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俊,趙文軍,楊德飛,燕 妮
(包頭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介入科,內蒙古 包頭 014030)
隨著醫(yī)學的進步,放射技術已在臨床廣泛應用,針對中晚期婦科惡性腫瘤治療應用介入治療已逐漸被患者認可。介入治療具有緩解臨床癥狀和縮小病灶的良好治療效果,為患者在后續(xù)治療創(chuàng)造了最佳的手術條件。借此,我院本次研究對介入治療在中晚期婦科惡性腫瘤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研究分析,詳情如下。
隨機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間我院婦科收治的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68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幫對其手術前實施介入治療,患者年齡30~65歲,平均年齡為(47.5±3.2)歲,其中陰道癌22例、宮頸癌24例、 卵巢癌22例;腫瘤直徑為1.1~5.4cm,平均(3.3±0.6)cm。
采用股動脈穿刺法對所有患者進行介入治療,完成單側股動脈穿刺后,在主動脈分叉上2 cm處放入(5.0~6.0)F導管,采用血管造影劑30 mL實施注射(速度10 ml/s),在成像系統(tǒng)上顯示出腫瘤供血動脈后,通過觀察血管形態(tài)及走向造影圖像,將導管插入子宮動脈及病灶區(qū)域的主要供養(yǎng)血管上,針對患者病情選擇適合的抗癌藥物進行栓塞化療或者栓塞治療。主要選擇阿霉素、表阿霉素、絲裂霉素等藥物進行動脈化療,基本采用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其中部分患者選擇大劑量灌注化療,并在化療后采用明膠海綿微?;虺簯B(tài)碘化油攜帶有抗癌藥物的栓塞劑進行治療,治療時間為4周。
根據臨床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對患者介入治療后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分析。以患者介入治療后身體靶病灶完全消失,無任何新發(fā)展病灶則為“顯效”;患者靶病灶基本消失則為“有效”;靶病灶無緩解或增大則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病例數(shù)×100%。同時對68例患者治療出現(xiàn)局部皮膚組織缺血性壞死的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進行觀察。
以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組間計數(shù)資料采用(±s)表示,采取t檢驗;療效對比資料以(n、%)表示,行x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介入治療后陰道癌22例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45%;宮頸癌24例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1.67%;卵巢癌22例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45%。見表1。
表1 治療后療效評價情況(n,%)
介入治療后68例患者中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的有2例,嚴重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2.94%。
介入治療是將介入導管直接插到腫瘤的供血動脈,從而有效提高了局部癌組織侵入藥物濃度,使腫瘤細胞得到有效的消除,幫助患者逆轉病情,從而獲得手術機會,為患者在后續(xù)治療創(chuàng)造了最佳的手術條件[1]。本次研究中,針對介入治療在中晚期婦科惡性腫瘤中的應用效果做了進一步的研究分析,并得到了較好的臨床效果。本方案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主要是針對68例患者采用了股動脈穿刺法,在患者單側股動脈穿刺完成后將(5.0~6.0)F導管放在主動脈分叉上2 cm處,并通過成像系統(tǒng)清晰觀察了血管形態(tài)及走向,將導管準確插入在子宮動脈及病灶區(qū)域的主要供養(yǎng)血管上,有效增加了局部癌組織侵入藥物的濃度,兩種抗癌藥物聯(lián)合進行栓塞化療及治療,使治療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時對選擇大劑量灌注化療的部分患者,在化療后采用明膠海綿微?;虺簯B(tài)碘化油攜帶有抗癌藥物的栓塞劑進行治療,保證了患者治療的效果[2]。在本次調查結果中也顯示,患者介入治療后陰道癌22例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45%;宮頸癌24例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1.67%;卵巢癌22例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45%,同時介入治療后68例患者中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2.94%。通過以上結果表明,介入治療可有效改善中晚期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的臨床癥狀,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其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曲玉新.婦科惡性腫瘤介入治療并發(fā)癥的護理30例分析[J].今日健康,2015,14(1)∶213-213.
[2] 畢麗麗,林美麗,景 琳.介入治療在中晚期婦科惡性腫瘤中應用的臨床分析[J].今日健康,2015,14(11)∶196-196.