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妤
摘 要 當下呈現(xiàn)在媒體上的正能量新聞越來越多,如何挖掘正能量新聞?如何做好正能量新聞的專欄?如何讓正能量新聞以“滾雪球”的方式傳播得更遠?文章結(jié)合報紙報道的新聞實例,做了探討和分析。
關(guān)鍵詞 正能量;新聞;媒體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4-0139-02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2月19日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了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其中一條為“成風化人、凝心聚力”。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正能量新聞出現(xiàn)在媒體上,如何挖掘正能量新聞?如何包裝正能量新聞?如何讓正能量新聞傳播得更遠?這是本文想要探討的話題。
1 挖掘正能量新聞,四個“新聞”不能少
要想挖掘出正能量的好新聞,要有“新聞腿、新聞眼、新聞腦、新聞筆”。
首先,說“新聞腿”。就是記者要跑到位,深入到基層去采訪,深入一線去采訪。跑到了位才能發(fā)現(xiàn)出感人至深的東西,才能發(fā)現(xiàn)沖擊人們心靈的事件。如果只靠新聞發(fā)布會,靠郵箱里收到的通訊員稿件,是很難發(fā)現(xiàn)感人的正能量新聞的。
其次,說“新聞眼”。就是要從平凡中發(fā)現(xiàn)不平凡,發(fā)現(xiàn)新聞的閃光點。2016年7月的一天,《青島晚報》記者乘坐公交車時發(fā)現(xiàn),公交車上放著一碗水。這是做什么用的?記者馬上在腦子里打上了問號。公交車上擺一碗水,這種測試曾用于公交駕駛員的考試。但運營的公交車上為什么會有一碗水呢?記者深入采訪了解到,這是青島公交嶗山公司進行的為期一個月的測試,穿行于大街小巷的900多輛公交車上都擺放著一碗水,每天回收剩余的水進行測量,最終綜合一個月的測試成績評選出“安全駕駛工匠”。測試的目的是讓駕駛員規(guī)范駕駛,消除急沖猛停等陋習,做到起步穩(wěn)、行駛穩(wěn)、轉(zhuǎn)彎穩(wěn)、停車穩(wěn)。這一偶然的發(fā)現(xiàn)和深入的采訪讓記者發(fā)現(xiàn)了這個新聞。這是青島公交有史以來參與駕駛員最多、時間跨度最長、直接結(jié)合駕駛員實際運行的一次測試,在國內(nèi)也是開了“先河”。這就是“新聞眼”的功效。如果沒有新聞眼,這一碗水背后的新聞就會輕易遛走。
再次,說“新聞腦”。有的正能量新聞是現(xiàn)成的,作為記者,只需要如實記錄下來即可。而有的正能量新聞,需要記者用新聞腦進行包裝策劃,推動新聞向更深層次發(fā)展。記者在發(fā)現(xiàn)好的線索后,要立即發(fā)散性思維,看看怎么擴展,怎么延伸,怎么做出影響力,讓正能量新聞影響得更廣?!肚鄭u晚報》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在汽車北站613路公交車停車場外面,每天下午4時,都會有一名“制服哥”和一名行動并不靈活的環(huán)衛(wèi)女工一起掃馬路,為的就是讓她早回家照顧年邁的父母、智障的弟弟和還在讀書的兒子。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這位制服哥是交運溫馨巴士公司道德銀行的“首富”。交運溫馨巴士公司自2014年起實行“道德銀行”獎勵制度,駕駛員每做一件好事,以相應道德幣的形式存入道德銀行,每月累計前160名的給予獎勵。截至當年10月24日,613路公交車駕駛員姜杉已積攢道德幣19 000枚?!暗赖裸y行”這一次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記者在采訪這一事件后,列出了一個連續(xù)報道的方案,除了報道“首富”的故事之外,還深入采訪更多駕駛員的故事,并多方聯(lián)系,讓“道德銀行”不僅影響到這個公司,在更多的行業(yè)“落地開花”。交運溫馨巴士“道德銀行”制度建立后,駕駛員們的感人故事經(jīng)本報連續(xù)報道,引起很大反響,市民紛紛打進電話講述他們和駕駛員的故事?!暗赖裸y行”在青島公交行業(yè)的30余家公司推廣。青島市文明辦在全市公開發(fā)出倡議,號召各單位學習?!暗赖裸y行”成為社會關(guān)注的焦點,青島文明網(wǎng)、中國文明網(wǎng)等對“道德銀行”進行了跟進報道。
最后,說“新聞筆”。七分采訪三分寫作。在積累好新聞素材后,如何下筆如有神,也是一門學問。用簡練而精美的新聞語言,將記者采訪到的新聞素材準確生動地表達出來,才能實現(xiàn)正能量的
傳輸。
2 給正能量新聞找個“溫暖的家”
現(xiàn)在,更多的媒體給正能量新聞開辟了陣地,很多優(yōu)秀的新聞專欄專題涌現(xiàn)出來。如中國文明網(wǎng)的“好人365”,中央電視臺的“感動中國”等,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欄目。
一座城,一種精神。24字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以簡潔有力的姿態(tài),重拾了中華文明中樸素而動人的信念。一份報紙,作為一座城市發(fā)展的參與者、見證者、記錄者,有責任如實記錄下每天發(fā)生在青島這座城的溫暖故事,讓這些來自庸常生活的凡人善舉,構(gòu)筑起一座城的精神底色。
從2014年11月27日起,抱著尋找城市精神底色的信念,《青島晚報》開設《核心價值觀,感動每一天——尋找你我身邊最溫暖的新聞》欄目,每周刊發(fā),每篇整版的篇幅,記錄那些推動時代前行的力量。做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新聞。從欄目開設至今,刊發(fā)了300多個版面,挖掘了300多個感動人物。2016年中,欄目報道的10個人物和活動在全國范圍產(chǎn)生影響,得到中央級媒體的關(guān)注,欄目曾應邀到中宣部做典型發(fā)言。
2.1 理念:凡人善舉 構(gòu)筑城市精神底色
每篇稿件迅速瀏覽一遍不過幾分鐘,但在這篇稿件背后,卻是主人公每天堅守的生活,日復一日,沉淀成生命的重量。我們希望,借助我們的筆端,可以讓大家窺見在看似尋常的人身上,也有讓人心動、催人前行的力量,正是這些力量,一點一滴撰寫了歷史,繪成了這座城市在華屋高廈之外,另一重柔軟的存在。我們期待,用這樣一組稿件,編寫出青島老百姓草根版編年史,讓我們的后代可以在搜索到這些報道時,再次被他們父輩小小的善良與堅守所打動。我們渴望,每一個讀到報道的讀者,都可以從這幾千字中汲取到力量,讓這些故事的主人公知道,在善良的路上他們從不是踽踽獨行,會有更多的人,在他們愛的火種指引下,逐漸加入
進來。
2.2 采編:深入生活 尋找最溫暖的新聞
欄目開設后,為了能打動讀者,青島晚報成立了報道組。采訪的記者深入基層,深入生活,采訪觸角遍及島城各個角落和各個行業(yè),致力于為讀者呈現(xiàn)最鮮活的人物和故事。報道組每周開一次專題會研究選題,排出充足的下周候選素材。欄目中,有為救陌生少年從四面八方趕來獻“熊貓血”的愛心人士;有手機被急著救人的醫(yī)生不小心碰到地上摔碎只說“沒事”的“大度哥”;有大浪滔天時下海救人的官兵;有辦免費幼兒園教外來務工人員孩子的小夫妻……翻閱整個欄目的報道可以發(fā)現(xiàn),欄目沒有對被報道的人物做任何的限制。這其中既有見義勇為的救人者,也有幾十年如一日的奉獻者。不計報酬地照顧他人誠然是大愛,但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也同樣值得我們肅然起敬。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溫暖他人的力量,只是看這種力量有沒有那么一個出口,我們的工作,就是捕捉力量從出口奔涌出來的一瞬,記錄下這人性在陽光下最閃耀的一面,直擊人心深處。
3 融媒體互動,讓正能量傳播更遠
媒體融合是當下報紙發(fā)展不可回避的一個話題和趨勢。為了讓正能量新聞傳播得更遠,傳統(tǒng)報紙應借助新媒體的力量。通過融媒體互動讓正能量傳播更遠。
青島晚報《核心價值觀 感動每一天》欄目注重報網(wǎng)互動擴大影響力,通過晚報掌控全媒體旗下的“掌上青島”客戶端和青網(wǎng)開設專題,網(wǎng)友可以即時看到推送的報道并互動留言。欄目定期進行愛心活動策劃,和讀者、網(wǎng)友互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如欄目聯(lián)合市文明辦、公交集團策劃的“小罐大愛”活動,通過在公交站點布設零錢罐方便市民換錢取錢乘車,活動已基本覆蓋市區(qū)所有公交線路,擁有千余個零錢站。“小罐大愛”詞條已成為百度、360等搜索端口的熱門詞匯,收錄新聞的條數(shù)已突破100萬,綜合訪問量在1 000萬人次以上。在百度百科中更是被全國網(wǎng)友推薦為一個固定名詞解釋,先后被中國文明網(wǎng)、新華網(wǎng)、人民網(wǎng)、鳳凰網(wǎng)、光明網(wǎng)等轉(zhuǎn)載,還曾先后在新民網(wǎng)、華龍網(wǎng)、大眾網(wǎng)、亞心網(wǎng)等區(qū)域門戶網(wǎng)站得到報道。同時,通過晚報掌控全媒體旗下掌上青島客戶端、智慧青島客戶端、青網(wǎng)、微博微信微視頻矩陣等發(fā)布,綜合IP、閱讀數(shù)、播放量等約達200余萬。根據(jù)“小罐大愛”故事改編拍攝成的微電影,上傳至優(yōu)酷視頻后,目前點擊播放量已達11萬人次?!靶」薮髳邸被顒右勋@得了中國媒體微信聯(lián)盟、中國移動媒體聯(lián)盟、中國報商聯(lián)盟等230多家主流媒體的關(guān)注和響應。不只島城,常州、成都、洛陽、哈爾濱、煙臺、南充等多個城市,都先后設立了愛心零錢站。
“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正能量新聞應該傳播得更遠更廣。作為新聞人,我們應該尋找身邊葆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股的普通人,用他們的動人故事,點燃我們心頭的燭光。這些來自于尋常百姓的故事,也借由我們的報紙,傳遍大街小巷,在百姓心中,豎起了一座座豐碑。“尋找你我身邊最溫暖的新聞”這一樸素的理念,也如一個小小的火種,投射溫暖更多的心靈,讓愛的種子遍灑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