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娜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老師都注意是的如何進行教學,而很少關心學生的學習,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很少過問,老師在一節(jié)課中,完成了教學任務就可以了,至于學生學得怎么樣就不管不問了。有很多老師在寫教學計劃中,只是寫了教法,更多的是如何組織學生的方法。即使有的老師迫于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壓力,在教案中寫了一些學法的指導,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卻不能呈現(xiàn)出來,沒有實屬性的做法。那么,在這種老師只注重教師的教,而不注重學生學的教學中,沒有體現(xiàn)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他們沒有積極的學習欲望,致使教學質(zhì)量一直沒有提升,新課標沒有很好地得到落實。所以,為了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我們就要對學生的學法進行指導,讓學生會學。
一、影響學生體育學法的因素
1.教法對學生的影響
教法與學法是相輔相成的,學生對體育技術上技能的形成一般是從老師的教學中得到的,所以老師的教學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學生的學習過程往往受老師的教學過程影響,一步一步按照教師教學從中形成技能,學習方法也從中獲得,即使在學習中有自學的時間,但是,學生的練習方法也是依照老師的教法。如果沒有老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就會很難,甚至無從下手,沒有老師的示范,動作要領很難根據(jù)自己的領悟體會到,更談不上熟練掌握了。所以沒有老師指導的體育課,學生談不上什么學習,這也是與新課標相違背的。
2,學習態(tài)度對體育學法的影響
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在體育課上,如果學生的態(tài)度端正,認真參與到學習中,對老師的教學有興趣去研究,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之后,動作技術有很快的進步。但是,如果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好,雖然有自己的體育興趣與特長,但是在體育課上應付了事,不主動去學習,認為自己就是體育天才,那么,一節(jié)課之后也沒有什么收獲。所以,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是學習的開始。為了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老師就要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內(nèi)容、教法、組織形式的趣味性,善于運用激勵性的語言激發(fā)學生,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3,興趣愛好對體育學法的影響
不同的學生個體差異決定了學生對體育有不同的興趣愛好,老師在教學中所安排的運動項目并非每個學生都會感興趣,而且感興趣的程度也不一樣,但是為了學好這項內(nèi)容,還要要求他們?nèi)フJ真學習,從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出發(fā)進行教學,所以,老師就教會學生運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去聽講、觀察和練習。所以,老師在課堂上盡可能地適應每個學生的口味,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藝:提高自己的語言藝術性與鼓動性,使自己的動作示范更具美感,設計新穎的體育游戲,這樣才能始終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學法指導的途徑
在體育學習中,學生的學法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有在學習中通過教師的教學指導與自己的實踐體會結合,逐步形成的學習技能。良好的學習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橋梁。如果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方法與學習方式,那么,他的學習就會輕松自如,學習就會更為主動,經(jīng)過長期的磨煉,逐漸形成良好的獲取知識的技能。具備了這些技能,就有了高效率的學習基礎,所以,在體育教學中,老師就會經(jīng)常教學生“怎樣學習”,真真實實地把學法指導落實到體育課堂上。
1,根據(jù)教學目標學法指導
作為一個學習的主體,在課的一開始就應該明白本節(jié)課要學會什么,并確信該內(nèi)容有很大的學習價值,這樣才會主動而努力地學習。學習目標在課堂上具有導向性,能調(diào)控學生的學習,激發(fā)學生為了完成學習目標而努力,對學生的心理有激勵作用。實踐證明,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比沒有學習目標的學生更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對學習更有積極的影響。在體育學習中,沒有目標就不知道自己一節(jié)課要干什么,要學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學習任務,而有了學習目標就會知道該做什么、如何做。體育學習目標是否明確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是否有積極性、主動性。如有的學生一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非常明確,那么,他在學習中就會有的放矢,知道哪是學習的重點,哪些可以一帶而過,從而在老師的指導下不厭其煩的練習,很快能領會技術關鍵,學習效率大大提高。但是有的學生本來就對體育沒有興趣,他的體育學習從來沒有目標,一節(jié)課糊里糊涂地就這和浪費了,因為沒有目標就無法投入到學習中去,更不知道怎么學。教學目標的形成要有老師的引導,既有總體目的,又有能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目標,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
2,語言提示學法指導
老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的直接方法一般可以概括為:要求、提示、注意等方式。學生在體育活動練習時,老師要對其進行觀察,并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給以語言上的指導,既有有聲有形的指導,也有有聲無形的指導,也有無聲有形的指導。學生在練習時態(tài)度是不是端正,動作是不是正確,練習方法是不是合理,都需要老師及時給學生進行提醒與指導,這樣才能做到即錯即改,把錯誤抹殺在萌芽狀態(tài),學習才更為有效。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應該積極的,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當然也包括善意的批評指正。
3,學生展示時學法指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課堂上主體,所以,課堂上有老師的示范更有學生的展示,展示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手段。展示可以是學生代替老師來示范,也可以是學習之后把所學到的技術展示給大家看。展示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此時,老師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一般情況下,在展示的環(huán)節(jié)中是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來做,但是,他們在展示中還會存在著一定的缺點,老師對他們進行指導,他們進步會更快,其他學生聽講更具有針對性。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把學法指導貫穿在課堂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對學生進行綜合而長期的學法形成教育。師生和諧處理好影響學習方法形成的各種因素,達到學法形成最大化。當然,還要注意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內(nèi)部因素,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并努力完成,這樣,學法的形成便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