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邦洪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解題策略的注意事項
高中物理教學需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和相應的解題策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必要的解題策略是引導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導航”,是幫助學生打開思路之門的“鑰匙”,是搭建解題流程的基礎.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解題策略的培養(yǎng)應該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需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規(guī)避功利思想的束縛,結合教學實際,從科學角度將解題策略滲透到學生的知識體系中.首先,教師應該認識到物理解題方法的多元性,不能為灌輸某種解題策略而將學生的解題思路固化,而是應該采取循循善誘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其次,教師應認清學生主觀思維能力之效用,積極融入思維訓練,在培養(yǎng)學生解題策略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尤其是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性思維,從而有利于學生理清解題思路及要點.最后,引導學生進行必要的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建構良好的解題策略框架,從而幫助學生掌握解題策略.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的解題策略
1.假設建模法.高中物理教學中,解題過程并非是物理公式的套用及堆砌.諸多物理習題,并不是直接考查有關物理知識點,而是需要清晰的思路,聯(lián)系各個知識點,從而構建起物理解題模型.在實際解題中,諸多試題給出的題干信息并不完整,為建構起解題模型,就應進行必要的假設建模.例如,三個質點A、B和C,質量分別為m1,m2和m3,用拉直且不可伸長的繩子AB和BC相連,靜止在水平面上,AB和BC之間的夾角為(π-α).現(xiàn)對質點C施加以沖量I ,方向沿BC ,試求質點A開始運動的速度.此題僅僅給出一個基本的情形,并沒有給出相應的數(shù)據(jù).那么,為有效解決此題,就應該進行相應的假設.如,分析此題可知,繩拉直瞬間,AB繩對A、B兩質點的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可設兩質點沖量為I1.同理,設B、C兩質點沖量為I2.以此類推,設出解題所需值,從而建構解題模型.
2.作圖法.在物理解題過程中,時常會遇到給出題干信息,但是沒有給予相應的例圖的情況.在實際解題中,例圖能夠給予學生視覺上直觀的感受,有助于學生理清解題思路.因此,在缺少例圖的情況下,學生可以利用作圖法進行解題.上例便是缺乏必要例圖的題型,為有效解題,學生可以利用作圖法進行解題.
3.轉化法.高中物理試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解題過程中,學生往往被試題的抽象模型所迷惑,從而難以找到合適的解題思路.面對如此窘境時,學生可以利用轉化思想,將抽象試題模型轉化為直觀具體的形式,從而便于自身理解題目.
三、高中物理解題策略培養(yǎng)方法
1.消除學生解題的心理障礙.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心理障礙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培養(yǎng)解題策略的實效.這是因為高中物理知識抽象復雜,學習難度大,學習強度高,容易造成學生的恐懼心理,從而導致學生在解題中存在心理障礙.在如此窘境下,解題策略培養(yǎng)活動的實效性自然較低.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教師應采取科學措施解決學生解題的心理障礙.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直觀化、趣味化的特點,展示解題過程及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結合,降低對試題的陌生感.比如,將解題情景融入到游戲中,幫助學生增強解題信心.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培養(yǎng)學生解題策略的必要措施之一,就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只有學生擁有良好的解題習慣,才能盡快找出適當?shù)慕忸}策略.根據(jù)教學實際,教師應該敦促學生從以下幾個步驟解題:其一,做好審題,理清試題信息,理清各個物理量中的關系.其二,認真析題,即深入挖掘試題的潛在信息,以及分析相關的考核點.其三,仔細解題,即根據(jù)題干信息及對試題潛在信息的分析結果,選擇合理的解題策略,搭建解題模型.其四,答題,即將試題信息代入到建構的解題模型中,逐步運算出答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敦促學生采取上述流程解答題目,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提高解題策略培養(yǎng)實效.
3.采取多元化的解題策略訓練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有的教師習慣于專題訓練.如此方法,雖然便于學生歸納總結,但是容易使學生養(yǎng)成固化思維,不利于學生在考試中迅速找到最佳解題策略,而是盲目套用,導致解題時間的浪費.因此,教師應利用多元化的試題類型,尤其是解題策略多元化的試題,培養(yǎng)學生選擇最優(yōu)解題策略的能力.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優(yōu)化教學方式,消除學生解題的心理障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采取多元化的解題策略訓練方法,從而提高學生靈活運用解題策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