術是臨床常見手術之一,具有創(chuàng)傷小,痛苦小,操作方便等特點。但部分患者在手術后容易出現惡心、厭食、嘔吐、腸蠕動衰退等情況,給手術的預后帶來不小的影響。為了提高患者術后腸功能的恢復效率,臨床通常會在手術前給予患者一定的護理干預,我院為了對護理干預進行深度探析,進行了以下研究。
選取本院收治的52例患者(腹腔鏡膽道手術),收治時間為2016年1月2日~2017年11月2日,把患者分為兩組(隨機抽簽),所有患者均需要進行腹腔鏡膽道手術,患者家屬在知情的前提下簽署同意書,排除精神疾病者。
對照組26例,男女之比為17/9,年齡20~79歲,平均(51.27±3.05)歲,其中膽囊炎11例,膽囊息肉3例,膽囊結石12例。
觀察組26例,男女之比為18/8,年齡21~80歲,平均(50.63±3.18)歲,其中膽囊炎12例,膽囊息肉4例,膽囊結石10例。
兩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術前禁止飲食,藥物輔助等。
觀察組:在上組基礎上加用綜合性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在第一時間了解患者病情,并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掌握患者的性格、愛好等基本資料,根據所掌握的情況來給患者制定一套綜合性護理方案。
心理護理:部分患者在手術前可能會因為對手術的不了解而產生緊張、恐慌、焦慮等不良情緒,有相關研究表明,當患者長期處于負面情緒時,會對神經內分泌功能造成影響,給手術增加不必要的風險。護理人員發(fā)現后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給患者介紹手術的步驟與方法,消除患者顧慮,幫患者建立治療的信心與勇氣,使其積極樂觀的面對手術。
日常護理: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來按照醫(yī)囑給予鎮(zhèn)痛藥物,對于局部疼痛患者,護理人員可對疼痛部位進行按摩,促進藥物的吸收。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要每天給病房進行打掃,不定時開窗透氣,保證環(huán)境整潔,并且,病房的溫度與濕度要實時把控,控制在最佳范圍。有條件的可以放置一些患者喜歡的裝飾,讓患者感受到家的溫馨與舒適[1]。
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分,分數越高疼痛感越強,0分(無疼);1到4分(輕度);5到7分(中度);8到10分(重度),并記錄兩組的術后排氣時間。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26例,無痛9例34.62%,輕度12例46.15%,中度4例15.38%,重度1例3.85%,有效率為96.15%(25/26),排氣時間為(21.46±3.18)小時。
觀察組26例,無痛2例7.69%,輕度6例23.08%,中度8例30.77%,重度10例38.46%,有效率為61.54%(16/26),排氣時間為(33.17±3.25)小時。
兩組無痛例數對比卡方為5.6497,P值為0.0175;兩組輕度例數對比卡方為3.0588,P值為0.0803;兩組中度例數對比卡方為1.7333,P值為0.1880;兩組重度例數對比卡方為9.3392,P值為0.0022;兩組排氣時間對比T值為12.73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膽囊炎、膽囊結石的患者數量不斷增多,而腹腔鏡膽道手術是治療該類疾病的有效方法,因其具體效果好,創(chuàng)傷小等特點。但部分患者在手術后會產生劇烈的術后疼痛,可與炎性反應、高分解代謝以及免疫功能受阻等因素有關。為了緩解患者疼痛,縮短腸道恢復時間,臨床通常會給予一定的護理干預來進一步提高療效[2]。本次研究中觀察組采用了綜合性護理進行干預,根據結果可以得知,兩組有效率分別為96.15%與61.5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排氣時間分別為(21.46±3.18)小時與(33.17±3.25)小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也與栗慧巧在《分析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膽道手術后腸功能恢復的影響》中得出的結論相仿[3]。
綜上所述,對腹腔鏡膽道手術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疼痛,縮短腸功能恢復時間,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治玲.強化護理對腹腔鏡膽道手術后患者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3):45-46.
[2] 徐淑靜,胡 營.臨床護理路徑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7,27(2):24-25.
[3] 栗慧巧.分析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膽道手術后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